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3日至15日,全球首届传统知识、传统文化表达和遗传资源地区间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传承至今的传统知识、传统文化表达和遗传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分布于中医药、传统工艺、陶瓷、武术、地方戏剧等领域,像龙门石窟、殷墟、太极拳、钧瓷、汝瓷、唐三彩、汴绣、洛阳牡丹、豫剧、花木兰传说、朱仙镇年画等。在河南民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习俗和被称为“活化石”、“活文物”的乡土工艺,如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豫南的皮影艺术及民居建筑等。同时,河南省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积累了丰富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经验。
“河南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吕国良说,“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终选在这里开研讨会的原因。”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说:“建设创新型河南,必须更好地保护知识、保护创造。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产权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他说,河南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知识产权法规体系不断健全。2000年实施了《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2005年又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进行了修订。二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省里建立了知识产权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全省18个省辖市全部成立了知识产权局。三是知识产权拥有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3年保持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今年有望突破万件,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侵权案件。
近年来,“少林”不仅成为中国功夫的代名词,而且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焕发出巨大的品牌效应。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民生介绍,少林寺已经将其一系列产品进行了开发,使非物质文化产品形成产业链条得以延伸,从而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
河南宛西制药是另一个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成功例子。地处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的宛西制药,一直致力于张仲景药方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申请了21项技术专利,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著名的“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就是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配方衍化而来。2006年3月,继4年前获得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月月舒”后,宛西制药的“仲景”商标,再获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19年来的首个“双冠王”。他们还在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注册了“仲景”商标。
河南禹州市对钧瓷的保护也是一个典型例子。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著称的钧瓷是河南省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在,这一资源焕发出勃勃生机。荣昌钧瓷坊烧制的“祥瑞瓶”、“乾坤瓶”和“华夏瓶”连续3年成为博鳌亚洲论坛惟一指定的礼品。在禹州,不论哪家钧瓷坊烧制出一个新造型,都会想到在第一时间申请外观设计专利。2004年,禹州共有钧瓷新造型180种,其中就有57种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造型的创新也推动了工艺创新,目前钧瓷烧制工艺的专利申请正成为钧瓷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动向。
百度一下(www.baidu.com),搜索知识产权找到相关网页约17,900,000篇。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王伟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