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3 杏树庄:偶遇像“罗马人”的“军事部长”
吕老汉说,“虽然长相有些不同,但我认为自己就是汉族人。”
杏树庄、河滩村一带与骊靬村的条件相差很大。骊靬村位于戈壁荒漠中,而这一带却是永昌县重要的湿地保护地带,村间田中不时可以看到泉水汩汩流出,据说掘地数尺就能见水,与相距不远的骊靬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种植的萝卜已经颇有名气,是永昌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记者刚走进杏树庄,看到一位老汉在湿地中劳作,穿着长靴,用铁铲拨拉着泥土,让泉水分叉流溢以充分灌溉土地。记者上前询问村里是否有长得像“罗马人”的村民。正说话间,记者注意到老汉的相貌就有些与众不同,长方脸,大鼻子,眉弓高耸,满脸胡子。
老汉和记者一起退到墙角,蹲在麦垛后躲着寒风,交谈了起来。老汉名叫吕兴祥,今年65岁。吕老汉说,自小就长得不一样,因为个子高大、力气出众,被同学取了个外号叫做“军事部长”。自己的父亲长相就是这样,儿子长得也有些不同,但是孙子辈就基本和一般人长得差不多了。前几年,上面来人,提取了血液,说要做DNA测试,后来也没有告诉结果。
说着说着,吕老汉捋起袖子,让记者看他的手臂。让记者非常惊讶的是,吕老汉虽然已经年近七旬,脸上爬满皱纹,可是手上却非常白净,好像是二三十岁人似的。记者凑近观察吕老汉的眼睛,发现其瞳孔颜色较浅,吕老汉说,年轻时比较偏绿色。
根据村里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在附近村庄又登门拜访了几个“罗马人”,他们因为长相被村民取了“黄毛”、“苏联人”等外号,但是都没有吕老汉体征那么明显。
吕老汉说,“虽然长相有些不同,但我认为自己就是汉族人。”
4 “骊靬文化”开发蓄势待发
真正透露骊靬人即古罗马人奥秘的地方应该在汉代番禾古城周围,也就是现在的杏树庄、河滩村、水磨关等村。
回到永昌县,记者拜访了永昌县县委宣传部、骊靬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
记者和骊靬文化研究会会长宋国荣相约在永昌县城中心的钟鼓楼前见面。宋国荣身材高大,披发垂肩,颇为潇洒,面相轮廓也有些与众不同。原来宋国荣就是河滩村人,他悉心研究骊靬文化多年,是永昌县对骊靬文化研究最为深入的几个人之一。在位于永昌县文化馆的骊靬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宋国荣向记者介绍了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不算旅游者,来考察的学者和来访媒体有两三千人了。”可以说,历年来前来考察的“探访军团”已经远远超过了传说中“罗马军团”的人数。
宋国荣打开办公室的电脑,让记者观看了他多年来拍摄整理的永昌县具有欧洲或中亚体貌特征的骊靬人照片。宋国荣赠送给记者一本他们主编的《骊靬探丛》,收录了与骊靬文化有关的历代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史料、史学界的学术论文和报刊媒体的报道,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
对于外界提出质疑的声音,宋国荣说,学术研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我们愿意与提出质疑的学者进行讨论。
永昌县作家王萌鲜在甘肃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名气,是宋国荣的业师。记者到永昌县的当天,王萌鲜的弟子和朋友们正在为他举办一个小型作品座谈会。王萌鲜对骊靬文化颇有研究,曾撰有长篇历史纪实小说《骊靬书:一支罗马军团在中国的最后下落》。王萌鲜坚持认为,永昌县骊靬村(原者来寨)一带就是罗马帝国东征军残部的最后归宿。据王萌鲜的研究,永昌县民间一直有这方面的传说。乾隆十五年的《永昌县志》,关于当地民族除蒙古族、回族外,尚有番族五种,分别是黄毛番、夹科番、元旦番、挂匠番、禾西纳番,共七百余口。焦家庄的者来寨、水磨关等都有“黄毛番”、“白番子”的传说。
关于者来寨也就是现在的骊靬村是否有骊靬人后裔的问题,王萌鲜认为,由于古今自然条件的变化,居民颇有迁徙。现在骊靬村的住户没有一家是从汉代延续下来的,时间最长者也不过十代人左右,很难找到类似骊靬人的居民。真正透露骊靬人即古罗马人奥秘的地方应该在汉代番禾古城周围,也就是现在的杏树庄、河滩村、水磨关等村。
记者来到永昌县县委,接待记者的永昌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尚智诚恳地说,“欢迎《中国社会科学报》前来深入报道骊靬文化的现状和趋势,希望引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学术界的更多关注,对骊靬和罗马军团问题做更多深入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