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四】美国政府“寝食难安”
不管天花病毒的二次传播率到底如何,人们最关心的恐怕还是生化恐怖袭击是否会真的发生。关于这一点,微生物学家的专业知识相当有限,但在过去十年主管国家安全的政府官员心中,却有着惊人的共识。
自2001年以来,奥巴马与小布什政府的资深官员,在重新查阅分类情报之后,一致将生化防御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之务”。
2004年,一份来自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报告曾警告,“我们最大的担心是恐怖分子可能获得生物战剂。”
2005年至2009年担任国土安全部部长的迈克尔·切尔托夫(Michael Chertoff)表示,“谈到灾难性袭击,生化袭击位居首位。”
2008年,美国国家情报主任迈克·麦康纳(Mike McConnell)曾形容生化袭击是“我个人最大的担忧”。
2009年,麦康纳的继任者,奥巴马政府官员丹尼斯·布莱尔(Dennis Blair)警告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恐怖分子使用生物战剂意味着威胁日益逼近。”
2009年11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一次生化恐怖袭击将使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面临死亡的风险,并导致1万亿美元的损失。
白宫生化防御最高官员海蒂·埃弗里(Heidi Avery)表示,生化恐怖主义是“终极的非对称威胁;与核威胁应该在同一级别。”
2007年,美国国会委员会的一份关于《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与恐怖主义》的报告得出以下结论:“时至今日,美国政府针对核恐怖主义,在防止核不扩散方面做了巨大努力,并投入大量的外交资本。但我们认为,应该将更可能发生的威胁——生化恐怖主义——置于更高的优先级。”
为增强美国的生化防御能力,2001年起联邦政府投入资金超过600亿美元,用来研制、分配空气传感器,对医生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生化恐怖病菌的特征,并在全国范围内向医院提供专业医疗设备。
这些行动源于一系列名为“物质威胁”的生物战剂,国土安全部认定,这些病菌是最急迫的防御对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