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财富增长驱动"中国式通胀"

2010年11月17日11:2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财富增长 通胀压力 劳动力价值 奔腾 流通市值 洼地 短板 笑柄 房地产市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流动性过剩并不等于通胀

也因此,今天的通胀并非源于短缺。但在物质供应整体充裕的大背景下,个别商品或某一类商品,也有可能出现临时性短缺造成临时性涨价的“结构性通胀”,这种通胀形式即是当前中国的现实。

在为实现温饱而劳动的社会,短缺经济是常态,货币相对过剩,一定会出现物价上涨,严重时则会出现全面轮番上涨,奔腾式上涨;在劳动力价值向财富型转变的时期,商品供应总体是充足的,巨大的货币流未必一定去直接冲击商品市场,由于商品市场的极大丰富和种类繁多,创新不断,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并存,货币流在实体经济中会得到自动调整。

更重要的是,财富型社会需要虚拟金融市场快速长大。股市为什么会上涨,房价为什么会暴涨,其原因绝不仅是炒作。社会的财富积累需要载体,多于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流也会选择可以实现升值的载体,期望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崛起,股市的存在,才使货币流动性的选择面宽了,栖息地多了,通胀被疏导了。因此,流动性过剩未必一定会导致通胀。

当然,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长周期、全球性的经济现象,而虚拟金融市场的成长,尤其是快速成长期却有可能很快见到短期、阶段性“顶部”。当“库容”溢满时,包括政府不希望快溢时,流动性溢出就有可能引发实体经济中的结构性通胀。包括:由某些商品暂时短缺引发的间歇式通胀,由流动性流窜引发的“跷跷板式”通胀。

正源于此,当股市泡沫退潮时,当房地产市场遭受政策打压时,过剩的流动性会选择农产品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今年中国通胀的经典表现就是:当房价下跌预期形成时,农产品、大宗商品和股市齐涨。庆幸的是,中国股市还处于底部阶段,可以吸纳从房市中退出的部分流动性,否则农产品价格涨势将更凶。

疏导更要平衡流动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管理流动性需要提前发现“短板”、“洼地”,不仅要注意疏导,还要学会平衡。今年农产品价格暴涨就与流动性管理失衡相关,也与长期担心农产品涨价相关。由于农产品占CPI权重很大,因此它长期处于被严格管理甚至控制的领域。这种过严的控制,导致产业政策与流动性的背离。

例如,国家政策一直鼓励农业发展,但市场流动性却对农业领域不感兴趣。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对农业的投资更成为“笑柄”,甚至把外资悄悄进入农产品流通市场称为“犯傻”。当房地产市场开始被调控时,农产品市场又成为流动性首选的“放纵之地”,尤其是一些小品种。

十几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产负债表”从零开始,快速形成了约80万亿~90万亿元的规模,而农业投入增加充其量只有几万亿元(财政和信贷的新增量)。当房地产新政出台后,货币流从房地产市场逐步退出,哪怕只有1/10,也有近十万亿元,若其中一万亿元瞄准了农产品市场,也会使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15%。从这个侧面,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秋粮丰收,甚至增产了15%左右,粮价却仍然上涨,农产品更是普涨。

房地产这头太沉了,消肿过快,流动性将很快转战股市和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引发另类的流动性泛滥。不要忘记,目前股市的流通市值只有20万亿多一点,增加5万亿,也会涨一倍。

管理通胀需逆向思维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为了保持高增长,一定时期内必须强化出口战略,也因此必须忍受一定程度的劳动力价值低估,中国制造不能涨价,不能输出通胀。其结果,中国就要承受输入型通胀,忍受贸易对手国货币贬值之痛。这就是为什么今年9月份美元贬值加剧后,我国的通胀也加速的原因。

很多人只看到美元不断贬值引发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扩大了中国未来输入性通胀的风险。但反过来思考,如果中国制造也对美国市场涨价,引发美国通胀时,美元会怎么办?全球化是可以借力打力的,是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

美联储放任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借口之一,就是美国没有通胀,只有通缩。当其进口的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产品不再便宜,通胀就会起来,量化宽松的最大借口也就不存在。当美国也开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美元就会反弹,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就减轻了。

当然,无论是中国制造涨价,还是人民币升值,都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数量,而“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就是转型,包括过度依赖出口的转型。经济要转型,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可行的选择。更何况,当中国商品提价后,出口额未必会大幅度减少,“堤内损失堤外补”,量减价升。今年的广交会就是实证。

在新的经济时代,管理通胀需要新理论和新经验。这就不能一味地压制,要与疏导并行。例如,农产品价格和资源品价格上涨就需要疏导,甚至可以主动提价,通过经济手段,稳定通胀和通胀预期。□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