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香港粮食进口商实行登记制度,已有26家香港进口商登记,有效期至年底
本报讯 国内外粮食价差,成为粮食偷偷出口的潜在动力。昨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从4月1日起对香港粮食进口商实行登记制度等,以防止国内企业通过香港转出口。
“不得转口”被明确提出
这份关于加强供港粮食及其制粉出口管理问题的通知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自内地进口粮食及其制粉的进口商须实行登记制度,内地的出口企业如对香港出口粮食及其制粉,首先应与这些已登记的进口商签订出口合同,然后申领出口许可证并向有关发证机关出示,发证机关审核后发放出口许可证。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发布的进口商名单,到4月1日登记截止时间,已有26家香港进口商进行了登记,有效期到今年年底。《方案》也规定,进口商也必须承诺所有从内地购入的粮食及其制粉,只供香港用户在本地使用,不得转口。
资料显示,去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对粮食出口进行层层限制。首先是取消出口退税,然后是征收“暂定关税”,再次就是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企业称多家贸易商前来“拉生意”
在对国外粮食出口进行限制的同时,要保证香港市场的供应,又要防止香港成为跳板,在此之间,政府加强了限制。
位于深圳的蛇口南顺面粉有限公司,是获得向港澳地区粮食制粉出口配额比较多的一家企业。据该公司刘经理介绍,无论作为出口商还是和她接洽的进口商,政府是否给予进出口的资格、给多少配额,都是根据之前每年的交易数据核定出来的。
刘经理还透露,由于现在国际上的粮食价格远高于国内,今年以来已经有不下20家贸易商找到该公司,希望建立联系获得出口。这些贸易商很多都是国外企业在华设立的办事处或国内一些外贸企业等,而途径就是希望利用这些有配额的企业,通过向香港出口再转口来实现。
在4月9日召开的“2008国际贸易形势分析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也表示,我国农产品以前补贴出口,现在是限制出口,而且开始鼓励进口。不过,在国外粮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海关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大米出口数量同比增加了39.4%,出口金额同比增加了47.4%。(胡红伟 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