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危机:“代工模式”岂能取代创意?

2011年10月13日14: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代工模式 文化产业 文化选择 入侵 文化空间 文化领域 文化需求 城市之间 美国偶像

“代工模式”岂能取代创意

——文化产业走到分叉路口引出的思考

有学者指出:文化代工现象的“入侵”,显现出的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繁荣表面之下的危机。这种危机,一方面体现在对本土消费者口味的影响上——文化代工与制造领域的另一大区别是,文化代工产品并不销往海外,而是直接在本土寻找市场,长此以往很可能影响一代人的文化选择,导致本土文化失去属于自己的土壤;另一方面,只有创意才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才具有向外辐射的能量,若没有创意只有产品,很难在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化创意产业也有“来料加工”?日前在同济大学举行的“上海文化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研讨会上,这个话题成为与会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不少专家学者指出,不能让苹果模式在文化产业重演,在文化产业领域,光有“中国制造”是远远不够的。

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代工模式”正取代创意,在文化产业日渐弥漫——许多业内人士对此都有同感。不过,和制造业不同,文化领域的“来料加工”并不那么显而易见,因为文化产业既包括有形的剧场、影院等场所,也包括无形的电视、报刊、书籍、网络等内容;而文化代工,更多地出现在内容方面。尽管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说,这种代工和苹果模式并没有区别,因为都没有自己的创意。

就拿出版界来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张宏就表示,外语出版是都市文化空间的一个构件,然而在当下的上海,却存在明显的“两多一少”:教辅类外语书籍多,引进的翻译作品多,真正原创的用外语写作和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少——换句话说,将外国书籍汉化后出版,成为当前外语出版的主力军,实际上,这就是在为外国文化做代工。

同样被“代工模式”占领的还有网络。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教授张生注意到一个现象: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正向着网络不断拓展;而近年来,无论是微博还是社交网络,在国内风生水起的网络模式,几乎都是国外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网等现成模式的汉化版。事实上,这种本地化的复制在文化领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在电视界普遍可见的照抄之风——有业内人士做过统计,近年来观众看到的各个电视频道里难以尽数的综艺节目,九成以上都能在海外找到原型,比如选秀节目的母版是美国的《美国偶像》,冲关节目的灵感来自美国的《城市之间》,《名声大震》是英国《只有我们俩》的中国版,《我爱记歌词》借鉴了美国的《合唱小蜜蜂》,《我们约会吧》则是向英国的《带我走吧》购得的引进版权……

在有关部门的预计中,到2015年,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12%,无疑,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张生等专家学者提醒说,不能忽略制造GDP的方式,代工现象的“入侵”,显现出的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繁荣表面之下的危机。这种危机,一方面体现在对本土消费者口味的影响上——文化代工与制造领域的另一大区别是,文化代工产品并不销往海外,而是直接在本土寻找市场,长此以往很可能影响一代人的文化选择,导致本土文化失去属于自己的土壤;另一方面,只有创意才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才具有向外辐射的能量,若没有创意只有产品,很难在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 邵岭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