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用工荒”只是“春节荒”?
2011年春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贺雪峰在广州番禺调研“用工荒”。他发现,当地招工条件大多比较苛刻,如年轻(18~30岁)、身体健康、能吃苦愿加班等,超过40岁的农民要想在本地获得务工机会是件很困难的事。
本地农民在工厂务工,月收入大多在1500元,收入甚至不如外来农民工。外来农民工更能吃苦,更愿从事脏、累、苦、险等重活儿。而且外地人普遍加班,一个月2000元收入,这略微多一点的收入,是以每月休息2天,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换来的。
贺雪峰的结论是,沿海工厂既不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和待遇,又不降低招工的标准与要求,这才是“用工荒”的核心问题。这与“刘易斯拐点”所描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后,城市充分就业,导致劳动力缺乏以致工资预期上涨的情况完全不同。
据深圳市的有关调查,八成以上的劳动岗位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课题组的研究也表明,如今农民工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
金融危机后广东省加快了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发生改变,拥有技术专长的劳动力如高级技工、熟练工被热捧,因而出现了“招工难”问题。广东省总工会则表示,当地的“结构性用工短缺”较为突出:大企业不缺,中小企业缺;普工不缺,高级技工缺;长期稳定的工不缺,季节性的工缺。
贺雪峰常年在基层搞乡村建设,这位总是“站在农民立场研究问题”的学者认为,表面看民工“年年荒”,其实只是春节才“荒”。农民打工的工资并不随工龄增加而增长,甚至会随年龄增长下降——这时候回家过个节,再想一想,是否换个地方碰碰运气。当农民工还在家乡考虑要去哪里务工时,工厂却迫不急待要开工生产,“用工荒”叫得山响,好像到处都缺工。实际上,随着节后农民工大量外出,“用工荒”的企业很快就招到人手,很快就“又将农民工当作机器对待了”。
他认为,仔细观察中国“用工荒”的由来,起点恰是2003年。当时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减轻了,粮价提高,种田有利可图了,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改善了。在家务农,农业收入加上兼业收入,赚不了大钱,开支却少,年年有结余。这样几年下来,沿海的“血汗工厂”不提高工资,不改善条件,农民就有了不外出务工的选择和考虑。
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使进城务工生活成本增加,一方面使务农收益增加,这两个增加,就使农民工期待更高工资和更好务工条件。2010年农村村民收入首次超过城市居民,这就让“用工荒”现象格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