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风土人情概况

2013年06月13日17:1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江苏风土人情概况

自然地理

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高宝湖、高邮湖、邵伯湖、骆马湖、微山湖等大小湖泊290多个,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个。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低山丘陵面积占14%,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北部。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江苏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16℃,多年平均降雨量1002.7毫米。

自然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7032万亩,占全国的3.85%,人均占有耕地0.91亩。沿海滩涂1031万亩,占全国的1/4,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种植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蔬菜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蚕桑闻名全国,名茶有“碧螺春”等。

水资源: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滨江临海,河湖众多,水系复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给江苏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江苏省多年平均径流深259.8毫米,地表水资源量264.9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320.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本省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67种,其中铌钽矿、含钾砂页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生物资源:本省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沿海地区还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尚有可利用和开发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600多种。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吕四、海州湾、长江口、大沙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面有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836万亩。有淡水鱼类140余种,是全国河蟹、鳗鱼苗的主要产地。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太湖三白”的白鱼、银鱼、白虾,都是水中珍品。

行政区划

江苏现有13个省辖市,下辖100个县(市、区),其中22个县、23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932个乡镇、349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15656个村委会、5947个居委会。

1996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对省辖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规模调整。1996年,扬泰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宿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2000年以来,全省调整了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其中,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对扬州市行政区划进一步进行调整,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撤销扬州市维扬区。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苏州市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撤销了吴江市,设立吴江区;泰州市撤销了姜堰市,设立姜堰区。2013年2月,南京市撤销秦淮区与白下区,合并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与下关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撤销高淳县、溧水县,分别设立高淳区、溧水区。

1998年以来,全省对布局不尽合理和规模偏小的乡镇、村进行了撤并。至2011年底,共撤并乡镇1018个,撤并率51%,其中2011年撤并乡镇19个。2012年我省围绕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撤并2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新设立10个街道办事处。如今全省乡镇平均规模为87.79平方公里,人口6.06万人,分别是1998年底的1.7倍和1.9倍,乡镇规模和人口数量更加合理,对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政区沿革

江苏正式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人口结构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已突破7900万,达到79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截至201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89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59‰,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98‰,下降0.10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61‰,下降0.24个千分点。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77094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率为0.56%。

全省常住人口中,家庭户24393386户,家庭户人口为7168009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3人减少0.29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8下降为101.54。

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0681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69779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41750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0168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17人上升为1081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39人上升为161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372人上升为3867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881人下降为24176人。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9953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8203人,文盲率由6.31%下降为3.81%,下降2.50个百分点。

风景名胜

江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是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龙盘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称的苏州,“淮左名都”的扬州及镇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使江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占其总数1/10以上。文化古迹也比较丰富,南京的“石头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汉代兵马俑、刘邦“大风歌碑”,常州的“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苏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称代表,更有与长城齐名的古运河。

江苏丘阜散布,水网密布,素称“水乡泽国”,多有名山秀水,如钟山、云台山、惠山、金山、太湖、玄武湖等,这为构筑园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故名园荟萃,形成诸多风景园林名城,苏州、扬州、镇江等皆以此名闻世界。

民风民俗

吴韵汉风只是形象表达江苏文化的一种说法,并不能囊括江苏之美。江苏南北差异明显,风情与韵味各异,各地民风民俗众多。

传统的婚礼中,常将花生、枣子、栗子、石榴、桂圆等作为新房的陈设果品,取其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之意。到了正月新年,传统的灯会就开始了。少则十天,多则一月。数十万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云集,流光溢彩,汇成灯的海洋。市民扎花灯,自娱自乐,游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在南京高淳地区,“跳五猖”是一年中祠山庙祭中最重要的大事,远古的老街上,古老的民俗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周庄的摇快船,经过悠悠数百年的沿袭,已成为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娱乐活动,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

在特定的日子里,各地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有赏花的、有尝鲜的、有登高的、有下海的、有赶庙会的,还有弄船赛舟的……在平凡的日子里享受生活、体验幸福。

名优特产

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产众多,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因其历史悠久,做工精细,用料讲究,古时作为入宫贡品。宿迁“黄狗猪头肉”,相传还是乾隆皇帝所赐的名字,因其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烂而不糜、味纯而嫩等特点,备受人们喜爱。泰州“三麻”、南京板鸭、连云港的玻璃工艺制品、苏州的碧螺春茶……丰富多彩的地方特产散发着浓郁的江苏风情。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对照本省制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1年,全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604.3亿元,增长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4.8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5023.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5.7亿元,增长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49元,比上年增加8809元。财政总收入14129.6亿元,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9亿元,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1亿元,增长17.5%,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拉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99.4亿元,增长21.5%。进出口总额5397.6亿美元,增长15.9%。其中,出口3126.2亿美元,增长15.6%,进口2271.4亿美元,增长 16.3%。全年累计实现外贸顺差854.9亿美元,增长13.8%。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