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文人向来有谈吃的传统,但莼鲈之思未免过于风雅。对每个普通人来说,即使他从小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总是难以忘掉那个味道。饮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居住在广州再久的北方人总要隔几天吃顿饺子,南方人少有能习惯北方的大葱,四川人把吃辣的习惯带到全国,而对在外地的广东人来说,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炖汤了。
饮食是流动中国的主要文化记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流行则是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舌尖是个人的,中国则是共同的。北方人在片中不仅看到熟悉的小麦,还看到广东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广西的米粉;南方人不仅看到常吃的稻米,还看到陕西的糜子,山西的哨子面,兰州的拉面……如果说这是典型的国家主义视角,那么打动人心的根本更在于藏在宏大叙事下的现代纪录片理念,那就是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一个族群的饮食经历与庞杂沉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个人在这部大型纪录片中不是模糊的,他们清晰地成为镜头前的饮食中国的主角。他们多数是普通人,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美女私房菜,影片没有把他们当作只是做饮食技术表演的群众演员,而是同时展现了他们的生存、情感和命运。正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超常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
这正是导演陈晓卿的高明之处,也是他的用心之处。他主体上仍然遵从了央视惯用的国家主义叙事手法,但在细节处理上突出个人、家庭。没有主线的国家主义叙事策略,就没有文化共同体的身份回归;如果没有那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人物,也不能让观众与自己的个人记忆产生共鸣。二者缺一不可,而在饮食这个题材上,这样的策略让片子达到了最佳效果,再辅以央视的技术储备和资金投入,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不成功也难。
我在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味腺虽然经常骚动,但泪腺的活动频率显然更高。看片子的时候,看到家乡的清蒸狮子头,看到扬州的大煮干丝,简直不能忍受。食欲与怀乡病诡异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很难分清楚怀念的究竟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味道里的家乡味儿。今天的中国人比较幸运,不仅人在大流动,饮食也在大流动。在江苏的一个小县城里,竟然满大街都是川菜馆,在大城市,更是各地菜馆应有尽有。流动的中国人尝到了各地的食物,又去到哪里都还能吃到家乡的东西,如果没有地沟油这些煞风景的东西,倒真不错。
舌尖上的中国,说得雅致,其实不过是说饮食里的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热闹、好客、喜欢扎堆儿,都离不开吃这个来串连,传统的家庭伦理和乡土文化也需要吃来做粘合剂。没有年夜饭怎么能团圆呢?没有饺子,没有汤圆,没有煎饼卷大葱,饭桌上哪有说头呢?这吃中的意味多了。写吃的和以写吃出名的人也不少,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得很有味道,但在描写饮食之外主要写的是个人的记忆和趣味。《舌尖上的中国》则区别于传统的文人写法,以现代纪录片的理念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书写带来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