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我国对外贸易顺差68.7亿美元,比上月减少168.9亿美元,创12个月以来的新低。海关总署昨日(4月10日)公布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出乎大多人的预料。
专家认为,3月份顺差大幅减少只是暂时的,外贸顺差仍将持续快速增长,短期内流动性过剩现象难以改变。因此,这一数据不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进出口总值1599.9亿美元,增长10.4%。其中,出口834.3亿美元,增长6.9%;进口765.6亿美元,增长14.5%,高出同期出口增速7.6个百分点。3月份贸易顺差较前两个月明显下降,且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100亿美元以下,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势头明显收敛。
有专家认为,从政策层面和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很难解释3月份的大幅下降,有可能是统计数据存在一些问题。此外,3月份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未来的贸易顺差增速会趋缓,今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仍将快速增长,预计达到2500亿美元。
从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看,1-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57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其中,出口2520.9亿美元,增长27.8%;进口2056.5亿美元,增长18.2%。今年一季度贸易顺差规模少于去年三、四季度,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了1倍左右。
专家还认为,从企业层面看,3月份出口增长率的大幅降低,不会对出口公司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专家认为:外贸顺差快增势头短期难改
虽然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前日一句“3月份贸易顺差将会出现明显变化”已给市场打了一剂预防针,但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3月贸易顺差数据——68.7亿美元还着实也让市场吃了一惊。
此次顺差大幅回落是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100亿美元以下,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势头明显收敛。专家认为,我国外贸政策逐步调整已开始发酵,而企业应对外贸“紧缩”政策而采取的预先出口策略也近结束,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对“游资”的严密监控等是拽住贸易马车的三股力量。
但业内专家称,3月份短暂调整难改外贸顺差持续快速增长格局,预计今年我国出口将以超过20%的增长率继续前行,进口也将增长14%到16%,今年货物贸易顺差仍将达2500亿美元,我国面临的“顺差引致型”流动性过剩短期内还很难改变。
外贸政策或开始“发酵”
在进出口连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出口退税范围和退税率的调整、以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等,这些政策似乎已开始发酵。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说,出口增长大幅回落与去年开始的外贸政策调整有关系,“从去年9月份开始的出口退税调整等政策滞后到今年3月份才反应出来”,而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异常”增长也与这一轮政策调整有关。
当企业预期到政策调整趋势后,必然会采取提前出口,更改结汇时间等方式提前实现收益,因此,也就造成了前两个月出口猛增的情况。分析人士称,随着政策开始发酵,猛增后难免会出现短暂的“出口需求真空”也就形成了三月份出口的急跌。
游资流入受遏制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从政策层面和经济基本面上很难解释这个大幅下降,因为在这些方面都没有支持二月份数据大幅上升、三月份数据大幅下降的充分理由,很有可能这两个月的数据存在一些统计上的问题,而不是对真正的进出口活动的一个反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志杰推测这种“非进出口”因素是国际游资。他认为,除了对外政策的影响外,外汇局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游资的检查,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变化导致的资本流动转向,游资减少也是重要的原因。
“从2月底开始,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以及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的担忧,使得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下降”,他说,有较大一部分国际游资进入商品市场和期货市场。另外,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开始注重短期资本流入的管理也使“游资”难觅栖身之地。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受影响
诸建芳认为,虽然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3月份顺差“突减”并不会影响到经济的平稳增长。“首先,3月份顺差减少并不是趋势性因素”,他说,其次,国内消费需求稳步加快,以及投资动力强劲都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快马”。
分析人士称,即使外贸顺差出现下降趋势,对经济也是利大于弊,“至少,它将会降低央行对冲外汇的难度,而一直受到政策压抑的投资,只需短期调整,也不难翻身”。(记者 周明 吕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