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在香港

2011年09月22日13:5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孙中山 惠州起义 西医 马关条约

孙中山先生早年曾说过:“我的革命思想是在香港得来的。”他青年时期在香港读大学、筹建兴中会总部时就准备广州起义。

为了掌握学习西方的语言工具,孙中山到香港,考进了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开办最早的拔萃书室专攻英文。

在香港孙中山结识了翠亨村老乡杨鹤龄先生。当年,孙中山团结了那些在港久居的乡友,或在港滞留、徘徊的同志,交流民情,议论民情,议论国事。中山先生同至交尤列、陈少白等,每遇假日到杨家的小楼上促膝而谈。中法战争爆发后,香港工人拒绝给法国货船卸货,孙中山足涉九龙、香港的码头,第一次看到工人的力量。

年青的孙中山富于幻想,更多于理想。1886年夏在中央书院毕业后,考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学堂。过了一年,1887年1月又转到香港雅丽氏医院附设的西医书院,读五年制医科学校。这座学府招考懂中英文的学生,那年中山先生才二十一岁。

在校期间,他涉猎群书,知识较广,同学们给他取名“通天晓”。

西医书院五年,他常常夜半起床披衣而读,翻卷忘食,刻苦钻研医学本科知识,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军事、历史、地理以及农业科学。

中山在校认真读书,同时为革命作准备。在故乡他曾作炸药试验,在西医书院又暗地自制炸药。

在校学习时,好友关景良邀孙中山到家里玩。关的母亲黎氏对中山有所耳闻,见了中山问他:“你志高言大,想做什么官?广东制台吗?”中山先生答:“不是。”“想做钦差吗?”中山先生又答:“不是”。“然则想做皇帝吗?”中山先生还是答:“不是”。“那你到底想做什么?”中山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只想推翻清朝政府,那比当皇上还高、还大”。

1892年秋,二十六岁的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毕业,获医科硕士学位。

1895年1月中山由广州来到香港,2月21日在中环士丹顿街十三号成立了兴中会总部。兴中会初筹建于1894年1月中山先生的故乡翠亨村,这年11月24日又在檀香山火奴鲁鲁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宽家里正式成立,通过了孙中山动笔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第一批成员约有二十人参加,这是在华侨中最早创建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总部成立之际,修订兴中会章程,起草了宣言,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5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孙中山先生集结同志,在当时香港开市最早的西营盘杏花楼密商进攻广州大计。还起草了兴中会英文对外宣言。兴中会到1895年已有三千多会员,计划重阳节(10月26日)乔装扫墓人,奇袭广州,炸毁两广总督府,口号是“除暴安民”,红布缠臂作标志,首举红旗,揭开广州起义第一仗。还精心设计缝制好青天白日中华民国的国旗,代替清政府的封建主义的黄龙旗。起义前一天,由于判徒告密,从日本运进的六百支新式手枪,在海关检查时被搜出没收,由香港去的后续起义队伍,途中受阻推迟到达时间。种种复杂原因,广州起义失败。

先生在民众的掩护下,机智地隔天乘小轮船,由广州经顺德,又从香山县的唐家湾转道澳门,后抵香港,避过清兵的追捕,但港英当局讨好清政府,不容许中山先生在港长居,只短短的停了一天,又辗转到日本,从此开始了他十六年在国外的流亡生活。

1896年9月30日,中山先生从美国抵达英国的伦敦。10月11日上午,孙先生离开葛兰旅馆,去波德兰区覃文省街46号康德黎教授家,途中被绑架到清政府驻英公使馆,囚禁在二楼上。

伦敦脱险,中山先生仍未气馁,挺起他坚强的翅膀,继续向昏暗的中国封建统治冲刺。他的足迹留在新加坡、曼谷、马来亚华侨之中,他的革命声音响遍东南亚的城市。1900年先生派陈少白到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建立总部,发动了惠州起义。继而又同黄兴组织黄冈之役。尽管清政府将起义之火一次又一次扑灭,但凶凶烈焰到处燃烧,广西防城之役、镇南关之役,云南河口之役,广州黄花岗之役。起义多告失败,但不断唤醒人们反清的觉悟。

1911年黄花岗之役,起义前的准备,在香港李纪堂先生的青山农场进行,有军械库、射击靶场。就是现在的青山湾西侧的蝴蝶湾的红楼圣地工艺品中心。红砖古屋,门坊飞檐,古朴典雅,中山和黄兴曾在此紧张的商讨过革命大事。(作者:齐志文,来源:《人民日报》1986年11月16日)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