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出口征税政策影响出口商抢关导致去年12月钢材出口首次环比增加
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去年12月份钢坯钢材出口合计491万吨,这一数据较11月份增加68万吨。这也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国钢材产品出口首次环比增加。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增长基本符合贸易规律,主要原因是受国家出口征税政策的影响,各钢铁出口商抢关出口。
实际上,2008年钢材出口增长是否能如之前业内人士所说的“彻底控制”,各方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仍取决于国内外价差
2007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产品6908万吨,同比增长45%。出口钢材约占国内产量的14.7%,远远超过政府指导线10%。
此间,官方背景人士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钢铁出口的盛景将不复重现,广受关注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今年我国粗钢出口将降低至3460万吨,至少比去年减少2000万吨左右”的表态。
关税政策也如影而至。自今年1月1日起,钢坯出口关税率由15%提高至25%,长材、带钢、焊管的出口关税率由0-10%提高到15%。这已经是2007年以来,我国连续五次出台针对钢材出口的调控政策。
伴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此前一路狂奔的钢材出口量在去年4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后开始扭头向下,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去年10月份、11月份甚至出现同比下降。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钢材出口调控政策已经发挥效用。
实际情况是否真是如此?“如果仅仅考虑国家出口关税调整”,沙钢董事长沈文荣表示那是“不动脑筋的想法”。
从2004年1月到现在,我国针对钢材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了不下十次,出口退税率从2003年时的15%到如今最高征收25%的关税,但其间钢铁出口屡创新高。归纳近两年中国钢材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而发达国家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国际市场钢材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涨;二是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一定的产能过剩情况,国内外巨大价差吸引中国厂商纷纷出口。
从上述两条原因看,可以预见,受反倾销、反补贴的影响,我国钢材产品出口到欧美将继续受到压制,但韩国、越南等国家将继续成为钢材消费的新亮点;而目前世界钢铁一定程度上已经习惯了进口中国的钢材,一旦中国钢材出口减少,其他国家又不能及时补充的话,受供求关系影响,全球钢材市场还将继续保持高位。沈文荣坚持认为,“如果国内外价差保持足够大,出口关税不会成为障碍”。
出口关税调整空间已不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钢企还可以通过改变出口方式,来应对高企的出口关税。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平表示,虽然已经开始实行新的税率,但由于相当量的钢材可以进入保税区进行合理避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口关税的影响,推动钢材出口。数据显示,越是钢材出口高峰的月份,采取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方式进行出口的比重就相对较高。创下出口量之最的去年6月份,采取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出口的钢材达到50.09万吨,占当月出口量的7.9%,接下来的7月份更是占到10%。
目前,部分低端品种加征出口关税后,出口利润缩小已有效抑制出口,继续加征出口关税已无必要;其次,减少高端品种的出口退税率可能招致大钢厂反对,也不符合“有保有压”的调控方向,因而此方面调整空间非常有限;第三,四次调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出口关税率后,也需要一段“政策真空期”来观察政策效应。因此展望2008年,业内人士表示,钢材出口调控政策可能由2007年的“频率高、幅度大”转变为“频率低、幅度小。”
进一步调整出口关税的空间既然已经不大,如果今年出口量仍超出官方背景的合理数字之外,更为严厉的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出台就为期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