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烧“旺”全球粮食市场 再次对人类提出警示

2010年08月16日16:5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全球粮食 粮食危机 小麦 粮食产量 粮食安全 火灾烟雾 粮食市场 粮食进口 粮食收成 粮食生产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认为,尽管一些主要出口国面临生产问题,但世界小麦市场依然平稳,远远好于2007~2008年度世界粮食危机时的情况,此时尚无理由担心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发生。

该组织表示,在连续两年创纪录的高产之后,国际小麦库存得到了足够的补充,足以弥补今年产量减少造成的缺口,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同时,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其他粮食市场的动态也决定了目前不会爆发新的粮食危机。

保障粮食安全

2009年10月16日第29个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警告,自2008年中以来粮价的回落趋势“不应该被视为粮食危机的终结”,因为全球谷物价格仍超出2005年水平63%,最初造成粮食危机的同样因素也依然存在。

这些因素包括:农业生产率低下;许多粮食最不安全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依然居高不下;水资源和地权问题严重;洪灾和旱灾的发生频率超过长期平均水平;以及对农业研究和发展的投资远远低于专家建议的水平,而且投资目标并非贫困人口最需要的作物。

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访专家也呼吁,全球性的粮食危机目前虽不会重演,但此次极端天气肆虐和全球粮食市场出现“过山车”行情再次提出警示,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张茉楠认为,全球粮食产业未形成很大规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低端制造,靠天吃饭”,粮食生产极易受制于天灾和人为的掌控,不仅无话语权和定价权,产业命脉甚至还被外国资本所控制。

她认为,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粮价面临上涨压力,近两年又出现大量依靠粮食进口的趋势,中国应该警惕粮食依存度问题,完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她呼吁,应力争把国内粮食产业做强做大,完善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程度,建立现代企业和产业制度。

陈凤英指出,有天灾但也有人祸,气候的确在发生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的生存,但是相应地也要求各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的科学发展。中国也应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应让农副产品价格有控制地适度增长,这有利于国家的经济转型和调节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粮农组织指出,2008年全球谷物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2.45亿吨,但实现这一增长的是发达国家。在更具吸引力的价格驱动下,发达国家的谷物产量增加了11%,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谷物产量的增幅仅为1.1%,如果不计入中国、印度和巴西的产量,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实际减少了0.8%。

发达国家能够实现粮食产量的增长同其对农业的高投入不无关系,据统计,2007年富裕国家花费了3650亿美元来扶持农业。例如作为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尽管2008年遭遇罕见旱情,小麦产量仍略有增加。能够取得这一成绩是因为对于日趋严重的干旱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已着手制定更长远的科学战略,比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放弃用水量大的作物种植;依靠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发展那些高品质、低耗水的农作物;补贴农户,保护其种植积极性以及加紧管理灌溉用水等。(皇甫平丽)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