-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教授
调整收入分配差距:跨越“陷阱”一个关键
□杨永华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进入了整体小康阶段,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
中等收入阶段是经济社会矛盾多发阶段,学术界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关键是要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处理好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比例,坚决制止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劳资矛盾是工业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突出地表现在收入分配上,资本(包括国内公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收入过高,劳动收入过低,就是强势资本侵蚀了弱势劳动的收入。这几年来中国的劳资矛盾突出地表现为:资本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劳动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资本收入增长速度,表示劳动者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不多,这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收入份额过低,会挫伤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而提高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劳动收入增长不快也是内需不足的根源,内需不足使中国形成过高依赖外贸的经济增长模式。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大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应该严重依赖外贸,严重依赖外贸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不可持续性的隐患。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坚决制止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有力调整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结构。
扭转收入差距过大状态,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就全国而言,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较慢)、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据计算,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5,基尼系数的安全警戒线为0.4,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在0.24~0.36之间,这说明中国的财富分配相当不均。缩小收入差距过大的状态,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杠杆,让暴富的群体为社会多作一些贡献。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实行紧的货币政策压缩资本价格暴涨
我认为,在市场经济下收入分配的形式主要有四种:按劳动的质和量进行的分配,按提供的资本数量进行的分配,按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由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的财富再分配,特别是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的财富再分配,我们应该有深刻的认识。百万富翁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曾经被认为是十分遥远的故事,现在,百万富翁就在我们中间,或者就是阁下。广州市中心的房子总价值达几百万元。房价暴涨是资本价格暴涨的一个表现,资本价格暴涨的根源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财富的再分配,把人群分裂成拥有巨额财富的富人和身无分文的穷人。所以必须实行紧的货币政策,下决心减少过多的流动性,压制资本价格暴涨,才能把房价压下来,避免社会分裂成不同的群体。
加大对公共物品投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人们对教育、卫生等公共物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教育、卫生体制作了多次改革,为什么人民还不满意?这其中可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减少公共物品,扩大私人物品。这样做的结果会减少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负担,增加人民的负担。其实,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需要政府提供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这样才能烫平市场经济的风险,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公共物品的体制改革要转变方向,要提供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保障,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公共物品。我从来主张,现在中国有条件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实行义务教育,要取消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高收费现象。要逐步取消收费公路,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免费公路。通过做好具体工作来缓解社会矛盾。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