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卫留成书记在海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如何突出“特”字,努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是海南改革发展新阶段的重大课题。把这个课题做深、做透,海南就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一、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突出“特”字,首要的是充分估计改革开放在海南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本着务实的态度,我们需要对以下3个问题作出基本判断。
1.究竟是经济总量不足还是改革开放滞后是海南目前的根本性问题?2006年,海南的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应当说,这是海南经济跨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但与全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海南的经济总量仍然太小,尽快增加经济总量,是未来几年海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尽快地提高经济总量?前些年经济总量增幅不尽人意的根本性原因何在?从实践来看,未能突出“特”字导致的改革开放相对滞后,是“根本性”原因之一。把这个“根本性问题”解决好,海南经济总量的增长就有可能步入快车道。
2.海南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全国处于怎样的位置?应当说,这些年海南某些领域的改革还是有所进展的。总体来说,尚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有的改革长期未能取得重要进展。一些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海南的市场化进程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有些方面的情况处在全国更为偏后的位置。例如,在全部企业中,私营企业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61%,海南仅为41%。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海南在改革开放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3.改革开放对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的重大作用何在?怎样全面理解“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形成有特色的经济结构,关键在于要全面突出“特”字:第一,经济的开放度;第二,民营经济的发展程度;第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比重;第四,独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第五,生态环境的基本优势。我认为,至少是以上5个方面的结合,才能构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实践说明,加快改革开放进程是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的基本动力。海南一、二、三产业的初步发展,海南所有制结构的现状,海南良好生态环境的形成,都同改革开放直接相关。只有很好地突出海南体制机制的“特”字,才能加快构建既有独特优势,又有竞争力的经济结构。
二、出路在于开放,突出“特”字,关键是扩大开放要有新举措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作为经济特区,海南如何从实际出发扩大开放,需要重点研究以下3个问题。
1.岛屿经济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开放度。海南建省办特区19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进展,重要的是实行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方针。同样,经济发展同沿海发达地区差距逐步地拉大,也主要在于经济开放度的差距。例如,海南同广东相比,经济开放度的差距很大,并且近些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看,1995年,海南为广东的10.4%,可是10年后的2005年这个比例下降到5.7%[2];再从外贸依存度来看,2004年海南为35.7%,2005年下降到23.3%。从绝对数来看,2005年海南的进出口总额仅为广东的0.6%[3]。这些年的实践说明,什么时候开放有突破,经济发展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海南作为岛屿型的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度不仅是引进外来投资的前提,也是吸引国内投资的关键。经济开放度不仅是提高外贸依存度的决定性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国内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没有“特”的改革开放政策,就难以形成对国内投资者的吸引力。设想,如果没有经济的高度开放,海南经济的自然优势又怎么可能会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由此又如何能引进国内消费需求?如何能够明显提高国内市场份额?从这样一个基本分析出发,应当自觉地把扩大开放、提高经济的开放度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在我国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海南仍然能够在扩大开放方面有所作为。过去的十几年,海南确实错过实行大开放的一些重要机遇。当前,在我国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南在扩大开放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第一,作为经济特区的某些开放政策应当在进一步完善中充分发挥作用。如,全面实行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政策。第二,海南是我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桥梁,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中能够扮演独特的角色。当前,海南应当积极参与环北部湾的区域合作,并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加快推进南海油气资源合作开发进程是一个大趋势。为此,海南要尽快成为我国挺进南海、进行油气综合开发的后方基地,并争取把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一些重大项目落户海南。
3.抓住新的机遇,努力实现扩大开放的重要突破。一是尽快把洋浦建成新型的保税工业港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步骤之一,也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洋浦经济开发区正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机遇,要尽快使洋浦成为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保税工业港区。即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范围内,以油气综合开发为重点,以实行自由港区的政策和发展模式为目标,把洋浦建成现代化油气综合开发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工业港区。实现邓小平当年的战略设想。
二是要把明显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化水平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旅游业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海南应当充分利用作为经济特区的某些优势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抓住我国加入WTO和航权开放带来的重要机遇,适时地实行旅游业的全面开放,建设国际旅游岛。
三是主动争取在琼台农业合作方面有新的作为。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琼台农业合作虽然有所进展,但与福建等省相比差距逐步拉大。由于台湾与海南均为岛屿经济,琼台农业合作的重点是加快推进两岛农业的合作与开发。台湾可以借助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已有的良好基础及其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海南可以借助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资金,以合作求发展。对海南而言,海南将发展成为我国热带高效农业的生产基地和热带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基地。对台湾而言,台商在海南生产的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可以返销台湾,使海南成为台湾农产品进口替代基地;也可以直接进入大陆市场和国际市场,成为台湾农产品出口替代基地。这对两岛农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体制机制更具根本性,突出“特”字,重要的在于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需要深入研究海南特区的综合改革能否有所作为,对全国改革的作用何在等重大问题。
1.我国的改革攻坚进入新阶段,经济特区的改革试验仍然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新阶段,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深刻。在这个背景下,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推进新阶段我国改革进程仍然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海南在建省办特区之初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经验,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天,着眼于海南的现实需求,把政府转型作为改革攻坚的重点,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并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海南就有可能在改革新阶段有所作为,为全国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2.大胆实践建设有海南特色的体制机制。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道路。海南是一个农村占大头的经济特区,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全岛范围内资源的统一整合,统一规划、统一土地开发、统一基础设施建设,海南就能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实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创新,既有可能性,又有现实性。环境保护既有经济方面的问题,又有社会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安排问题。体制机制建设对于海南建设生态省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项目的进入,海南环境的风险因素将会加大。由此,建议把生态省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以使海南成为我国第一个环保特区。所谓环保特区,是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通常是指一个水循环流域或者一个岛屿地区),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并运用世界上先进的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采用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建设环保特区,是海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对海南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全国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做有益探索。
三是创新各类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海南在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同时,应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大大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拓宽民营经济的投资渠道,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采取若干措施,欢迎建省之初在海南起步和发展的一批民营企业回到海南投资发展。
3.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的立法权,推进海南的改革开放进程。充分行使全国人大授予海南的特别立法权,并从基本省情出发,加强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的立法进程。当前,要围绕扩大开放填补重大立法空白,对产业开放和外商投资企业法规条例中不完善的地方应及时修订,使各项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地配套完善,依法保护中外投资企业和职工的正当权益,并依法加强对外资的引导和监管。通过完善法规,使产业开放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有法可依,使中外投资者各方面的权利、责任都有严明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要加快公共服务、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创新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研究邓小平创办海南经济特区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突出“特”字,以改革开放的新突破,带动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做好海南好好发展起来这项“很了不起”的事业。 (迟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