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模式”牵手“同心”大业

2011年07月19日14:5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全国工商联 织金县 各民主党派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智力支持 中央统战部 生态建设

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巍巍乌蒙山,曾让毕节人吃尽苦头,陷进“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潭。1988年,当时的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超前谋划、作出决策: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邀请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到毕节开展智力支边。此后,统战部门共组织200多批考察组帮助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与8个县建立定点智力支边扶贫制度;300多批、28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毕节帮助工作;直接引进资金和捐赠物资6亿多元,帮助引进、联系和推动的项目100多个,涉及资金近500亿元。

在总结毕节实验区建设的基础上,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的科学论断,中央统战部以打造同心品牌为平台,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发起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工程,在欠发达地区开展助推发展、改善民生、智力支持、生态建设和示范带动等工程。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考察带动:全国工商联创建了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主的扶贫工作委员会。在织金县,通过带领企业家实地考察,采取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科技示范扶贫、劳务输出扶贫、光彩事业扶贫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帮扶――引进和实施各种项目90多个。捐款捐物、投入和引资1000多万元。支持定点扶贫地区开展“猪沼菜”及特色种植、养殖和加工等生产性发展项目(简称“金种子计划”)。

组织起来:开展重点乡(镇)滚动项目帮扶,帮助农民组建起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熊家场乡“生态猪养殖基地”,三甲乡“千亩生态葡萄园基地”。

援助教育:全国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在织金县建学校、教学楼或图书室14所,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4300余人,全国工商联为毕节地区捐赠“光彩文库”100多个。而工商联会员企业捐助的计算机让山沟沟里的孩子们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通过网络看世界。

智力支持:开展智力扶贫,帮助提高素质。2002年以来,全国工商联与民生银行合作为贫困地区举办了8期乡镇干部培训班,培训人数近800人次。为织金县培训县乡干部、教师和各种技术人员4000多人(次)。

改善民生:组织动员非公有制民营企业及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帮扶贵州织金县贫困农民修建各种大小水窖2000多口,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解决近1.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招工扶贫:全国工商联实施双百万工程,动员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开展“招工扶贫”投入支持资金200多万元,为贵州织金县和四川仪陇县贫困农民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生产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近6000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16万人次。培训输出贫困农民工7000多人、带动其他形式输出农民工12.96万人。

23年过去了,这个毕节“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山区,如今,山青了起来,森林覆盖率每年增一个百分点;水绿了起来,湖泊清净鱼儿欢跃;人富了起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6倍。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