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3月份贸易顺差骤跌7成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大幅跳水至68.7亿美元,自去年3月以来首次回落到百亿美元以下。相比上月237.6亿美元,更是遽然下跌超过7成。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数字,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数字。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虽然,针对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政府连续出台系列举措以图扭转不利局面,内容涉及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削减出口退税优惠、回笼银行过剩资金、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等多个方面,但从效果来看,一直都没有完全如愿。
现在,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可以看作是前期政策初显成效。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说明长期困扰中国最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中国政府并未听之任之。来自某些国家的无端指责和漫天要价,亦应为68.7亿美元所体现出的、中国政府客观公正求同存异的诚意而有所纡缓。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弹冠相庆之日远未到来。短期而言,贸易顺差骤降很可能是因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厂商大量提前出口,以致2月份数据畸高而3月份数据畸低,两者间的落差并不具备普遍性。毕竟,从整个一季度情况来看,贸易顺差总额高达464.4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233.1亿美元增长近一倍,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势头仍很明显。
长期来看更是如此。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固然有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格局变化的因素,但在更深层次上则与国内储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结构性矛盾,以及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政策激励往往围绕着更多的外资、更多的创汇,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的GDP。还有,各地出现的大量没有税收、没有技术,甚至不创造就业的项目,尽管效益不高,但这些外资与外贸也能显著地增加GDP。
脆弱的金融体系进一步放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一般而言,国际收支失衡所带来的麻烦,除了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引发国内流动性泛滥。不同于日本等国遇到的情况,身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金过剩其实有着人为扭曲的成分,即,一方面,大量资金集中投向过热领域,另一方面,大量信贷需求却未得到有效满足。
这种低效率的二元供给结构,造成货币政策往往左右为难因而难以取得理想效果。2006年以来,央行密集使用加息、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多种手段,但是不少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取得”强劲反弹,譬如铝冶炼行业,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24.2%。更有甚者,我国1、2月份贸易顺差迅猛飙升,恰恰又与电解铝、钢铁等高能耗产业出口大增密切相关。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任重道远,也正因如此,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列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认为,这一看似简短的表述,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从目前情况来看,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有所收敛,接下去,只要我们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在又好又快的总体战略内,终能实现从国际收支不平衡到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