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白了“中国粮食威胁论”的险恶用心之后,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不但不是全球粮价上涨的主因,相反,它还为稳定粮价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美、欧才是推高粮价的真正元凶。
一、中国稳定全球粮价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了维护大局的稳定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东南亚金融危机便是一例。在此次世界粮食危机面前,中国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方面,中国用少量的土地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另一方面,中国在自身实力并不十分强大的时候还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
1、基本自给、少量出口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因此,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累计增产粮食6930多万吨。2007年,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250万吨以上,总产量超过5亿吨;与此同时,中国粮食储备连续增加。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占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35%,远高于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线;而且,中国一直保持很高的粮食自给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除大豆以外中国谷物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成为谷物净出口国。2007年1-11月份,中国谷物出口总量为915万吨,而进口谷物总量仅145万吨,净出口谷物770万吨。因此可以讲,中国不与别国争粮,就是对世界粮价最大的贡献。试想假如中国粮食不能自给而加大进口,将给国际粮价带来何等的影响。
2、援助穷国
除了保证粮食自给以外,中国还尽其所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迄今已在FAO“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向亚非各国派出援外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近900名,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派出援外人员3000名。2006年之前,中国一直是受WFP(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国家,而早在2003年,中国就已开始对WFP捐赠,至今捐赠额已达2750万美元。2007年12月13日,中国通过WFP正式参与向埃塞俄比亚“免费学校午餐”计划捐助25万美元。WFP认为,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新兴国家的重要体现。据农业部有关官员介绍,中国最近正准备斥巨资,启动为非洲发展中国家培养3万名农业专才的项目。
二、美、欧是粮价上涨的主凶
尽管美、欧莫须有地指责中国,但是,全球包括不少美、欧各国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一致认为,美、欧才是粮价上涨的主凶。理由如下:
1、土地休耕
美国和欧盟都有着大量的可耕种土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土地并没有被全部用来种植农作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目前大约为10%)处于休耕状态,为此政府每年要支付大量的所谓水土保持费用。美国一贯重视水土保持,《1933年农业调整法》、《1936年水土保持与国内配额法》、《1938年农业调整法》以及《2002年农场法》等多部法律均把水土保持作为重要内容。根据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案”,美国又提出了“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RP),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耕地。按照这个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时间10-15年。如今,该项计划已经执行了20多年,目前休耕保护的土地大约在3640万英亩。欧盟1992年决定,要求农场主每年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土地闲置,不得耕种。欧盟的休耕分为两种:一种是每年一次的休耕,一种是多年性休耕,后者要求至少休耕10年以上。政府将视不同情况给予农民不同数额的补贴。2005年,欧盟更是将休耕土地所占比例翻了一倍,从以往的5%提高到10%。据估计,2005年谷物播种面积从2004年的6110万公顷减少到5180万公顷,到2011年将进一步降为5090万公顷。
2、农业补贴
众所周知,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对其农业进行大量补贴。近年来,美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高达数百亿美元。欧盟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支出占到欧盟预算的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农业补贴。巨额的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极大冲击,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另一方面,美、欧还通过操纵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降低农业关税水平。大量得到补贴的农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冲击了进口国市场,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大豆为例,亚洲国家曾大量生产大豆,然而1995年以来,美国农场主靠政府巨额补贴廉价出口大豆,导致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令亚洲豆农苦不堪言。其结果是,亚洲大豆生产逐步萎缩,有的大豆出口国甚至沦落为进口国。
3、生物能源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美国和欧盟开始大规模利用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生产生物能源,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指出,2000年美国乙醇生产使用了1500万吨玉米,到2007年则将暴增到8500万吨。作为世界上玉米最大生产国,美国所产玉米中有1/3被用于生物能源。毋庸讳言,生物能源的生产大大地降低了国际市场上粮食的有效供给,这也是此轮粮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国际食品专家认为,如果主要国家在今年停止使用生物燃料,那么玉米和小麦的市场价格在今后两年中将会分别降低20%和10%,并因此而世界各国停止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对于众多专家的强烈呼吁,美、欧并未为之所动,依旧我行我素。美国总统布什认为,与从国外进口能源相比,农民“种植”能源更符合国家利益,并相继通过多项法案,计划逐步调高玉米乙醇的年产量;欧盟的策略是提高生物柴油在交通运输燃料的比例,它规定到2010年,生物燃料在汽车燃料耗费中所占比例必须达到5.75%,并进一步在2020年将之提高到10%。
4、投机资金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对冲基金、退休金、捐赠基金和个人的巨额资金。根据花旗银行今年4月初的一份研究报告,今年仅第一季度就有70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这些投机资金通常借助于某一题材疯狂炒作,不达极致绝不罢休。从以往经验看,国际上历次商品价格飙升都离不开投机资金的兴风作浪。这一次也不例外。由于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危机转移风险的需要,粮食“幸运”地成为了被炒作的对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游资急于寻找出路,风险低、价格稳的农产品期货成为金融大鳄的盘中美餐。由此可见,投机资金是此次全球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5、美元贬值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自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美国经济就长时间处于不景气状态。与之相适应,美元也由强转弱。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将其经济困境转嫁给其他国家,美国政府主观上也乐意实施弱美元政策。为此,美国多次调低了本国利率,而这又进一步带动了美元的疲软。
作为一种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美元的币值直接决定着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近年来美元的持续疲软,对国际粮价的上涨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有专家指出,即使其他因素不变,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考虑美元有效汇率变动,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标价上涨中大约有两成是美元汇率变化的结果。(武 锋,国家信息中心;郭莉军,中国机械工业成套工程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