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频出"火爆秀" 有嘈杂围观缺乏理性解读

2011年07月25日11:1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 围观 情绪 信息量 对话节目 访谈节目 气势 悲情 传统媒体 当事人

“很多新闻访谈和对话节目,当事人双方一亮相就莫名火大,主持人、点评嘉宾火更大,一个个口才都很好,不需要热身就开始多方辩论。看上去火爆好看,最终却没有太多的信息量,甚至说不清究竟是非在哪里。”新闻评论和访谈节目时常上演的“火爆秀”,让电视新闻评论充满了微博围观式的娱乐感。有人说,呈现观点碰撞的微博式电视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出路;也有人说,娱乐化是一个大陷阱,最终将逼死新闻节目。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和文化学者以“东方直播室”为样本,在沪召开新闻评论和对话节目研讨会。在“东方直播室”成为同时段收视率冠军之后,克隆的对话和评论节目,却多以微博式大信息量和观点尖锐交锋为卖点。学者表示,重解读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呈现价值观和利益冲突时,需要热烈交锋更需冷静思考。电视新闻不能仅供围观,毕竟发牢骚简单,难的是给出思考的方向,或者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电视新闻也学微博围观

“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合理吗”;“高速公路拦车救狗,该不该”;“业委会维权有多难”。这些在网络上被热议的选题,都走进了今年上海电视东方直播室的演播室,成为当事人、嘉宾讨论的话题。像最近的“听证会最牛群众演员”等网络话题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访谈节目的重要“消息源”。而网络强调的“质疑”、“信息量”、“观点交锋”,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网络话题时采用的风格。

“有人说‘有网络气息’是对一份报纸的表扬。而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访谈对话,也有了‘微博气息’。”媒体人陈朝华表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信息优势,已经被互联网消解。解读信息,从信息中发掘价值,“从新闻中制造新闻”获得再次传播的机会,已经成为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共识。不过,发掘新闻事件价值最直接的评论和对话节目,却在收视率竞争中成为微博围观的翻版。

为增加视听效果,有的节目选择“情绪亢奋”的嘉宾,甚至让主持人标榜“愤怒风格”,有的节目则配以煽情的音乐。新闻访谈节目的演播室,很多时候更像一个晒“火爆”的秀场。一档讲述打工者的新闻访谈节目,就在新闻当事人讲述打工经历时,配上了“悲凉”的音乐,将质疑的情绪直接打压,并转成“悲情”。而在另一档节目中,就因为照片中一位老人在街头卖菜,她的子女就被“观众代表”斥为“不孝”,而实际上老人卖菜只是因为“好这口”,人家家和子孝。

“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价值观和利益诉求需要对话,也需要辩论,但是电视访谈和对话节目,不能演化为内容大于形式的辩论赛。”网络媒体人刘春表示,很多电视新闻在解读时,并不看谁的观点有道理,而是看谁的“情绪”、“气势”能压倒对方。这种情绪集体化的翻版微博围观,往往会曲解新闻价值,甚至出现反效果。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