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同比增8.3%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来自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消息,“十一五”开局之年,尽管广东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救灾复产,想方设法减少农民损失,并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广东省经济保持稳中趋快态势,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农村投资提速,农民收入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79.8元,突破5000元大关,比上年增加389.3元,增长8.3%,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一、2006年广东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效果好,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06.2元,比上年增加343.8元,增长13.4%。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264.6元,增加36.6元,增长16.0%;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952.3元,增加168.2元,增长21.5%;外出从业收入1689.2元,增加139.0元,增长9.0%。工资性收入增长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8.3%,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54.6%增加到57.2%,上升2.6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广东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继续增加,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7.6%,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外出人员人均外出时间为9.7个月,比上年增加0.1个月;在本乡地域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分别增长11.1%和4.2%。此外,近年来珠三角劳动力的相对短缺也促使企业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以外出从业工资为例,2006年广东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月均工资比上年增长6.1%。

(二)集体经济好转和家庭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20.9元,比上年增加53.6元,增长32.1%。其中: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84.1元,增长37.9%;租金收入97.2元,增长28.3%;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14.8元,增长32.6%。财产性收入增长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3.8%,占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6%增加到4.3%,上升0.7个百分点。

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随着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状况逐年好转,村民的分红增加;由于土地的升值,以土地入股的行政村发放给村民的股息、红利也随之增加;租金收入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租用房屋或租用农民土地经营的人数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房价上涨导致房租价格上涨。

(三)支农政策效果显现,转移性收入增加。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59.1元,比上年增加30.3元,增长13.2%。其中:救济金、抚恤金、救灾款及各类补贴共计10.7元,增长1.1倍;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35.2元,增长45.5%;报销医疗费收入8.2元,增长73.0%。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8%,转移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4.9%上升到5.1%,上升了0.2个百分点。

转移性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一是由于2006年广东加大了救灾复产的财政投入和支农力度,受灾户和困难户得到的救助增加;二是各地积极贯彻《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指导意见》,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到养老保险的范畴,农村居民养老金收入明显增加;三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扩大和医疗保障标准提高,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收入增加。

(四)自然灾害影响和出售牧、渔业产品价格下降,家庭经营纯收入继续减少。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693.6元,比上年减少38.3元,下降2.2%。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1282.3元,减少33.1元,下降2.5%。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纯收入877.1元,增长0.6%;牧业纯收入235.0元,下降了7.0%;渔业纯收入145.4元,下降12.1%。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纯收入56.2元,减少12.0元,下降17.6%。人均家庭经营第三产业纯收入355.1元,增加6.8元,增长2.0%。

家庭经营纯收入继续减少的主要原因:2006年广东遭受了连续台风袭击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农业生产受到较大损失,尽管全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小幅上涨2.6%(其中,种植业产品上涨6.1%,牧业和渔业产品则分别下降0.8%和1.3%),但同时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了2.6%,加上粮食减产等因素,家庭经营纯收入继续减少,其中以牧业和渔业收入减少影响最为明显。

(五)农村市场日趋活跃,货币收入比重继续提高。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农业生产的商品率继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商品交换日趋活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4587.9元,比上年增加394.7元,增长9.4%。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90.3%,上升0.9个百分点。实物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则相应由10.6%下降到9.7%。

二、影响2006年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问题

2006年,广东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很多的矛盾和问题的制约,自然灾害、疫情、粮食减产、牧渔业产品价格下降等,农业生产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影响因素主要有:

1.自然灾害。2006年广东部分地区连续遭受了台风、暴雨、山洪等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据8月份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住户及人口受灾,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减少和生产支出增加。据推算,连续几次的强台风和特大洪涝灾害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减少90元,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特别是渔业生产资料的重复投入,直接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减少3.3个百分点,其中对种植业和渔业的收入影响尤其明显。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而目前农业投保和农民个人贷款又存在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特别是一些受灾种养大户的生产。

2.疫情和食品安全。疫情和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和销路,进而影响相关农户的收入。从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疫情、猪高热病以及瘦肉精事件、含孔雀石绿的多宝鱼、有毒桂花鱼、含甲醛的九肚鱼等事件,使居民对食品的安全问题十分担忧,同时也影响了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尤其在事情发生及过后的一段时期,农产品的价格都非常低迷,严重影响了相关种养户的出售收入。

3.农业生产资料。2006年农业生产资料同比上涨2.6%,其中饲料上涨0.4%,化肥涨1.5%,农药涨3.3%,种子涨4.3%,农用薄膜涨6.0%。目前农资市场仍存在劣质化肥和农药,加上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化肥和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劣质农资和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导致的农资用量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也抵减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

4.人口与劳动力。一方面,广东农村居民户均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高于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等省份,劳动力赡养系数相对较高。2006年广东农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数由上年的1.55人下降为1.53人,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省份(2005年农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数全国平均水平为1.46人,浙江1.38人、江苏1.37人、山东1.37人、福建1.46人)。另一方面,虽然广东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在逐年提高,但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06年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6.8%,虽然比福建(14.7%)、浙江(16.2%)略高,但低于山东(20.2%)和江苏(17.0%)。农村劳动力赡养系数较高和较低的文化水平也是制约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建议

1.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税费改革以来,村集体掌握的资金比以往更少了,不少农田水利设施因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加上近年台风、洪水不断,不少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遭受了损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对损坏的农田水利设施要尽快恢复其给水、排水功能;同时,继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设施,增强农田或鱼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2.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近年来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资价格逐年上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建议一是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增加生产资料供给量,同时提高国产农资产品的质量,形成与进口产品的竞争态势,降低农资价格;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管理,加强对生产资料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的管理和监督,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行为;三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

3.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广东在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培训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劳动力由于培训时间比较短,对培训内容掌握得不太熟练,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返回农业。对此,建议在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数量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培训的投入,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劳动力培训的质量,保证参加培训的劳动力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劳动技能。既能够满足工厂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增加劳动工资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农村劳动力轻易返回农业。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2006年广东农民收入突破5000元 增速创九年来新高
2006年广东工业利润增长24.8% 行业间差异明显
广东去年生产总值达二万五千多亿元 增长一成四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