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 间接点燃辛亥导火索

2011年09月23日18: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保路同志会 利权 保路运动 皇族内阁 爱国者 绅士 盛宣怀传 盛宣怀年谱长编

盛宣怀(1844-1916)

生于江苏常州,字杏荪、杏生、幼勖,号次沂、补楼,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运动主将,创办了多个近代企业,有“中国商父”之称。1911年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期间,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导致了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随后清王朝土崩瓦解被推翻。1916年在上海逝世。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这首《聪明累》曲儿,说的是王熙凤受聪明连累的故事。在清末民初,也有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奉行李鸿章“办大事,做高官”的方针,利用办实业做了高官,又利用高官的权力来垄断经营实业。他曾经斗垮过胡雪岩,与袁世凯几次合作几次争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廷“必不可少之人(慈禧语)”,以聪明而显赫,1911年又因为聪明而自误,因强行推进铁路国有政策,直接导致了四川的保路运动,间接引爆了辛亥革命。

此人就是盛宣怀。这一切,还得从他和铁路的渊源说起。

借款修路的十年高潮

1896年,张之洞的官办汉阳铁厂难以为继,不得不请主张官督商办的盛宣怀接手这个烂摊子。而此时清政府决定修建卢汉铁路,张之洞推荐了盛宣怀。盛宣怀接手汉阳厂,与张之洞达成的第一个约定就是,如果在湖广境内修铁路,就一定要用汉阳厂的钢轨。于是,盛宣怀于1896年9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的督办。上任后,第一份奏章就是请求把“轨由厂出”定成了国家政策。

修筑铁路需要大量资金。盛宣怀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用向外资借款的方法,条件虽然苛刻,但比入股导致主权外落要强。盛宣怀作为铁路督办大臣干了9年。在“借款筑路”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向外商借款共计1.8亿余两。从1896年到1906年,盛宣怀共修铁路2100多公里,是之前30余年的6倍,甚至超过民国前二十年(1911-1931年)所修铁路的总数。

盛宣怀在成立铁路总公司时,是主张商办的。他认为,铁路归商办,外国人要求造铁路可以不归外交的交涉范围。

1905年,卢汉铁路分段竣工通车,仅1905年所得的净利是237万5000两白银,1906年所得净利是353万4000两,外方一年便可分享盈余60万两之多。各地士绅纷纷上书,抨击外资借款修路利权损失太大,再加上沪宁铁路的用途浮滥,掀起了铁路收归自办和民间商办的高潮,盛宣怀成为千夫所指的攻击对象。

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铁路总局,同时撤销上海的铁路总公司。盛宣怀的铁路总公司终于完成了使命。

保路运动引发辛亥革命

1911年1月6日,盛宣怀被授为邮传部尚书。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盛宣怀是四名汉族内阁成员之一,官场势力达到顶峰。

铁路归邮传部管辖,盛宣怀发现,他接管的是一个烂摊子:路政一团混乱,商股还被贪墨一尽,致使旧股不能还,新股不能招。各省的铁路老板们,成天将拒绝外资的爱国口号挂在嘴边,张之洞用巨款从美国人手里“收回利权”的粤汉铁路,“利权”既没有归于政府,也没有归于百姓,而被“爱国者”中途截留了。这些“绅士”不仅脱离了官方的监控,而且脱离了股东会的监控,贪污腐败成风。

而四川的情形就更为糟糕,“现开工二百余里,九年方能完工,全路工竣,需数十年。后路未修,前路已坏,永无成期。前款不敷逐年工用,后款不敷股东付息,款尽路绝,民穷财困。”此外,省与省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各自为政,清政府因此认定商办铁路“奏办多年,多无起色,坐失大利,尤碍交通”。

借外资让外商修路高效快捷但权益外落,民间商办又贪腐成风效率低下。两难之际,清政府决定重回借款修路的老路,顺便借款缓解财政危机。铁路收归国有便提上了日程。

5月9日,清政府颁布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的上谕。5月22日,盛宣怀与英德美法四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600万英镑修路的合同。很快,他就收到了各地反对的消息。保路运动由此爆发。

对于广东、湖南、湖北等地,清政府赎买股票的做法对商民较为有利。因此,这些地方的保路运动很快平息。对于四川,盛宣怀的解决办法则是,仅仅换回实际上用于铁路建设的股款,而并不换回全部股款。对于被施典章亏掉的700万两,政府只同意发给四川铁路公司股东大约400万两的国家保利股票。亏空的300万两,盛宣怀认为没有必要对此负责。他明确指出,政府的钱来自全国百姓,政府没有权力慷全国百姓之慨,来弥补四川商办铁路公司自己造成的投机损失。因此,保路运动在四川掀起的反对声浪也最为激烈。自7月15日起,发展为武装争路时期。

此时的盛宣怀并未意识到危机的来临,积极主张用兵镇压,并以“兵警皆川人,惧不用命”为由,请鄂督瑞澂将湖北驻军调赴重庆,保护商埠,以做声援;请云贵督抚调近川之处的“统将带枪队千人驰往”,以其“震慑解散”保路群众。不料,用兵镇压“有类抱薪救火”,盛宣怀不由“殊觉宽猛两难”。9月7日,川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

终被“聪明”误晚景

自9月10日起,瑞澂先后从武昌调走了六个营的兵力,到各处镇压保路运动。湖北的防务空虚,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见有机可乘,于是暗中准备策划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迅速响应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各省代表集中于资政院,纷纷攻击盛宣怀激怒民变。此时的盛宣怀,还试图调兵遣将力挽狂澜。他凭借所掌握的铁路、轮船、电报等工具和财力,支援镇压起义,并说服老对手袁世凯出山统兵,答应了袁要钱要兵要权的所有要求。

但形势并没有随着袁世凯率兵南下而好转。10月25日,清政府内阁资政院召开第二次会议,“不杀盛宣怀不足以平民愤,不开国会不足以谢天下”的呼声不绝。天黑前,从资政院回来复命的陆梦熊告诉了盛宣怀实情。盛宣怀当夜开始撰写替自己辩白的奏折,到第二天天亮,奏折仍未写完,朝廷的旨意已到。盛宣怀被清廷作为替罪羊,革除了邮传部大臣的职务,“永不叙用”。

此时,出于利益考虑,英美德法四国公使出面保护了盛宣怀的人身安全。28日,盛宣怀从北京逃离到青岛,12月14日,他又从青岛转往大连,并于12月31日离开大连,逃亡日本,至1912年10月才回到上海。

一代红顶官商,因修铁路,到达仕途与财富的顶点;又因铁路,走到了政坛的终点。

本文撰写时参考了夏东元《盛宣怀传》《盛宣怀年谱长编》等资料。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