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6日电 中国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在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贸易顺差还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大额贸易顺差也给中国带来新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增长较快,特别是2006年,顺差总额达到1775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加755亿美元,增长74%。牟新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这种特殊的贸易结构,是中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顺差的主要因素。
牟新生指出,近年来,中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推动中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中国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出口逆差278亿美元,一般贸易顺差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全部贸易顺差总额,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对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吸引力。2006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这些资金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中。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其出口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态势。这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顺差高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牟新生还提到,这两年中国贸易顺差高速增长,还与以下几个短期因素有关:
一是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去年,钢材、服装等产品集中突击出口的现象就比较明显。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比如,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中国出口价格总体上升4.2%,而进口价格总体仅上升3%。另外,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实行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封锁,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所急需的技术及其设备进口不足,也是造成大额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上判断贸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贸易顺(逆)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的为基本正常,这个“10%”也可称为贸易失衡“警戒线”。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0.1%,刚刚触及“警戒线”。而当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德国,从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间,对外贸易均为顺差,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达12.7%。因此可以说,中国目前存在的贸易顺差还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牟新生也指出,大额贸易顺差也给中国带来新的问题。如: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外汇管理面临更加放开的国际压力;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既积极、又稳妥的办法,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牟新生认为,解决贸易顺差这个问题,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
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第三,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此外,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作一些具体的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