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如何应对“商业爱国主义”
“商业爱国主义”的声音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包括美国,陈永苗认为,要减少它的负面影响,关键是多元化与开放言路,当更多的声音出现时,就能有效避免媒体被一种声音所利用,给整体带来伤害。
“赵半狄之所以高调抵制《功夫熊猫2》,大谈文化侵略,其实是巧妙地在利用我们大环境的缺陷。”陈永苗表示,因为中国市场主要资源过度集中,个人通过造势有可能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从而对最终决策造成影响。
在许多普通观众看来,赵半狄的抵制是荒唐可笑的,他们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决定,因为他的理论没有说服力,然而,当赵半狄的声音足够大时,作为一种意见,主管部门可能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甚至有可能采取某种措施,而最终结果却是赵半狄获得了成功。
这说明,一旦市场的关键要素被扭曲,则“商业爱国主义”很可能成为商业竞争的捷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鼓励了它,而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虽然也有类似的声音,但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作用。
爱国不能否定普遍公正
“‘商业爱国主义’是一种邪恶的民族主义,甚至比其他的伪民族主义更邪恶,一旦被它捆绑,人们就会失去反思的能力。《功夫熊猫》好不好,观众自身有判断力,反对是没用的,可一旦加上爱国的帽子,则公众的判断就很可能被扭曲。”陈永苗表示。
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一种高尚而美好的情感,应该发扬光大,但不能盲目,我们应该爱一个国家优良的东西,而不是爱它落后与丑陋的东西,我们应该对它有自信,而不是自卑。对于现代国家而言,爱国主义是凝聚精英与民众的纽带,起着“政治宗教”的作用,因此它与法律、制度等融化为一体,对现代国家来说,爱国一般指的是爱法律、爱制度,如果在这些方面找不到立足点,便会转向文化、经济领域。
陈永苗认为,爱国主义本身是好的,但被孔庆东、赵半狄等人扭曲了,他们抬出的是利字当头的“商业爱国主义”,而不是尊重法律与制度,把爱商业利益和爱其他坏的东西当成爱国,既无法增加人民的福祉,又与普遍公正背道而驰,这等于是把爱国主义当成了流氓的庇护所。
文化侵略要有证据
近年来,“文化侵略”成了一个热词,因为它定义模糊、内涵宽泛,面对外来文化,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可以给它套上这样的罪名。即使人家主观上没有“侵略”的意图,但只要我们觉得被“侵略”了,那么你就是“侵略”者。不需证据,不需逻辑,只要主观认定,则遑论公理。
但问题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文化侵略,真的存在吗?
陈永苗认为,有没有文化侵略,要看有没有国家利益层面的考虑,但现实是《功夫熊猫》只是一部娱乐片,既没有消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没反对任何政治层面美好的东西,更没有威胁国家安全,对我们的政治信仰也没有任何侵犯,这算什么文化侵略呢?从某种程度上看,影片不仅推崇中国元素,而且非常认可与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说它是文化侵略,实在牵强。
“赵半狄他们未必真的相信《功夫熊猫》是文化侵略,而是要用这些说法来逼迫普通人下注,形成舆论压力,进而影响公共决策。这些行为对人们的生活娱乐构成了一种威胁,他们不是正当竞争,拿出更好的东西来,而是释放噪音来干扰大家欣赏。”陈永苗说。
“精英”撒娇为争垄断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无聊的“熊猫大战”中,绝大多数观众持鄙夷的态度,在网上,有网友甚至这样留言:为响应赵半狄的号召,昨天特意带全家去看了《功夫熊猫2》……
普通人的判断力尚能做到不失分寸,可为什么这么多专家、教授、“艺术家”却如此失态呢?是因为狭隘,还是因为神经过敏?
陈永苗表示,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利益之争。清末时,真正反对舶来科技、文化与学术的都是乡绅,而普通的知识分子及了解真相的民众反而比较宽容,愿意去学习。为什么乡绅反对?因为他们长期垄断着乡村社会的精神领导权,一旦失去了这个权力,他们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其实这些乡绅对传统文化掌握很肤浅,传统文化的兴亡与他们也没什么关系,但为一己私利,他们便紧紧抱住传统的大腿,宁可拖累整个民族的进步。
“乡绅们要求的是垄断权,即伤害普通百姓的特权。”陈永苗表示,所谓的少数“精英”热心“熊猫大战”,而不是通过公平竞争来展现本土文化的力量,其实正是这种心态在作怪。“总之,别人不能搞,只有我才能搞,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代表中国文化。其实,这是对真正中国文化和中国观众的伤害。”(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