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1年07月20日13:3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民居 黔西北 生态建设 试验区 科学发展观 生态畜牧业 示范区 生态循环 织金洞

绘在绿水青山中的文明画卷

——毕节试验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纪实

中广网贵州11月24日消息 初冬,从贵阳驱车穿越六广河大桥,眼前陡然一亮,一幢幢、一片片造型别致的黔西北民居,掩映在树木、竹林中,装扮了田野村落,形成贵毕高等级公路两侧和毕节地区9县市区公路沿线的美丽风景。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毕节试验区,继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后,又开始了一场上规模上档次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

20年筚路蓝缕,毕节拥有了绿水青山。为了展现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毕节试验区从生态建设升华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题上来。

作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绿水青山、群众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毕节试验区建立20余年间,在中央、省等各级各部门的领导、支持和帮扶下,通过试验区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毕节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态得到了有效修复,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特色产业变成了富民产业,人口包袱变成了人力资源,贫困人口大为减少,很多农村从温饱迈步小康。

发展实践表明,毕节试验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量变积累到渴望质变,处于从修复自然、初步获得绿水青山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发展时期,处于生产和生活齐头并进、生态和经济互为依托的转型发展时期。

2008年12月30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锣鼓鸣响。在毕节洪山宾馆,毕节试验区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和农村危房改造动员大会召开,以“楼房景观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规范化”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启动,内容包含改路、改房、改水、改厕等“五改”,建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生态小公园等“五建”、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等“五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色经果业、生态畜牧业、旅游业等“五业”。建以黔西北民居为标志性符号的生态文明家园,对于决策层来说,是经过充分考察论证,通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决策。

2008年,毕节地委行署通过到遵义考察参观,结合黔西北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由地区建设局制定了黔西北民居的多套建设方案,并汇集成册,使各级干部群众能够“纸上谈兵”,对于黔西北民居有概念性的认识。紧接着,各级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从地区到县、乡村层层动员、层层培训,进村入户开座谈会,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并举,使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打牢群众的思想基础。同时,通过开展对试点村寨的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为生态文明家园的推进提供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保障。据统计,从年初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启动以来,全区共举办培训班197人次,参训人员达16436人次。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触动了农民的兴奋点,使农民们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牛劲十足”。今年以来,在大方县,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家过春节后就没有出门,他们按政府的规划和指导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金沙县的500多名能工巧匠奋战在黔西北民居建设的战线上。在纳雍、织金、威宁、赫章、毕节等县市,基层干部们抱怨技术型工匠不够。在金沙县,毕节地区下达的任务为800幢,但由于农民的需求,指标增加到1392户。在大方县农村,一些才新修小平房的农民开始不愿意干,但当看到其他人家改造后的黔西北民居比自己的住房漂亮,又主动找到当地政府要指标。

据统计,从2009年年初到现在,毕节地区累计投入和整合各类资金2亿元,拉动农户自己投入8亿元以上,实施了7278户黔西北民居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5500余户黔西北民居的建设改造,并配套水电路等各种基础设施。

“现在,房子刷亮了,环境更美了,水电路设施齐了,屋内摆设的是电器和新式家具,寨子里开起了农家乐,城里的人反而往我们这里跑。”金沙县城关镇鼓楼村薅寨村民组李油亮得到政府8000元补助,建了两层黔西北民居,心里充满自豪。

在纳雍县维新镇和厍东关乡的总溪河畔,一处处民居、一个个村落正在政府的组织实施中改造和新建,为这个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的地方平添秀色。两乡镇的领导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再过几年,经过这里的杭瑞公路修通,从毕节城到总溪河只要一刻钟,那时,我们这里就是毕节的后花园,旅游业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从大方县的黄泥塘镇到织金洞风景区,沿途经过大方县鸡场乡、织金县茶店乡、八步镇和官寨乡,公路两旁新出现的黔西北民居,把这条旅游线路装扮得格外亮丽。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的大桥村,随着三级旅游公路的即将完工,黔西北民居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一个古老的瓦房和砖房混合村寨在住房改造中将全部变成新旧交替的瓦房。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把毕节试验区广大农村的发展引领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伴随着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等设施的解决,进村道路、连户路、院坝的硬化,改厕、改厨、改圈等工作的实现,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的进行,以“城里人下乡”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交通便利的城郊、公路沿线、风景名胜区展开,成为农村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不仅表现在家园的环境建设上,而且在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和农民又有了新的思路。让家园美丽,走生态特色化、经济化的道路,成为各县市区进一步探索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纳雍县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25度以上坡耕地和平土里发展茶叶10万亩、特色经果林10万亩、牧草10万亩,实施“三个十万亩”工程,以此促进植被恢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10余万亩坡耕地已经变成了茶园、果园和草坡。赫章县立足于“中国核桃之乡”的品牌优势,确立了5年左右发展百万亩核桃的发展蓝图,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核桃产业的品种选育、基地建设、产业深加工、市场体系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毕节市的水果经济、蚕桑经济、生态畜牧业正在项目的落实、面积的增加中进一步扩张。金沙县的茶叶产业正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在全县适宜种茶的坡耕地上全面展开。毕节试验区内的烤烟、马铃薯、辣椒、天麻、油菜、冷凉蔬菜等优势特产,在政府的项目扶持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刘莹)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