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路:革命党机关报诞生在香港

2011年09月23日14:4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日报 镇南关起义 革命报刊 机关报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中环

最早的《中国日报》就是从这里印刷出去的,现在是一座写字楼。

革命党机关报《中国日报》诞生在香港 报社成革命“大本营”

电影《十月围城》尽管颇多虚构,但记者赴港实地走访,感受到海外力量为辛亥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1906年10月15日,孙中山将乘船从日本前往香港,准备联合全国十三省的反清力量,共同协商革命大计。得闻此讯,清政府派遣将军阎孝国前来剿杀。与此同时,以爱国商人李玉堂、《中国日报》社社长陈少白为首的革命人士,也想方设法保护孙中山的安全,记者、编辑、戏班、乞丐、车夫、赌徒、贩夫走卒、平民白丁纷纷加入其中。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保卫战由此展开……

当然,这只是电影《十月围城》中的情节,同所有香港动作电影一样,“本故事纯属虚构”。然而,纵观整部辛亥革命史,以香港同胞为代表的海外力量,确实为革命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同样是抛头颅,洒热血,将几代家产,乃至身家性命献给革命。没有他们的牺牲,辛亥革命也许就不会发生在辛亥这一年。    特派记者肖雷 香港报道

《中国日报》,在港岛诞生的革命党“喉舌”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孙中山

香港中环士丹利街24号,位于香港最为繁华的中环地铁站附近,如今是一座数十层的商业写字楼。若不是香港中西区区议会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座楼前安放了一块纪念碑,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在111年前的1900年,最早通过办报的方式,向全中国、全世界宣传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中国日报》,就是从这里印刷出去的。这份报纸的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就是被孙中山先生称为“吾弟”的陈少白。

至于孙中山创办该报的原因,终生追随孙中山、并接替陈少白担任《中国日报》第二任社长的革命元老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一书中回忆,“自乙未(1895年)广州一役失败后,孙总理久在日本规划粤事,重图大举,知创设宣传机关之必要,始于己亥(1899年)秋间派陈少白至香港筹办党报,兼为一切党务军务之进行机关”,并称其为“革命党革命报之元祖”。也就是说,从筹办的那天起,《中国日报》就不是一份普通的报纸,而是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机关报。之所以命名为《中国日报》,正是取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意。1905年,中国同盟会取代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日报》又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在香港浸会大学,记者遇到了该校历史系主任、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周佳荣教授。周教授称,《中国日报》1900年在香港创刊,1911年迁到广州,1913年被袁世凯任命的广东宣抚使龙济光查封。前后历时14年,是存在时间最为长久的资产阶级革命报刊。这十多年间,它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舆论宣传阵地,为民主革命呐喊助威。而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创办该报纸,周教授表示,这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香港与大陆接壤,却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受满清政府的管辖,革命党人在香港活动,完全可以避开清政府的追捕。并且同日本、美国、欧洲相比,香港最靠近大陆,往来最为方便。”

报社成革命筹划的“大本营”

“中国报之社长室不独为革命军之枢纽,亦且为革命军之兵工厂矣” ——冯自由

既然是革命团体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就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新闻单位,更像是革命的组织和领导机关。辛亥革命之前,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在报馆内进行。电影《十月围城》中,孙中山和十三省的代表会面,密谋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武装起义。剧中会面的地点,就是《中国日报》的地下室。

这个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中国日报》为众多来港的革命志士提供庇护,历史上却是确有其事。

1900年初,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决定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但是因为港英政府的驱逐令,孙中山无法在香港登陆,只能在当年6月17日,将船停靠在维多利亚湾,并在船旁的小舟上召开军事会议,安排起义事宜。随后整个起义都是在香港筹划,筹划的具体地点主要就在《中国日报》社。而香港兴中会,主要就是负责起义资金、枪械的筹备,以及革命军的接应。

当年10月中旬,革命军在惠州三洲田取得4次大捷,直逼惠州。然而因日本内阁更换,外交政策大变,导致孙中山的运械计划失败,进而宣布起义终止。随后郑士良、史古愚、史坚如、苏卓南、张硕臣等起义领导者返回香港,几乎全都居住在《中国日报》社,那时的情形用冯自由的话来描述,便是“义师将士群至机关部狼狈求助,报中经济能力大受影响,殆有不支之势”,幸好得到富商李纪堂大力资助,才得以维持。这次起义,也是革命党在香港,以《中国日报》作为“大本营”策划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