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 你到底在画谁
其实,对于达.芬奇为什么偏好画女性,特别是为什么要用四年时间来完成《蒙娜丽莎》的创作,人们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解释,概括说来有三种。
第一种解释是“恋情说”,就是说达.芬奇爱上了的“蒙娜丽莎”的原型,想借作画的机会来满足他的爱意。据佛罗伦萨市的教师帕兰蒂25年来的考证,"蒙娜丽莎"的真名叫丽莎·吉拉迪妮,她是一位意大利丝绸富商的妻子,她共育有5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女儿后来当了修女。达芬奇与丝绸商弗兰西斯科-吉奥康多的关系非常密切,吉奥康多于1495年娶丽莎-吉拉迪妮为妻。帕兰蒂还证实,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传记作家吉奥吉奥·瓦萨里早在1550年便提出,吉奥康多的妻子是《蒙娜丽莎》的原型。巧的是,瓦萨里本人也与吉奥康多一家的私交甚好,他曾指出《蒙娜丽莎》还另有一个名字,就是"拉·吉奥康多"。此外,据德国的一名历史爱好者17年的潜心研究,《蒙娜丽莎》画中的女子是达·芬奇的秘密情人。而另据一位名叫迈克·福格特-吕尔森的英国人的推测,《蒙娜丽莎》中的女子其实是米兰公爵夫人,她当时正在受爱情的困扰。为此,福格特-吕尔森特别写了一本书《谁是蒙娜丽莎?探询她的身份》,此书发行后,曾轰动一时。
第二种解释是“恋母说”,就是说达.芬奇借创作《蒙娜丽莎》来满足其特有的“恋母情结”。据史料记载,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他出生不久父亲便与他人结婚。母亲后来也与一个农夫结婚,并在他5岁时过世。所以,在达.芬奇的儿时记忆中,母亲与他总是深受委屈的。而每当达.芬奇发怒时,母亲都会用亲吻他来安慰他,堵住他想要说的话。换言之,达.芬奇的许多内心压抑都是通过母亲的深吻来加以释放的。母亲的亲吻对达.芬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一生从未亲吻过自己母亲以外的女人。而创作“蒙娜丽莎”,不但勾起了达芬奇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也使他得以重温当年的母爱,所以他要用这么久的时间。
第三种解释是“恋笑说”,也就是达.芬奇一生都十分迷恋于女性的微笑,为了加以准确捕捉,他一再拖延《蒙娜丽莎》的完成,为的是追求艺术创作上的完善。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达.芬奇终于使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艺术史上最高深莫测、最易引发遐想的微笑。在这当中,达.芬奇的艺术幻觉也的到了最大的满足。巧的是,前些年美国一位名叫谢文·纽兰德的教授声称,他发现了《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真正原因——蒙娜丽莎的脸上之所以能露出那迷人的微笑,就是因为她在做达·芬奇的模特儿时正好怀了身孕,所以她的笑是展示了一个母亲对新生命即将诞生的期盼。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利用面部识别软件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包含了喜悦、厌烦、恐惧和愤怒等各种表情。不管怎样,达.芬奇用四年时间来捕捉蒙娜丽莎刹那间的笑容,足以说明他的匠心巧具。
在这三种解释中,第一种解释说明达.芬奇是为了爱情而作画,但它无法解释达.芬奇为何独独钟情于蒙娜丽莎?第二种解释说明达.芬奇是为了恋母而作画,但它无法解释达.芬奇为何如此恋母?第三种解释说明达.芬奇是为了捕捉微笑而作画,但它无法解释达.芬奇为何如此痴迷于那刹那间的微笑?那么,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到底是在画谁?
达.芬奇密码:钟情女性塑造是为了升华母爱
其实,对于《蒙娜丽莎》的创作动机,弗洛伊德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并于1910年出版了《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个对童年的记忆》。这是一部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历史人物的经典之作。在书中,弗洛伊德以“恋母情结”来解码蒙娜丽莎“微笑”的含义。弗洛伊德曾大胆提出,达.芬奇的每幅女性的油画创作,本质上都是在画自己的母亲,都是在画自己母亲嘴角那永恒的微笑。据说,一日达.芬奇走在街上,被一个微笑女子的嘴唇所深深吸引,这使他想起了母亲的嘴唇及其当年的深吻。于是,达.芬奇把那个女子带回自己的画室,用绘画的技巧,力图使那一刻的记忆变成美学的永久思考。弗洛伊德指出:“列奥纳多(达•芬奇)很可能被蒙娜丽莎的微笑迷住了,因为这个微笑唤醒了他心中长久以来沉睡着的东西——很可能是往日的一个记忆。这个记忆一经再现,就不能再被忘却,因为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他必须不断地赋予它新的表现方式。”
此外,弗洛伊德还用“升华”来解码达.芬奇的创作动机。他宣称,《蒙娜丽莎》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对母爱的渴望,因为他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蒙娜丽莎之所以能不朽,就是因为她成为了人类母亲的最高形象。后人曾对达芬奇的面部线条与画中人的面部线条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的线条非常相似,由此认为这也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因为他长得很像母亲!弗洛伊德曾推断“他的母亲有可能拥有这种神秘的微笑,他曾经遗忘了这种微笑,当他在这位佛罗伦萨的夫人脸上重新发现它时,他被深深地迷住了。”由此,弗洛伊德认定,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心目中母亲的代替物,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达•芬奇性欲追求的表现,也引发了达.芬奇久被压抑的恋母记忆。
总之,弗洛伊德认为,通过《蒙娜丽莎》的创作,达.芬奇是在潜意识画自己的母亲,并实现与母亲精神团聚!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有一定实证基础的,因为在达.芬奇流传至今的油画作品中,有一半是在画圣母圣婴,这绝非偶然!达.芬奇曾说活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优秀画家作画有两个目的——人和他的灵魂意向,往往是前者容易后者难。” 那么,他创作《蒙娜丽莎》,到底要展现什么灵魂意向呢?这,才是真正的达.芬奇密码!
顺便提一句,《蒙娜丽莎》的画现蔵于巴黎卢浮宫内,编号为779号,每年吸引了五百五十万的游客前来观摩。
最后再提一句,前面提到得那个哈佛大学研究生,就是我。(原文发表于2006年6月7日《北京科技报》)(岳晓东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