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5年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已编纂并出版了总数3/4的民族分卷,其余民族卷的出版预计2008年完成。
这是记者从15日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八省区蒙古族古籍第三次协作会议暨《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内蒙古卷》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工作于1997年启动,目前,第一卷《纳西族卷》等总数3/4的民族分卷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专家表示,历史上的《四库全书》主要介绍汉族的历史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涉及较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将填补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项空白,它将是一部全面展示中国55个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巨著,具有综合性的多功能学术价值。
来自国家民委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0个自治州、地、盟建立了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机构,近年来抢救、整理了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达30万种(不含馆藏及寺院藏书),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并公开出版了5000余部。
已出版的古籍中包括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古籍,代表作当属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现今世界上最长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们是被与世界著名的《荷马史诗》相提并论的优秀作品。
近20年,中国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就收集品类而言,从结绳记事、说唱口碑到碑铭、石刻,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策、丝帛素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佛藏、工艺、美术等等;从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台文到中国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品种繁多,包罗万象。收集到的民族古籍版本珍贵,有刻本、印本、抄本、写本,其中孤本、珍本和善本更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李惠子 勿日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