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京沪等3方向动车组转入北京南站 北京站至天津13对动车组将停运 -闽浙赣粤苏皖沪7省市将有大到暴雨 -内地香港CEPA6今签署 港医将享国民待遇 多哈指责中国无根据 -央视奥运比赛直播表曝光(附各频道节目单) -中国设首个南极特别保护区 湖南欲将湘江打造成"中国莱茵河" -"凤凰"福建登陆最大风力12级 浙江转移33万人 浙闽赣有大暴雨 -八航空公司欠机场费用过高 被列黑名单(附表) 邮企不达标罚3万 -保监会:冰冻及地震灾害已支付赔款55.2亿 上半年保费收入5618亿 -统计局称工资涨18%与公众感受有距离 中石油:裁员8万人不确切 -奥运安保严防自杀式袭击及刺杀 中国兴奋剂检查2选手终身禁赛
城镇平均工资涨幅18%续:可能源于公务员加薪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7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面临同一数字的不同反应

主持人:

岩松,我们还是回到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怎么理解这个统计数字和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真实的感受之间的差异?

白岩松:

其实我们要回到这个数据本身,我不知道大家算没算过这笔帐,昨天公布的这个数据是上半年的一共是12900多块钱,平均到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2160元,这是一个平均数,你可能在街头很多采访的人,月收入是在四千到五千或者是更高,他在计算18%的增幅的时候,要求的钱就更多了。

我举例来说,挣一千块钱的人如果要是涨了18%的工资,只需要多增长180块钱。但是挣五千块钱的人,如果让他的心理感受有一个,能涨了18%的话,它就要涨900块钱,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因此相对来说,月平均工资2160元,我们如果在大城市里面采访,当然会觉得很少,已经是在平均数里面,我们是属于高的那个位置,这是一个层面。但是仅仅是一个我们去计算数学统计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心理感受。

第一,从去年开始流行一句话,叫“我们跑不过刘翔,起码要跑过CPI。”从这个18%的角度来说,把CPI给超过去了,CPI今年上半年是7.9%,但是别忘了一点,如果你跟去年相比较,今年的7.9%是远远高于去年CPI的指数。可是我们工资上涨的幅度跟去年没差太多,我们实际工资上涨的幅度是远远低于去年的,从数字上来看。但是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平均数里面还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比如说这个平均数是谁给平均下来的,有很多垄断的企业,也许它的工资增速是很高的,而我们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我们为什么平均了一下,我们就没有这18%的感觉。

还有我举一个例子,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它计算得很好玩,有一个大企业的老总拿到的年薪是六千万,他这六千万如果做统计的时候可以这样统计,他使一千名一分不挣的职工最后统计下来是平均年薪六万元,你看,这六千万是真实的,这一分不挣也是真实的,但是最后统计出来的这一千人平均年薪六万也是真实的,所以它是不真实的。

主持人:

所以这可能也牵涉到一个统计方法、统计口径的问题,到底是加钱的平均还是说简单的平均,如果说简单的平均,它会掩盖很多问题。

白岩松:

对,我就觉得关键是这个问题不在于,它是真实的,应该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此简单的把这样一个没加任何解释的数字就推到公众的面前,这是容易造成大家抵触的情绪。

其实去年就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在去年的时候当时面对了这样一个平均工资,大家也是马上感慨,你涨工资了吗?没有,那么我想统计局的有关人员应该听到了去年很多人这样的一种感慨,今年再公布这样的数据的时候,为什么不做得更细一点,比如说按地区,按照不同的行业,把这样的一个数字既交代了18%,同时把那些数字也给大家一个解释,大家就明白这个平均数是怎么来的了。

主持人:

但是你看这个数字,不是今年才推出来一个新的项目,它已经推出五年了,虽然每年推出以后,人们最会有这样的抱怨。但是我们不妨参照一下GDP这个数字,GDP对它的争议也有很多,但是我们仍然以它作为每一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断,恐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也是希望做一个参照,就是我参照上一年。

白岩松:

它跟GDP是不一样的,GDP当然是拿了一个平均的数字去统计,一二三四五六月,各自不同,最后有这样的一个数字,但是它跟每个个人之间那种直接的关系并没有以真实的感受去跟它进行碰撞,对吗?你作为一个个体,你认为今年上半年10.4%或者怎么样,你们之间的那种联系并不那么具体。但是工资就明确地说了,城镇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是18%,你马上就要算,董倩,你涨了18%吗?没有,问他,你涨了吗?没有,但是这是一个平均数,于是导致了大部分的人群是在这18%里面,没有找到这样一种感觉,而且这里关键的不包括农民工,不包括很多的私营企业主,还有个体户等等,而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中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拿这样一个数字去衡量,尤其大家模糊了一下,被当成国民的收入概念,那更是不准确的。

平均工资背后的不平均

主持人:

即便是针对城镇单位在岗职工这样一个群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地位人群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短片2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上海女公务员的工资单,帖子中说:

2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的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前回到家乡上海,和许多同学一样,经历了找工作的风风雨雨,在没有任何背景和关系可以依靠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上海某较好系统的公务员。

这位女生详细列出了她的收入明细,她把自己的收入分为三大类:

第一,基本收入,每年是59150元。

第二,补贴收入,全年合计24900元。

第三,非现金福利,主要是单位不定期充值的超市购物卡、餐饮卡、牛奶票等,一年大约有六千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收入大概约为九万元,应该说,这实在是一份相当可观的收入。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流传的“晒工资”现象,在经历了初时的新鲜与刺激后,时至今日,仍然在各大中文论坛里流行,从一开始大家彼此的好奇到后来人们发现,这“晒工资”常常能晒出分配不公。

因此,当国家统计局的平均工资增长18%一公布,就立即引来了人们的种种质疑,有人提出,采用平均数计算出来的工资并不能代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根据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在2006年编写的一份统计年表显示,石油石化、煤炭、通信、交通运输、电力等12家企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的3到4倍,如果加上工资之外的各种福利待遇,实际收入差距可达5倍乃至10倍。

此外,即使在同一行业,管理者的年薪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薪资常常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工资也未必能体现该行业收入的真实情况。

而在国外,管理者的收入和工薪阶层的收入一般都是分开统计的,各行业的收入增长状况也都能够在统计报表中清晰地体现出来。那么,我们的统计工作是不是也该更精确、更具体呢?

平均工资背后的结构失衡

主持人:

好,我们继续关注、分析18%这样数字的工资增幅,我们首先连线正在江苏调研的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先生。常先生,您好。

常修泽:你好。

主持人:

您就给我解答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工资分配结构失衡,收入的差距在不断地加大。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从国家统计局这样一个权威的统计机构得出的数字,就是说人均的工资在大幅稳步增长,我们不大看清这个现象,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常修泽:

其实从今年上半年的增长来看,我个人比较一下,比去年的数还是回落的,去年是18.7%,今年上半年是18%,回落了0.7个百分点。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情况,今年上半年CPI的增长幅度比去年4.8%要高得多,上半年是7.9%,这一点也应该考虑到。同时就收入本身来说,我刚才同意几位的观点,平均数只能反映大体的趋势和水平,它掩盖了或者抹煞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这里有四个结构供您参考。

第一个结构就是整个国民收入的大分配结构。这些年整个社会财富相当明显地增加或者增长,但是这个财富在居民、政府和企业这三者之间的分配有偏颇、有问题,就是居民、政府、企业这三者各自的绝对数都上升了,但是居民所占的份额是下降的趋势,大的分配上现在有问题,居民的比重是下降的趋势,这一点应该证实,所以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相对地缩小政府和企业所占的比重。

第二个结构就是地区的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因为平均数掩盖了区域的差距,去年我详细了解了一下各地区的情况,去年的平均数是24932元,将近25000元,但是上海是49310元,北京是46507元,天津是34938元,江西只有18400元。地区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第三就是行业结构。刚才您讲到了12个行业相当于平均数的2至3倍,甚至3至4倍,如果用总的收入来说可能更多一点。

第四结构就是企业内部的经营者的收入和一般员工的收入,这个结构之间也失衡,有的经营者刚才也看到了,有的年薪到几十万甚至几百甚至更多一些,而一般一线员工的增长幅度相对低一些,内部也有一个失衡的问题。就是平均数掩盖或者抹煞了一些不同结构的差距。

因此,我个人建议,除了公布平均数这么一个基本的总体水平之外,还要有比较具体的结构性的数据,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主持人:

好的,谢谢常先生。

不在统计范畴内的人群恰恰更需涨工资

主持人:

其实我们今天可能更多的关注的是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其实我们更多的应该把目光放在不在岗的。

白岩松:

一个是要放在不在岗,另外一方面,我们过多地看重了这18%的增幅。但是任何一个人,比如可能明天就会有很多的员工要去找领导了,能咱们单位没涨18%,这个单位的领导就应该反过来去问,你是不是从不到两千块钱的工资涨到了2160元,因为这是昨天的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可能更多的人不管他挣四千还是五千,都要求18%,但是这个统计数据只显示了是从不到2000元的月工资涨到2160元。

但是这里蕴藏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觉得刚才专家也说,我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比如大家在看到解放前中国的人均寿命的时候,30多岁40来岁,那觉得非常惨,这样一个平均数就容易遮盖住很多问题,后来去跟专家了解的时候,就发现那个时候是医疗水平很差,很多的新生儿的死亡率是极高的,因此,必然带来整个人口的平均寿命不高,但不意味着当时的人都活不过30岁和活不过40岁,这就是平均数的欺骗性。

另外一方面,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我觉得透过平均工资它太容易看到成绩而遮盖住问题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现在整个的工资收入、居民收入只占GDP国民收入的10.9%,这是2005年统计的数字,明显偏低。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在2005年的时候,43%的城镇人口拿到了83.4%的居民工资收入,而整个农村57%的人口才获得了16.6%的居民收入。因此在这样一个平均数里,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问题,就像今天有一篇文章里面说,一个木头能装多少水,要去看这个短板子,在这个平均工资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很开心,我们工资逐年上涨,可是掩盖了是更大量的短板子的问题,那才得不偿失。

主持人:

我觉得通过18%这个数字我们更应该关注,就是这么多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地取得更大的成绩,应当受惠的都是哪些人群,刚才常先生讲到了几个,一个就是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这种关系,到底谁应当受惠?

白岩松:

我举这样一个例子,不知道恰当不恰当,其实我们整个工资收入的水准一方面要扩大在国民收入当中的比例,这样是受惠于全民的,因为十七大报告不也有吗?咱们节目中也曾经去说过让更多人分享改革的成果。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改变一种增长的模式,让处于短板子水平的工资收入的平均数增长得更快,而处于中高端,尤其高端的工资增长是更低,这样平均数下来的时候可能没有大家想像得这么高。但是你要知道,让低收入人群增长的幅度变大是更容易一点,因为就像让1000块钱的人涨20%只需要200块钱,可是要让5000块钱的涨20%就需要一千块钱。因此社会收入的水准,也应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税收,最近大家也在热议提高个税起征点等等,让更多的人受益,既有有形工资的提高,也有无形收入和优惠各种政策的给予,这样大家可能面对平均数的时候就更能心平气和。但是更重要的,我相信这是最后一次裸公布一个简单的平均数,相信明年的国家统计局假如再公布这样数字的时候,恐怕就会更全面一些,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等等,做更多的解释性说明,才不会引发这么多的争议和情绪。

央视《新闻1+1》

来源: 央视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统计局称工资涨幅18% 被指与公众感受有距离
粤工资涨幅六年低于全国平均值 穗公务员拟人均增加1500元/月
广东工资涨幅连续六年低于全国平均值
5月CPI同比上涨7.7% 城市上涨7.3% 各地工资涨幅指导线纷超CPI
各地工资涨幅指导线纷超CPI 专家:不会螺旋上升
工资涨幅也要超过CPI 2007哪些行业涨薪最快?
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在岗职工月均工资1853元 印度工资涨幅超中国
印度工资涨幅超中国 某些领域已渐超我国
今年中国员工工资涨幅将达8% 明年9% 2020年中等收入家庭过半
图片新闻:
北京残奥会比赛金、银、铜牌揭晓[组图] [奥运图片]
全景扫描首个“奥运人家”——南官房胡同39号[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灾后重建政策·资金·动向/ 收养孤儿资讯/ 寻亲/ 防疫 /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中外大使谈太平洋岛国投资贸易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