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法律环境,应对艾滋病问题的挑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一起建立支持性的法律环境
11月30日,北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今天签署了项目文件,意在建设和谐的法律环境,应对艾滋病问题。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李宏规说:“这一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良好法律和政策环境的建设,推动法律和政策在各级各地的积极落实,对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为期三年的“完善政策法律环境,应对艾滋病问题的挑战(2007-2010)”项目旨在培训5省的来自多部门的500名省级及地方立法者,支持建立和谐的法制环境,以持续协调地应对艾滋病。
新项目将对国家的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提出建议,使之更加和谐;并协助推动地方法律政策环境的完善。
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致辞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艾滋病与其他任何疾病都不同。它是社会问题、权利问题和经济问题。艾滋病对社会之害犹如艾滋病对人体之害——消弱复员力和各种能力,阻碍发展,对稳定造成威胁。”
潘基文接着表示,为充分了解这一流行病,各个方面的“领导作用”对“确保我们优先对艾滋病采取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艾滋病政策和法律环境得到极大的加强,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五年行动计划(2006-2010)”。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南书毕说:“在国家层面,中国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方面取得的极大的成绩。但目前,在地方层面,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来进一步推动政策和法律的实施。”
他补充说道:“因此,联合国系统,通过中国艾滋病UN 联合项目(2007-2010),与政府及多方伙伴,加强对中国应对艾滋病的支持。正如此项目所示,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和资源集中到地方去。”
因此,今天签署的项目将对地方立法者和领导进行能力建设,以此促进多部门的协作。领导作用已被认为是建设实现和谐的法制框架、支持并执行法律和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关键因素。
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施贺德说:“ 抗击艾滋病是领导力的体现。没有承担义务的领导就不能取得成绩,特别是在地方层面。我们需要将艾滋病的应对带到省里、县里,将政策转化成行动。这就是我们对此项目的期望。”
项目还将支持政策影响研究,推动多部门的协作,协助构筑和谐的法律政策环境,减少艾滋病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