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财政部拟将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率降至1.1%左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2006年财政收入创历史纪录的同时,财政部有意将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率下降为1.1%左右。

这是继2005年和2006年财政部逐步收缩中央财政赤字后的再一次压缩。不过为了保持投资力度,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也随之增加,并强调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

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上,发生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就是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按照国际惯例,3%是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

中央政府拟控制财政赤字肇始于2004年的全国“两会”。当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财政赤字规模不再扩大的思路:“为了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总的考虑是,经过几年努力,在现有财政赤字规模不扩大的情况下,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逐步增加到一定规模,同时逐步减少发行建设国债。”

从2005年开始执行的稳健财政政策,使财政赤字规模逐年缩小:2005年安排了财政赤字3000亿元,比2004年减少了198亿元;2006年则安排了2950亿元,比上年度减少50亿元。尽管调整幅度并不大,但是逐年减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继续下调财政赤字率是稳健财政政策的一个必然导向。他同时认为,由于公共财政又需要一部分赤字来确保支出,赤字规模也不可能出现大幅度减少。

有财政专家透露,目前从2006年的实际收支上看,财政赤字并没有达到2950亿元,因为中央财政收入在去年大幅增加,并在下半年开始收紧支出。“这样,在2007年的预算中,安排的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就会有进一步减少,减少的规模也就会比前两年要大一些,可能有200亿~300亿元。”

此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可能达到3.9万亿元左右。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在会上提出了要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并强调了“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增收节支”十六字的总体要求。

“有如此高幅度超收的财政收入,也能保证财政赤字的规模压缩。这也说明财政政策转型的力度在加大,财政政策更加稳健。”杨志勇分析。同时,他认为这个压缩规模也是结合了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而做出的决定,“毕竟赤字是可以助长货币流动性的。

此外,今年国债规模也将逐步减少,但按照财政政策中“有保有压”的原则,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将会相应增加。

“现在看来,这部分投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并不仅仅表现在数字上增加这个变化,更重要的是政府支出结构和方向的变化。”杨志勇认为,按照公共财政的思路,将增加向公共领域的薄弱环节支出。(作者:丁矛)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明年宏观调控取向已经明确 财政赤字将继续略减
金人庆表示:明年我国将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