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1月28日专电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队近日在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沧州市沧县捷地乡,发现了7名大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并对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整理。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发现并记录大运河船工号子。
据参与普查的河北省沧县文化馆馆长王建国介绍,沧县捷地乡是京杭 大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北通天津,南接山东,为运河上的咽喉。自隋末大运河通行,沧县捷地就出现了拉纤船夫。
船工号子是纤夫们为了在拉纤中步调一致、提高劳动效率而自然创作的一种民歌。这次记录的沧县船工号子有起锚号、摇橹号、拉纤号等十余种。除起锚号子是大家齐声唱外,其余的号子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和。船工号子节奏急促,领、和呼应紧凑,为呼喊性音调,声调高亢、激昂,多为上下句结构和比较简单的咳、哎、嗨、哟、嗖等呼和词。
据介绍,沧县船工号子何时出现目前仍无确切资料记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沧州成立船运社开始使用机帆船,不再人力拉纤,船工号子在运河上也随之消失。这次普查中,工作人员偶尔发现了一名老人仍会唱船工号子,随即进行了记录。
据调查,目前沧县会唱船工号子的仅有7人,都是曾在大运河上拉过纤的老船工,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已经70岁。
据介绍,船工号子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这次发现对研究大运河人文历史有重要的史料补充价值。(记者巩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