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科学的产生是社会需要推动科学进步的案例

2011年01月17日08:5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建设 科学出版社 科学进步 科学发展 社会需要 中国现代化报告 2010年 生态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原中科院党组副书记、现任中国科学院现代化中心理事长 郭传杰主持本次座谈会。中国网 胡迪

中科院现代化中心主任 何传启作主题报告。中国网 胡迪



中国网1月16日讯中国科学院今日下午就《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原理和方法”。中国网现场直播。

中科院现代化中心主任何传启介绍说,《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是第11部年度报告,它的主题是“现代化科学概论”。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是一个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课题组,共有八名顾问和20多名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10多家单位。

何传启介绍,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20世纪和21世纪,社会需要是什么?非常之多,在国家层次上,现代化就是一种需要。发达国家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三步走”战略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欧洲的英国、俄罗斯,亚洲的韩国、印度等国家,也把现代化作为目标。实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学者就开始研究现代化,这种研究产生了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导致了现代化科学,现代化科学正好适应了国家需求。

可以说,现代化科学的产生是社会需要推动科学进步的一个案例。从社会需要到现代化研究,到现代化理论,再到现代化科学。当然,好奇心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

何传启称,在中国,现代化是国的家目标,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院长为《中国现代化报告》题词:“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奋斗”。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的题词是:“研究现代化规律,创新现代化理论,促进现代化建设”。国家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院士为《中国现代化报告》作序,他指出:“现代化科学的出现,不仅是一门新学科,而且蕴含一种新希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将更具科学性”。

何传启表示,从1998年开始研究现代化,在过去12年里,在1999年到2010年期间,主要做了六件事:

第一件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丛书”8部,第二件是完成《中国现代化报告》14部,第三件是编辑出版《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8部,第四件是编辑和印发《科学与现代化简报》45期,第五件是组织翻译出版《新现代化译丛》4部,第六件是发表现代化论文70多篇。

在1999年到2010年期间,我们出版了“第二次现代化丛书”8部,包括1999年出版的《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和《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2000年出版的《公民意识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2001年出版的《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和《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2003年出版的《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以及2010年出版的《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这8本书共有238万字。

相关阅读:

中科院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实录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