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在12月15日召开的“200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表示,明年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可能发生转变,即从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不足,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过剩。
张玉台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平稳增长,投资反弹压力加大。今年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各月份增速也比较平稳,但仍然处于高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从5月份的6.1%上升到10月份的26.5%,逐月提高。由于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先行指标,它的增长必将推高后续的投资增速,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加大。人民银行开展的调查也显示,第3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显示出企业内在投资冲动仍然较强。
其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旺盛。今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05亿元,同比增长18.8%;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6.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名义增长率。消费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100万人。
再次,国际收支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今年1-10月份,全国进出口顺差达212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超过2006年全年1775亿美元的顺差总额,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更加严重;全国实际利用外资5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5%。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不仅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也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接近5%。
第四,居民消费价格存在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出较快上涨态势。11月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6.9%,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6%,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4.5%。食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较大,约占1/3左右,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推高了消费价格。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6.9%的涨幅中,食品的贡献超过5个百分点。由于国内货币供给增长较快,居民消费持续旺盛,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很大,居民消费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
第五,资金流动性过剩仍然比较突出,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资金流动性过剩对实体经济将产生扩张性影响,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对虚拟经济,特别是对股市健康发展存在较大威胁。今年以来,消费物价水平呈上升态势,再考虑征收利息税的因素,实际存款利率已为负值,这导致社会资金成本偏低,金融产品需求旺盛,这容易引起资产价格过度上涨。2006年三季度以来,股票指数快速上涨,上证指数在10月份一度达到了6124点的历史高位,目前在5000点左右震荡整理。与此同时,全国住房价格今年以来也加快上涨。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个百分点。
张玉台说,我国经济外向度很高,世界经济走势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很大,这一危机及其后续影响将是影响明年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外部因素。从国内看,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总需求和总供给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总供求关系也将保持总体平衡。
张玉台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未来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可能性较大,但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小。第一,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能减弱。次级债危机直接冲击了美国的房地产业,由此带来的财富损失将压缩其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引起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受其影响,欧盟、日本经济也可能减速。
第二,美国经济一方面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可能回落;另一方面,伴随着美元的贬值,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也在增大。是刺激经济增长,还是稳定币值,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第三,次级债危机影响的范围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次级债危机可能会从信用等级较低的金融产品向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产品蔓延,使信贷危机继续在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机构间扩散,放大金融市场的震荡。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在内的基金以及投资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大,并且波及到了商业银行,但进一步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第四,市场看跌的预期增强。受美国经济放缓预期的影响,全球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下滑;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到2005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