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徐世昌(1855-1939)
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等,生于河南省汲县。1879年得袁世凯资助北上应试。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后成为袁的重要谋士,累获擢升。1911年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1918年10月选举为总统。1922年去职后退居天津。
1912年12月之后的两年间,逊清太傅太保徐世昌“忧愤国是”,息隐青岛。
因有朝班待漏之旧习,每天天未亮,年近六十的徐世昌就起来了。洗漱之后,即用早点,然后由人陪同逛花园,赏花木。由于世人评说徐太傅画不如诗、诗不如字,徐氏就勤于练画,每日必习画一个多时辰。
汉臣生而享“太傅”殊荣者,凤毛麟角,而此时,清室已亡,徐太傅唯有避居海角、“不食周粟”。悠游林下之余,徐世昌每月必与“盟弟”、大总统袁世凯书信往还。徐世昌的亲信与袁世凯的使者,穿梭于京胶之间,互通消息,往来殷勤。
皇室托孤
徐世昌获授太傅,是在清帝国风雨飘摇,大树将倾之际。
1911年12月6日,清摄政王载沣退位归藩,同日,诏授徐世昌少帝太傅太保衔。
此时,距武昌起义爆发,不过两月余。革命风潮不仅席卷东南,北方局势也日趋不稳。迫于无奈,清廷诏命袁世凯重新组阁,撤换“皇族内阁”,以安抚立宪派与革命党,保全“帝制”。
随着载沣退位,以及禁卫军权收归袁世凯。孤儿与寡母(溥仪、隆裕),予取予夺,皆由袁世凯。危难之际,清廷想起了忠厚可靠的徐世昌,名授太傅,实为托孤。
徐世昌临危受命,自感责任重大,于次日即上书力辞,请“收回成命”,清廷诏不许。载沣、隆裕出此办法,是因为徐世昌历事光宣两朝,二十年间,由翰林院编修而军机大学士,出将入相,受恩深重,必思报答。以徐与袁的私交而论,此举或许能影响袁世凯,求得保全。武昌事变后,正是内阁总理奕劻与协理徐世昌力荐,载沣才转移心意,重新起用袁世凯。不过两个月,袁世凯步步紧逼,使内忧外患的清廷走入绝境。解铃还须系铃人,汉臣徐世昌,已是清廷最可倚仗的人选。
清廷以徐世昌为国之柱石,而袁世凯更倚之为左膀右臂。此前四天,载沣之弟载涛解职禁卫军训练大臣之后,袁世凯即派徐世昌专司训练。为解除载涛的军权,徐世昌向袁世凯献策,请载涛出征武汉,载涛畏惧,乃自请解职。随后,摄政王载沣辞位,不再干预政治。据说民国笔记史料记载,说袁世凯去载沣的,也是徐世昌。
翰林入幕
北洋集团,自1895年小站练兵创立以来,武则项城(袁世凯),文则东海(徐世昌);袁为军主,徐为“参谋”。入民国后,因徐世昌曾任前清军机大臣,北洋人皆呼徐为“老相国”。
1879年,靠给幕府当书记谋生的徐世昌结识任侠好施的袁世凯,袁仰慕徐世昌之才,遂资助其北上应试。1886年,徐世昌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入翰林,算是在科举之途上修成正果,其实未必。清朝翰林,分“黑红”两种。“红翰林”可“上天入地”:“上天”者,陪侍皇帝,前途无量;“入地”者,外放学官,门生遍布,束脩丰厚。而“黑翰林”,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唯有苦熬。不幸的是,徐世昌当时便是这样一个“黑翰林”。因军机大臣、清流领袖李鸿藻对他评价不佳,一句“虚矫过人”,便使徐世昌没有任何外放机会。九年里,徐世昌始终官阶七品,年俸45两银子,没有额外收入,生活困顿不堪。此时,“盟弟”袁世凯又伸出了援手。袁世凯小站练兵,即聘徐世昌为营务处总办,年俸2000两银子。
徐世昌以翰林入幕,为军士讲解儒家忠孝之道,北洋军皆以出自“翰林门生”为荣。民国前十七年叱咤风云的北洋系军事首领,包括张勋、曹锟等,皆出自徐世昌门下,故而徐氏在民国北洋系分裂之后,常作解人,折冲樽俎。
徐世昌的政治地位,随袁世凯步步高升而亦步亦趋,先后任尚书、钦差大臣、军机大学士,位极人臣。从七品至一品,不过十年,升迁之快,为有清以来第一人。
1909年初,载沣当国,以“足疾”令袁世凯“开缺”,徐世昌自请病退,清廷以其忠,不允,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徐世昌在“满九汉四”的奕劻内阁中任协理大臣。清廷在袁世凯失势之后始终不彻底清算北洋系,实因北洋系在清廷肘腋之下,激则生变,保留徐世昌,也留下转圜余地。而徐世昌,也始终心念“恩主”,在袁世凯“回籍养疴”的三年中,徐氏左支右绌,维系北洋各路力量,并多次说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但终为载沣所抑。
辛亥革命前夕,徐、袁所捐资重修的河南辉县百泉工程竣工。徐世昌书写碑文:
“时方多事,风云倜扰,不知所穷,要非沉雄俊伟之才,不足以贞多难。”
诏书添墨
风云际会,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沉雄俊伟之才”袁世凯终于有机会出山“贞多难”了。从辛亥年清廷下诏起用袁世凯这一天开始,徐世昌也跟着忙碌了起来。
袁主事,徐主谋,风云际会,这一对老搭档再度携手。袁世凯凡有要事,必先转呈“菊人大哥”过目。
清授徐世昌太傅衔之际,南北和谈正在秘密进行。“共和与君宪”,是南北两方最为根本的分歧,也是议和能否谈成的关键。此时,袁世凯受汪精卫等人影响,态度逐渐由君宪转向共和,南北和谈由此获得关键性进展。但皇族部分成员不满袁世凯和谈之举,由良弼等人结成宗社党,力主维持君宪,申斥袁世凯悖逆。
在国体问题悬而不决之际,又是“盟兄”徐世昌,再次充当了皇族与袁世凯之间的调停人。徐世昌说服奕劻与载沣同意共和之议,与宗社党形成分庭抗礼之势。1912年1月26日,宗社党领袖良弼为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君宪之议自此销声匿迹。
1912年2月12日,几番周折之后,《清帝逊位诏》终于颁布,是为中国帝制时代的终诏。此诏,由张謇起草,徐世昌加入一段,其中一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从法理层面规定了袁世凯作为新政府首脑的法律地位,尤为关键,非娴于官场之人不能办。
在中国帝制时代终结的这一天,徐世昌日记中仅有一句话:
“今日奉旨宣布共和政体,组织临时政府。”
是年,徐世昌以清廷遗老退居青岛,以示不入新朝,不为贰臣。两年后,徐世昌复起,出任袁世凯政府国务卿。启程前,其弟世光陈词:你忘了清室于你皇恩浩荡?议和之际,你曲从袁谋,已为人所议;今再为袁效力,将有何面目见先帝(指光绪帝)于地下?徐竟不答。
(本文撰写时参考了贺培新《徐世昌年谱》、文斐编《我所知道的北洋三雄徐世昌、曹锟、孙传芳》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