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改变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摆脱“陷阱”
着力进行出口产业升级,构造对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文俏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实质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结合中国国情,专家提出了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若干路径: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动力;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等等。
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进行竞争走的是一条贫困式增长的发展路径
具体情况不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也不应相同。广东省城市化率已达约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已接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率标准(70%),以城市化作为依托来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已收效不大“扩大内需”绝不能排斥“对外经济”,尤其是广东是一个外源型经济大省,外贸依存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两倍多,且具有发展对外经济所需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和底蕴,担负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不可贸然因为扩大内需而削弱对外经济。这决定外源型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仍是广东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选择。因此,广东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应是改变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着力进行出口产业升级,构造对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余年广东出口维持了高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出口产业结构呈现低端化出口贸易的主要竞争力是低端产业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它已难维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如下:长期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会形成“比较优势陷阱”;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竞争,损害了动态、长期的贸易利益;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源要素在全球的流动,使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进行竞争走的是一条贫困式增长的发展路径;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来维持价格优势,会导致我国出口环境恶化;劳工权益受损和经济发展会使劳动力资源过剩的状况发生改变,使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失去;低劳工成本会加深劳资矛盾,影响企业与社会和谐稳定。
出口竞争力的核心是出口产业结构,要着力进行出口产业升级,构造对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出口竞争力的核心是出口产业结构。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日本是一个成功地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经验是多方面的,出口产业结构升级是重要方面。
日本地小人多,也曾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自明治维新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其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利用其劳动力比较优势竞争战略,它使纺织品、加工食品和其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得到快速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日本劳动力的供给状态逐渐从剩余转向短缺,导致日本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竞争战略难以维持,转变出口竞争战略来保持出口竞争力成为突出问题。日本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出口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50—70年代,日本通过引进大量的外国先进技术,以钢铁、汽车以及石油化工与家用电器等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高速规模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电子、电子通讯等IT产业以保持其出口竞争力。1968年日本的人均GDP只排在世界第20位。但此后不到10年时间里不断攀升,不仅在速度上大大快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基本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度过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循序渐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全面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符合中国实际,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劳动力比较优势。广东近年推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新政,无疑是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和广东省情的产业结构优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