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济发展

2012年06月21日15:4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贵州 贵阳 经济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城市建设 开发区

综合

贵阳市明确今后五年,要致力打造几大名片: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爽爽的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贵阳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过去五年贵阳进出口总额从11.19亿美元增至37.69亿美元,年均增长27.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从0.7亿美元增至2.79亿美元,年均增长31.8%。累计引进内资项目8208个,实际到位资金2027.2亿元。一批世界500强(美国岱高、GT太阳能,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及国内500强企业(首钢、奇瑞、南车集团等)相继落户贵阳。《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显示,在全球500个城市中,贵阳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了42位,提升速度排列第4位。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9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一产增加值50.07亿元,增长8.1%;二产增加值402.24亿元,增长12.6%;三产增加值450.3亿元,增长14.5%。财政总收入252.05亿元,增长1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1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5316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2.64亿元。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为1383.07亿元,年均增长14.7%;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7.09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7.31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600.59亿元,年均增长31.1%;房地产开发投资467.36亿元,比上年增长5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84.33亿元,年均增长20%。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0元,比上年增长17.0%。农民人均纯收入7381元,比上年增长23.5%。  

2012年贵阳以投资拉动为重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0亿元,这是贵阳市今年推动发展的重点。一方面,确保国家、省属项目完成投资280亿元;另一方面,突出“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现有产业中的上下游延伸和横向配套项目,关联度高的新业态项目”三个重点招商,力争引进市外资金增长30%以上。重点抓好总投资3834.6亿元的173个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16亿元。

工业

贵阳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成渝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主要工业产品和工业行业在全国居于重要的地位。贵阳是全国最大的铝工业生产基地之一,磷矿工、精密光学仪器是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电子仪器仪表是全国五大生产基地之一。航天、航空、电子是全国三大国际科学工业基地之一。卷烟、磨具磨料、轮胎、钎钢、汽车配件、中成药等是全国重点生产司机,冶金、机械、化工、食品、建筑业已形成地方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   

201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8.15亿元,增长15.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39亿元,增长15%。   

2012年确保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100个已开工项目投产、100个已投产项目达产;下大力气培育龙头企业和全国性、国际性品牌,新增2户产值上100亿元企业、10户产值上10亿元企业,培育50户高成长性企业……向规模要效益,这是贵阳市今年拟在工业方面的发展思路。将通过突出产业园区建设、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三大重点,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达到1800亿元。

服务业

生态贵阳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自然和旅游资源的富集之地,尤其适宜发展旅游、文化、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因此,贵阳市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贵阳被列为37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之一和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物流业加快发展。二戈寨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和清镇物流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贵阳石板农产品物流园、孟关汽车贸易城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动工建设。   

贵阳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朋友到贵阳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7年以来,旅游收入连续三年以40%的速度高速递增。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12.37亿元,同比增长43.76%;接待旅游总人数5250.42人次,同比增长33.03%。   

酒店业:贵阳现有凯悦、万丽、铂尔曼、凯宾斯基、豪生、喜来登等品牌酒店。今年将把酒店扩容作为突破口,引进洲际、卡尔森、香格里拉、悦榕庄等国际国内酒店集团,推进星级饭店托管制,走集团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战略。贵阳既要成为贵州省旅游集散地,也要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从旅游标准上、服务标准上向国际看齐!在2015年前,推动建设15至20家五星级酒店,30至40家四星级酒店,20家左右(避暑)度假酒店,300家左右品牌经济型酒店,1000户左右特色农家客栈。   

会展业:中国一流的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于2010年底建成,它犹如一个巨人,挺立于金阳新区这片热土上,是贵阳会展业腾飞所依赖的大舞台。贵阳掷地有声地提出了自己的会展梦想——力争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有影响力、国内有特色的、与国际会展业融合接轨的中国夏季会展名城。通过完善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服务功能,抓好新的会展资源开发,今年力争举办100个以上大型展会,促进会展与产业互动融合,实现展会综合经济效益9亿元以上。

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贵阳市拟将粮经比由4:6调整到3:7。重点扶持老干妈、黔五福、好一多等农业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家,带动农户5万户、发展基地10万亩,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将实施农村“通畅工程”,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串户路1000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和通班车率分别达到84.5%、87%。2010年农业增加值为57.10亿元,增长8.0%。粮食产量达63.05万吨;蔬菜总产量172.08万吨,增长10.2%,新建无公害果树基地1.002万亩、无性系茶园5741亩,中药材种植基地5500亩。肉类、禽蛋、牛奶生产总量分别达13.9万吨、2.2万吨和3.69万吨。

城市建设

坚持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这五大战略。   

五年内,实现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番,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0000亿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贵安新区、双龙新区、北部新区;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北部工业新城;二环四路城市带、贵阳至遵义城市带、贵阳至安顺城市带、贵阳至毕节城市带、贵阳至凯里及都匀城市带,力争5年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80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城镇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90%;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5%以上;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率达到80%以上,中心村村庄整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市民公交出行分担率超过45%,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0%。   

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打造磷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西部药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西部信息化产业基地、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这6大产业,并由此形成10大经济板块(即南明河文化旅游、中心城区商贸经济、花溪——清镇旅游经济、新天——小河——金阳高新技术产业、小河机械电子工业、开阳——息烽——久长磷化工业、扎佐——乌当——清镇现代制药产业、白云——久长——清镇铝工业、白云——花溪——乌当都市农业经济,修文——开阳——息烽——清镇农业经济)。

开发新区

金阳新区: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北与白云区相接。全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余万,下辖金阳街道办事处、金华镇、朱昌镇和阳关农场,共3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贵遵、贵黄高等级公路及321、210国道穿境而过,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全面覆盖,黔灵山路、北京西路等让新区与老城实现无缝链接,已经开工的贵广高铁和正在规划修建的沪昆、成贵、渝黔、湘黔、黔桂等快速铁路在此汇集,贵阳城际快速铁路、城市地铁等从金阳始发,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道路网络正在形成。贵阳新客站和贵阳北站的建设及启用,将使金阳新区成为一个纵贯南北、横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和运输重镇。   

贵安新区:列入“十二五”规划西部重点城市五大新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贵安新区将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贵州省内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用地面积为6.52平方公里,分为“金阳科技产业园”和“新天科技工业园”,分别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和新天园区。区内建有知识经济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中国(贵阳)片式元器件产业园、医药工业园、贵州火炬软件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产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区内设有海关,建有保税仓储区。是贵州目前高技术产业投资、高科技创业配套环境最完善,政策最优惠的开发区。   

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3月,总人口14.9万人,总面积63.13平方千米,2000年2月,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三区两带”的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分区,把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组团开发。依托珠江路、黔江路、长江路等城市道路的建成,使黄河社区办事处辖区与市核心区形成多点连接,积极推进道路沿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北部商贸区加快发展——“北接”打开新局面;继续实施开发大道延伸段项目,结合市规划的实施推进小河至孟关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使南部工业区向孟关方向延伸——“南延”实现新突破;依托西南环线、清水江路的改造和珠显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带动珠江湾畔、清江湾畔及其周边房地产和西南环线沿线物流配送带的建设,东部物流带雏形初现——“东扩” 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完成金竹片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金竹入口道路改造、污水收集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西部生态区的适度开发——“西进”取得新进展。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