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世博时代 精神财富从世博延伸

2010年10月25日15:4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精神财富 世博经济 精神传承 世博园区 精神遗产 低碳 后世博时代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年轻一代薪火相传

——上海世博会最大的精神财富是培育了国民的公德意识、开放意识、责任意识

上海世博园,那些青葱而立的“小白菜”是最让人难忘的风景。从申博成功那一刻起,志愿者们伴随上海世博会走过8年历程。世博会开幕以来,8万名园区志愿者、10万名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以及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197万城市文明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织就绚丽的城市风景线。 

作为最早进驻园区的一批志愿者,上海大学的顾倩倩和伙伴们,一个多月,夜以继日,抢在试运行前,完成了一份70多页的主题馆志愿者运行方案;来自上海海关学院的志愿者周安华,志愿服务期间腰间囊瘤恶化,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但她执拗地要求把手术时间安排到志愿服务期满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志愿者刘喆斌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改造便携式数码扩音器,让“小蜜蜂”给游客播报丰富的游园信息……  

“年轻一代的成长让人感叹。上海世博会最大的精神财富是什么,是开启了国人心智,建立自信,培养责任意识。教育了年轻一代人如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上海世博会创意总监、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昊青说。  

通过世博,许多年轻人感受了中华智慧,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荣耀。上海立信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0级新生王策被中国馆的展示深深震撼,“《清明上河图》太棒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化结合在一起,令人震撼。人们步履安详、生活从容的画面,让我心里升腾起对中华文明的敬仰和感动。”  

“青年志愿者为世博会做出贡献,也得到成长,后世博阶段,蔚然成风的志愿服务将转向常态化。”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潘敏说。上海将设立青年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做大做强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志愿者不仅是一种身份标签,更是植根于心灵深处的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力量。”而人们所期望的是,这些力量能够帮助年轻一代建立起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将世博会的理念与精神薪火相传。  

与漫长而久远的“后世博时代”相比,184天“世博时刻”如惊鸿一瞥,但它注定将给中国留下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报记者 郝洪 包蹇 王有佳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