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孩子‘六一’去看大自然,不看《功夫熊猫2》。”一部普普通通的动画片,却突然引发口水大战,在一个意想不到的题材中,“商业爱国主义”找到了自己的讲台。
赵半狄、孔庆东、孙立军……他们要么是“艺术家”,要么是高校教师,然而,在他们的“抵制”声中,理性如此薄弱,情绪如此充足,表面上,他们在反对看别人的“熊猫”,认为它是文化侵略,内里却是在用隐蔽的方式对公众撒娇,潜台词无非是:看我吧,我才是真“熊猫”……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长期模糊了一个概念,即什么是文化侵略?认定别人文化侵略是否需要有客观标准?否则,难免走入捕风捉影、无限上纲的误区,最终在“越极端越正确”的偏执下,以提防文化侵略的名义而屏蔽了文明。然而,在全球化时代,主动与人类文明的潮流相隔绝,无异于新的闭关锁国,这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商业爱国主义不是爱国主义,是害国主义。”学者陈永苗表示。
商人们为何如此敏感
“为什么说商业爱国主义不是爱国主义?因为它是以爱国为号召,维护的却是自己的商业利益。”陈永苗说。
众所周知,号召爱国主义的前提是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国家利益中确实包含商业利益,但那指的是整体的商业利益,而非局部的商业利益。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两者界限分明,范畴不同,一个从属于政治领域,一个从属于经济领域,不应混淆。
然而,一些商家发现爱国主义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于是,便将一己利益打扮成国家利益,从中投机,利用人们的爱国热情来为自身服务。
在陈永苗记忆中,商业爱国主义源于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某些企业因产品质量差、管理落后,无力应对挑战,便以保护民族产业为借口,向国家要政策、要资源。因为它们既往的商业利益主要是靠政策来保护的,一旦失去了保护伞,它们不是深入地去改变自己,反而是在要特权的借口上花样翻新,就这样,它们一夜之间就都成了爱国者,商家谈爱国成了时尚。
“其实,这些行业大多与国家安全无关,但它们都拿国家安全说事。”陈永苗说。
抵制声为何越来越大
“商业爱国主义”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初期是少数垄断集团利用学者,将其打扮成学术理论,骗取了主流话语权,当时并未引起公众的注意。以后是更多的企业利用其媒体优势,面向公众宣传,比如蒙牛公司就曾以保护民族产业为名,来抵消其产品的负面影响,但并没得到大家的认同,这些声音主要面向行业管理、监管部门,依然以要政策、要资源为主。如今,赵半狄等则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面向公众进行宣传,试图通过左右公众判断,形成轰动效应,进而对决策产生影响。
陈永苗表示,从“商业爱国主义”发展的历程看,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直接,从当初少数企业要政策,到如今开始主动干预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商业爱国主义”之所以令人警觉,在于它贴着理性、科学的包装,但实际上却是用情感代替分析,它只给结论,不给推理过程,故意混淆概念,强调自己绝对正确。表面上,它提倡理性,但实际上却否定理性所必须的审慎、严谨、中立的原则,除了口号和立场之外,营养甚少,很少有符合逻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