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新网洛阳4月11日电(汤荔) “百姓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评价特色文化城市发展的标准”,4月11日,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在河南洛阳召开的特色文化城市发展论坛做上述表述。
熊澄宇表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宣传文化,到文化软实力,再到文化强国的过程,这是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的一个深入的过程,文化是物质的符号,是可以系统化,可以量化的。
据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而如何把无形的文化变成有形的产业,把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的突破口,成为近年来许多城市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论坛致辞时指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这必将对我国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如何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把无形的资源转化成生产力,熊澄宇指出,找出原创的目标,寻找城市文化的差异、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这是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的根本。
熊澄宇说,评价一个城市是否称得上是特色文化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其次要看这个城市的生产方式,文化不能离开生产建设空谈;最后要看这个城市的社会形态的建构,现在进行的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就是要创造一种新社会形态。
“总之百姓的幸福感就是评价特色文化城市发展的标准”,熊澄宇表示,一个城市如果能使没有到过的人心向往之,到过的人留恋忘返,城市里的居民安居乐业,这才是我们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最终目的。
作为洛阳第三十届牡丹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特色文化城市发展论坛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河南省文化厅、洛阳市政府联合主办,其目的就是研讨特色文化城市发展理论、交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经验、推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与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