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农业部长将于明天举行第一次历史性会晤,讨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并将涉及各国大部分人口的计划,以促进并增强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这六个国家分别为柬埔寨、中国(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缅甸、泰国以及越南,他们共同构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从1992年以来,六国就开始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下进行合作。
随着整个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发展影响的扩大,各国之间农业上更广泛合作的需要也不断增强。该次区域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六国间交通走廊的出现。交通走廊带来“经济走廊”,由于各国开放了边界贸易,经济效益沿走廊惠及到临近地区。
同时,在几个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农业前景也发生了变化。农业从提供食品的单一目标转变为提供食品和能源来源的双重作用。这一切发生在农业部门面临气候变化、动物和农作物传染病发生及水短缺不断加剧威胁的关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亚行东南亚局的处长马立克(Urooj Malik)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必须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繁荣,也更加具有社会公平性的部门,让所有贫困人口享受到新农业带来的好处。”
这些变化意味着该次区域中的农业部门存在着新机会,但各国也面临一系列新的、要解决的问题。如对国家和次区域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从食品向生物能源作物转变过程中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新的动物和农作物传染病风险加剧,特别是最近禽流感在该次区域某些国家爆发。要应对这些问题,各国不但要提高科技能力,还要提高制定新政策、新规定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能力。
在过去几年里,针对该次区域农业部长的咨询顾问机构“农业工作组”协调各类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发起了核心农业支持计划,旨在加快该次区域各国间的农业合作。这些利益相关方不但包括政府机构,还包括捐资机构、国际和地区研发组织、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团体。
这次合作的农业项目集中于跨国界问题,旨在推动该次区域内农业领域的跨国界贸易及投资,并且致力于食品安全和减贫,以及确保环境保护和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项目包括:应用生物安全和生物技术领域先进的农业科技;在生物燃料和农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策和投资合作;建立与农业相关的危机紧急响应机制。
此次农业部长会议将以今天召开的六国高级农业官员会议为先导,并将最终确定农业与核心农业支持项目次区域合作战略框架,供部长讨论。
农业开发伙伴——捐资机构以及区域和国际研发机构——也于今天会晤,共同探讨由亚行支持的该项目的资金需求。(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