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淡化节日变成假日 传统与现代如何对接

2011年01月31日11: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现代 节日文化 文化自觉 文化创新 文化内涵 文化积淀 文化传承 传统与现代 文化认同 调查报告

寻求“传统”和“现代”的对接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如何拯救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让它们在新时代重现活力,是近年来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可围绕节日的深刻内涵组织适应现代社会的集体活动,从而加深人们对节日的认识。“七夕远不止于所谓的‘中国情人节’的狭隘理解,它是妇女乞求聪慧和巧艺的节日,妇联可以组织女性参加学科学、学技能、学巧艺等活动。”他说,“又如清明节,除了祭扫以外,学校、单位、社区可组织包含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元素在内的踏青活动。”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强调了开发节日产品、发展节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他认为,除了节日食品、饰物、礼物、服装、玩具、贺节晚会、贺岁电影之外,节日旅游、节日书刊、节日动漫、节日休闲、节日体育等都能构成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他说:“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可以并行不悖,不一定构成前者对后者的破坏,而是一种对节日文化生活的适时补充。把‘产品’、‘产业’与‘传统节日’相提并论,既顺应了时势的需要,也体现了文化创新精神。”

“在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祁庆富说,“政府有责任积极恢复节庆活动,为民众过节创造有利条件。”他对近年来政府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如北京对鞭炮“禁令”的解除,举办端午文化节、彩街、庙会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环节,积极参与庙会、灯会的评比等,这不禁提高了民众的对节庆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也为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拓宽民众了解节日文化的渠道,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访者主要通过“老一辈说的”这一途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选择“媒体上了解”的仅占四成;同时,近七成受访者呼吁,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体要担起文化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营造更积极的节日气氛。(赵玙)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