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改革试验区: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2011年07月20日10: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改革试验区 生态建设 土壤流失量 淤沙量 生态恶化 水库运行 共赢 海雀 帽子 毯子

新华网贵阳12月12日电 题:毕节改革试验区: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新华社记者周晓农、王丽、周潼潼

21年前,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贵州毕节地区面对“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生态恶化怪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创办了改革试验区。多年来,在中央、贵州省、各民主党派以及发达地区的支持下,毕节从难以为继的边缘走出,从生存与生态的“对抗”走向了“共赢”的新路。如今,毕节实施科学发展战略、跨越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区经济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1至10月与去年同期比较,生产总值增长了18.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23.59%。

产粮人均增一倍 水土流失量减少1600万吨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一坡,收一箩”,老百姓的这些说法,是1988年毕节创办改革试验区之前的真实写照,让老百姓吃饱饭都是难题。时任毕节地委书记禄文斌回忆说:“一年365天,有两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

如今,毕节农民人均产粮已由180公斤增加到373公斤,基本实现自给。全地区粮食总产量也比20多年前增加了1.5倍多;森林覆盖率由14.9%增加到37.3%,森林面积净增900多万亩。

毕节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在实施国家多项生态工程中,当地因地制宜总结出“五子登科”立体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树、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收谷子,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了起来。

在毕节的群山中穿行,当年水土大量流失、满目荒山疮痍的景象,已逐渐被青山绿水取代。试验区成立之初,毕节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2.7%,下游乌江渡电站水库运行4年的坝前淤沙厚度达30米,为设计50年才达到的淤沙量标准。现在,试验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7700多平方公里,约占流失面积的一半。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600多万吨。

生态建设改变了毕节的面貌,也改变了群众的观念。大山深处的赫章县海雀村和大方县穿岩村,都将昔日泥沙滚滚的荒山,变成了遮天蔽日的森林,并多年坚持不乱砍一棵树。曾任穿岩村小沟村民组长的杨先富说,除了300多亩耕地和农户住的房屋外,所有地方都是树,水土保持好了,粮食单产增加了两倍。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