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农产品生产价格走势分析
安徽省农产品生产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止跌回升,进入2007年以来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趋势明显,涨幅逐步加大。据对安徽省31个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显著,与上年相比,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
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走势的主要特点:一是农产品生产价格由连续两年下降转为上涨。继2004年农产品价格恢复性大幅上涨后,2005和2006年农产品生产价格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跌幅分别为1.3%和0.7%,2007年以来农产品生产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扭转了持续下跌的趋势上涨势头强劲,涨幅达14.1%。二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呈逐季走高的态势。一至四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与上年相比分别上涨9.2%、11.4%、17.3%和18.9%。三是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产品价格全面上扬。与上年相比,农林牧渔业产品价格分别上涨9.9%、9.0%、23.9%和4.5%。四是种植业、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成为拉升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重要因素。由于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7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6.0个百分点。
(一)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明显上扬
2007年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9%,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茶叶等主要种植业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油料价格涨幅居首。分季度看,一季度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4%,二、三季度随着油料价格大幅上涨,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幅度加大,分别上涨7.8%和8.9%,四季度在粮食、棉花、豆类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大幅上涨,涨幅为14.3%。
粮食价格上涨7.9%,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分别上涨5.0%、8.6%和15.4%,稻谷中早籼稻、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分别上涨8.5%、9.7%和7.2%。分季度看,一至三季度粮食价格呈平稳增长的态势,一、二季度涨幅均为5.4%,三季度为5.8%,四季度在稻谷和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拉动下,粮食价格大幅上扬,涨幅达13.0%。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出台了小麦及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当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制定的当年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在粮食主产省份委托中储粮按最低收购价收购,起托市作用,今年安徽省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一政策的实行促进了粮食价格的合理回升。二是成本推动因素。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三是粮食深加工业迅速发展、饲养业全面恢复,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四是受国际市场粮价变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粮食产量、库存下降,供需紧张,粮食价格高涨,对我国国内的粮食供需和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粮食品种中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原因:一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畜禽产品价格开始上涨,饲料及养殖业逐步复苏,带动了饲料及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二是玉米深加工产业迅猛发展,淀粉类产品以及酒精类产品加工对玉米需求不断增加。
豆类价格上涨19.1%,其中大豆和绿豆价格分别上涨20.2%和12.2%。分季度看,豆类价格涨幅呈逐季走高的态势,一至四季度豆类价格分别上涨6.9%、9.0%、16.9%和31.8%。豆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严重的干旱和播种面积减少,我国大豆主产区产量呈减产趋势,供需矛盾突出促使新豆上市后价格一路上涨。2、随着畜牧业生产形势的好转,饲料需求量增加,带动大豆原料价格的上涨。3、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2/3,国内市场大豆价格更多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全球大豆减产,供不足需,导致大豆价格高位运行。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是2.21亿吨,低于上年的2.358亿吨,而全球大豆用量为2.333亿吨,高于上年的2.235亿吨。
油料价格上涨27.1%,其中油菜籽、花生和芝麻价格分别上涨40.6%、18.2%和13.6%。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油料价格分别上涨7.5%、30.7%、26.5%和21.2%,二季度以来随着新菜籽上市油料价格大幅上扬。油菜籽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来,由于受油菜籽种植收益低等因素影响,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今年是安徽省油菜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的第四年,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安徽省油菜籽总产下降18.6%,全国油菜籽产量也呈下降趋势,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二是水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复苏,对菜籽构成持续旺盛需求之势,推动菜籽收购价不断走高;三是出口前景看好,国内市场更趋紧张;四是生物柴油逐步兴起,菜籽需求放量增长。在油菜籽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花生、芝麻等油料价格也呈上升趋势。
棉花价格上涨9.9%。分季度看,一季度棉花价格下降2.6%,二至四季度分别上涨3.1%、6.3%和12.4%,新棉上市后价格涨幅较大。棉花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纺织生产和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需求量增加拉动棉花价格上涨;二是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止跌回升的影响。
茶叶价格上涨4.7%,其中红毛茶价格上涨6.4%,绿毛茶价格上涨4.3%。茶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茶叶品质提高,绿色、无公害茶叶比重较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经无公害、绿色、有机“三认证”的茶园面积已达到140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80%。二是名优茶采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使名优茶比重提升。三是茶叶市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销售形势看好。
蔬菜价格上涨3.9%,其中叶菜类、瓜菜类、块根茎菜类和茄果菜类价格分别上涨4.5%、7.0%、2.3%和8.2%。分季度看,一季度蔬菜价格由于气候因素下降9.5%,二至四季度分别上涨3.2%、10.1%和11.8%。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1、种植成本增加。去年以来,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农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直接增加了菜农种植投入。2、需求增长的拉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由过去偏爱大鱼大肉逐步向偏爱蔬菜转变,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林业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0%,其中木材价格上涨8.2%,竹材价格上涨13.7%,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林业产品生产价格均呈上升趋势,涨幅分别为8.8%、5.1%、4.9%和14.8%。近年来林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林木产品需求旺盛,而林业资源稀缺,供不应求拉动林木产品价格上扬。
(三)畜产品生产价格大幅上涨
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3.9%,其中牛、羊、猪的价格分别上涨7.5%、10.3%和41.0%,家禽价格上涨14.2%,其中,肉禽价格上涨12.3%,禽蛋价格上涨17.5%。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畜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8.8%、20.4%、37.6%和30.3%,下半年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出栏量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由于市场和疫病的双重影响,2006年安徽省生猪生产遭受严重打击,今年以来随着生猪价格逐步回升,生猪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和发展,但和前几年相比,安徽省生猪生产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市场生猪供应紧张,导致生猪价格上涨。二是粮食价格上涨,饲养成本上升。在猪肉持续涨价等因素带动下,牛、羊、家禽等畜产品价格也呈上升趋势。
(四)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攀升
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5%,其中淡水鱼类、虾蟹类价格分别上涨4.1%和6.1%。鱼类产品中草鱼、鲤鱼、鲢鱼和鲫鱼价格分别上涨2.1%、9.9%、1.6%和3.7%。分季度看,除一季度持平外,二至四季度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分别上涨4.9%、6.0%和7.0%。由于肉、禽、蛋价格持续上涨,部分消费者转向水产品消费,受需求增长的拉动,水产品价格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2007年安徽省农产品生产价格受政策、供求关系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较大的原因:一是需求增长的拉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粮食需求逐步增长,肉蛋奶、植物油、瓜果菜等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高涨,粮食等农产品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工业原料,如用玉米生产乙醇,用油菜籽加工生物柴油等等,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显著。二是近年来与农资相关的生产要素如煤、电、油等价格上涨,直接拉动了农资价格上升,加大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力。三是受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