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200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4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全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多年来难得的又好又快的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呈现出发展快、运行稳、效益好、后劲足的特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省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400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1.1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710.19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0.53亿元,增长9.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8%、42.7%和38.5%。人均GDP为8961元,跃上人均1000美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1.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60.6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1 2001-2006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增值税完成67.5亿元,增长20.5%;营业税89.5亿元,增长32.3%;企业所得税41.3亿元,增长23.7%。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全省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30.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4.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

1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居民消费价格

1.9

 

1.9

 

1.8

 

 

2.4

 

2.1

 

2.8

 

其中:粮食

1.5

 

1.4

 

1.5

 

烟酒及用品

1.6

 

2.3

 

0.8

 

 

-3.0

 

-5.2

 

0.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2

 

0.4

 

-0.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5.3

 

6.8

 

2.4

 

交通和通信

0.2

 

-0.2

 

1.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8

 

0.3

 

-2.8

 

 

7.1

 

7.2

 

7.0

二、农 业

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542.21万吨 ,比上年增长1.8%,实现了从2003年以来连续4年增产的可喜成就。油料产量39.01万吨,增长7.7%;烤烟产量75.78万吨,下降2.0%;蔬菜产量1033.78万吨,增长6.5%;水果产量162.56万吨,增长19.0%;茶叶产量13.82万吨,增长19.2%;鲜切花产量39.9亿枝,增长8.1%。

2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542.21

 

1.8

 

油料

39.01

 

7.7

 

甘蔗

1678.73

 

18.6

 

烤烟

75.78

 

-2.0

 

蔬菜

1033.78

 

6.5

 

水果

162.56

 

19.0

 

茶叶

13.82

 

19.2

 

橡胶

26.42

 

9.9

 

肉类总产量

322.05

 

7.3

 

牛奶

36.4

 

17.8

 

水产品产量

29.24

 

22.6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丰收。全省肉类总产量达322.05万吨,比上年增长7.3%;牛奶产量36.4万吨,比上年增长17.8%;禽蛋产量达20.5万吨,比上年增长8.2%;水产品产量29.24万吨,比上年增长2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40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40.36亿元,增长17.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5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9.6%;重工业增加值641.85亿元,增长27.1%。

图2 2001-2006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主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原煤产量7339.08万吨,比上年增长13.6%;发电量753.64亿千瓦小时,增长20.7%;粗钢产量635.38万吨,增长23.8%;钢材产量588.06万吨,增长20.8%;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7.33万吨,增长40.6%;水泥产量3305.97万吨,增长16.7%。

3  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2006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7339.08

13.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53.64

20.7

  其中:水电

亿千瓦小时

355.72

1.9

        火电

亿千瓦小时

397.91

44.7

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1515.38

54.0

粗钢

万吨

635.38

23.8

钢材

万吨

588.06

20.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207.33

40.6

硫酸(折100%

万吨

694.78

15.0

烧碱(折100%

万吨

8.26

53.3

化肥(折100%

万吨

305.04

14.7

卷烟

万箱

648.10

2.6

成品糖

万吨

140.31

-8.6

精制茶叶

万吨

9.16

51.7

万吨

1.22

-14.9

万米

1002.25

-27.7

化学医药

1493.79

54.7

中成药

11446.02

13.1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56703.87

3.5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33.26

15.1

水泥

万吨

3305.97

16.7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02.50

12.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78.79

1.4

发电设备

万千瓦

78.98

20.6

变压器

万千伏安

1132.7

27.8

汽车

万辆

3.75

-40.4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3.17,比上年提高24.6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78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实现利润3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1%。

全省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6年全省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0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全省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5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4亿元,增长5.2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81.16万平方米,增长10.8 %;竣工面积2698.26万平方米,增长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4.06亿元,增长27.0%。

图3 2001-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3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第一产业投资32.13亿元,增长25.2%;第二产业投资749.32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投资1142.61亿元,增长29.3%。

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全省电力工业投资446.09亿元,增长38.3%;公路建设投资345.67亿元,增长1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164.03亿元,增长41.0%。

4  2006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1924.06

 

27.0

 

农、林、牧、渔业

32.13

 

25.2

 

采矿业

70.77

 

2.1

 

制造业

216.09

 

9.3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4.81

 

26.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64

 

45.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83

 

-29.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51

 

-50.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86

 

599.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61.07

 

37.4

 

建筑业

1.39

 

-52.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95.69

 

19.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7.82

 

3.4

 

批发和零售业

25.1

 

7.0

 

住宿和餐饮业

15.56

 

50.5

 

金融业

1.95

 

-5.9

 

房地产业

351.03

 

38.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4

 

-80.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96

 

5.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64.03

 

41.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8

 

105.5

 

教育

45.81

 

49.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44

 

-13.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5.7

 

47.6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61.39

 

68.7

 

全年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3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29.51亿元,增长37.3%。全省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220.68万平方米,增长18.5%;竣工面积856.56万平方米,增长35.9%。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1561.73万平方米,增长15.8%,商品房屋销售额366.31亿元,增长23.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热点多元化,消费品市场渐趋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88.88亿元, 比上年增长14.9%。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1.05亿元,增长15.3%;农村(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7.83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49.8亿元,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8.71亿元,增长15.0%;其他行业零售额60.36亿元,增长9.5%。

图4 2001-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注: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第一次经济普查数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3%,书报杂志类增长15.7%;通讯器材类增长3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6.3%,日用品类增长18.7%,家具类增长6.5%,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4.7%,服装类增长19.6 %,化妆品类增长16.5%,金银珠宝类增长55.2%。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出口完成3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进口完成2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1%。全年对亚洲出口26.6亿美元,增长27.7%;对欧盟出口3.37亿美元,增长13.3%;对东盟出口16.42亿美元,增长49.0%;对非洲出口0.4亿美元,增长1.3 %。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04个,合同外资7.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2%和82.9%,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为17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92.2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4%。其中,铁路277.21亿吨公里,增长2.5%;公路409.46亿吨公里,增长7.2%;航空1.32亿吨公里,增长7.3 %;水运4.22亿吨公里,增长44.0%。旅客周转量36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2%。其中,铁路47.22亿人公里,增长15.0 %;公路247.71亿人公里,增长6.2 %;航空66.3亿人公里,增长17.6 %;水运1.17亿人公里,增长11.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9亿元,增长15.4 %;电信业务总量340.77亿元,增长29.3%。全省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424.2万门,比上年增长1.6%;其中本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5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4.48部/百人。年末全省固定电话新增用户46.5万户,达644.23万户,比上年增长7.8%;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69.23万户,达到1068.07万户,增长20.4%。

旅游业“二次创业”显出成效。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9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1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72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 %;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七、金融、保险和证券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6131.25亿元,比年初增加985.5亿元,增长1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54.86亿元,比年初增加423.6亿元。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4803.51亿元,比年初增加814.8亿元,增长20.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81.7亿元,比年初增加249.1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735.61亿元,比年初增加531.96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省各种保费收入9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5.23亿元,增长21.3%;寿险保费收入48亿元,增长13.4 %;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5.12亿元,增长14.1 %;健康险保费收入6.93亿元,增长34.1%。全年保险赔付额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7.24亿元,增长17.3%;寿险赔付额6.32亿元,增长30.3 %;健康险赔付额 3.41亿元,增长15.9%;意外伤害险陪付额1.92亿元,增长26.7%。

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平稳发展。世博股份、云南盐化两家公司成功上市,云南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09.01亿元,比上年增加21.92亿元。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24家,总股份66.79亿股;总市值724.88亿元,比上年增加404.44亿元;全年发行企业可转换债券4.1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有50所,招生9.56万人,比上年增长13.1%;在校学生28.42万人,比上年增长11.6 %;毕业生6.36万人,比上年增长33.2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87万人,在校生32.52万人,毕业生8.8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0.47万人,在校生54.54万人,毕业生12.77万人。初中招生65.57万人,在校生190.16万人,毕业生63.5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6.03万人,在校生452.26万人,毕业生68.6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2.3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6.3%。全年扫除文盲13.3万人。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6年。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入经费15.53亿元,享受免杂费、免教科书费的学生分别达到601万人和261万人,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比上年下降0.61个和0.79个百分点。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2006年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26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4项,应用技术成果540项,软科学成果52项。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专利申请3085件,获专利授权1637件;签订技术合同920项,成交金额达8.27亿元。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15亿元,增长13.0%,占GDP的比重达0.58 %,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6项高技术产业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准;“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昆明生物产业基地”等已被纳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优先布局和重点发展规划。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6个,文化馆148个,公共图书馆149个,博物馆32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0 %和93.7%。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7座,广播电台15座,电视台16座,有线电视用户364万户。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云南选手和表演团体在2006年先后夺得中央电视台“梦想中国”节目总冠军;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星光大道”总冠军;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演唱金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省卫生机构10020个,医院64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1.0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1万人,其中医生5.6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50个,卫生技术人员6028人;专科防治机构31个,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48个,卫生技术人员4758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98.5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55万人。全省147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竣工45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由20个增加到52个,参合农民达1400多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云南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1枚;全国比赛获金、银、铜牌40枚。

十、资源、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3886人,各级环境监测站97个,环境监测人员1110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611个,项目总投资4.02亿元;烟尘控制区2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33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2.0%;工业固体废物结合利用率36.2%;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和1.2个百分点。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5.1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9.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3.5%。

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204.24万亩,飞播造林32.16万亩。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67.15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3182.65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9.9%。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00平方公里;九大高原湖泊污染治理重点建设项目有序开展,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9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54.9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2.04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3.01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3种;列入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6种。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44种,其中列入一级保护植物有38种。

全年水资源总量1811.32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9 %;人均水资源4055立方米,减少2.6 %。全年平均降水量936毫米,减少34.3%。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6.2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2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46.2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1%,工业用水减少0.8%,农业用水增长0.1%。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365.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5.5立方米,下降15.6%。全省人均用水量为327.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592人,比上年下降7.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9人,下降18.2%;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9.7人,下降3.6%;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3.9人,下降0.2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420起,造成2627人死亡、796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43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2人,下降18.4%。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06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3.2‰,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6.9‰,比上年下降1.07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4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7.3万人,乡村人口3115.7万人。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省就业人员25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7万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员2072.6万人,增加21.7万人;城镇就业人员430.4万人,增加20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715万人,增加5.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59万人,增加13.9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29万人;增加22万人。全年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2.2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7万人。年末全省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3.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7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379.81元,比上年增长5.5%。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18711元,比上年增长15.9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5.6元,比上年增长22.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42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49%。

扶贫攻坚取得新成绩。2006年全省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多方筹集资金,认真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按当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93元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28.4万人,比上年净减少20万人;按当年人均纯收入693-958元的低收入贫困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42.4万人,比上年净减少4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省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69万张,全年收养0.88万人。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2.1万人。城镇建设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1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8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4亿元,接受社会捐赠4925万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7.42万人,其中职工183.63万人,离退休人员83.7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9.2%。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9.36万人,救助失业人员12.9万人。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31.59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比例为100 %。全省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37.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5.15%,比上年增加3.75个百分点。全省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74.3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7.8万人,比上年增加5.2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任务较重。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7年云南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6年云南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5、根据国家三部委的通知,能耗指标各省暂不对外公布,由国家统计局核定后统一公布。

6、公报中涉及物价、城乡居民收支、农产品产量的相关指标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云南省落实"民心工程"责任制 10件实事各有"管家"
云南启动“保护七彩云南•青春建功行动”
云南最大调水工程正式通水 百里管道引水济昆
国家民委肯定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验
云南老挝签定16亿美元大单 橡胶种植成合作重点
云南实施26个民族口承文化工程 抢救"无字文化"
中国云南省企业与越南扩大投资合作 签订47个项目
一季度云南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为6.4亿美元
07年一季度云南景气指数创新高 企业运营整体上升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