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4月的毕节,百里杜鹃花尽情盛开。在杜鹃花林内,有红二、六军团留下的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历史如烟,70年前的革命往事,已转化成毕节人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走过,在赤水河上游的川滇黔交界处召开了“鸡鸣三省”会议;这里,红二、六军团走过,红九军团走过,留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等革命遗址,留下了将军山之役、鸭池河战役、黄家坝阻击战、猫场战役等战斗遗址。
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乌蒙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时隔50多年后,随着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毕节人民又开始了一场绝地突围、追求卓越的新长征。
1988年6月,改革春风吹暖乌蒙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创建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着力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生存怪圈,开始了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帮扶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推动下,毕节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作为力量源泉,一任接着一任干,前任做给后任看;一代接着一代干,前代做给后代看,以开发促扶贫,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促生态建设,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转移富余劳动力作为推动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新跨越的动力,不断打造民富林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
20多年前顶着一个巨大的问号诞生的毕节试验区,如今变成了一串串惊叹号——生态得到修复,人口有效控制,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几何级的增长。统计数字显示,十一五期末,毕节试验区GDP总量达600.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达451.9亿元,财政收入达127.5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3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54元,森林覆盖率近40%。而1988年,森林覆盖率仅8.53%,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每年需国家调进1.5亿公斤粮食,各项经济指标共同表达着“贫困”的字眼,毕节人在“森林—耕地—裸岩”逆向演替的绝境中挣扎。今天的毕节,山川秀丽,城乡和谐,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发展没有止境,奋斗没有穷期。这是一个生机勃发、后劲无穷的春天,经历了20多年的筚路蓝缕、攻坚克难,毕节试验区破茧而出,进入质的飞跃阶段,展现出无穷的“厚发力量”。“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五百年前的预言,五百年后正在实现,这就是凤凰涅槃,这就是毕节试验区的明天。(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