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2月18日电(记者吴磊左昊畅)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教授近日在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改革展望论坛”的间隙,接受了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的专访,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做出前瞻性评论,以下是专访主要内容:
解剖宏观经济脉络
记者:根据您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预测,中国经济2019年左右会达到9%的峰值,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会相应发生怎样的变化?哪些产业将会被重点调整?
成思危:第一是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信息业、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咨询业、管理业等。因为现代服务业本身是任何国家发展必须增加的,而且这是不排放二氧化碳。第二是新能源产业。能源是经济的粮食,中国能源问题是很大的问题,中国能源越来越依赖进口。第三是文化产业。大家知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中国的文化被世界了解的还不够,我在美国时发现美国人对印度的瑜伽了解的比中国的太极要多,实际上中国的太极拳有悠久的历史还能非常好地锻炼身体。所以我想像中国这样的文化产业,也是将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三方面将来我们要大力推进,当然在推进的开始需要投入,投入会影响GDP的增长。但一旦到2019年前后,这些产业发展成熟起来了,就将对GDP有更多贡献。传统产业由于已经产能过剩,就不应该再过于注重生产能力,转而应追求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每个国民创造财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提高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记者:除了产业结构升级,国企改革也是新一轮经济政策中大家关注的重点,您对此作何评价?
成思危:因为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比国有企业要灵敏,所以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非常重要。好的民营企业毕竟资金力量有限,如果它和大型国有企业混合起来,就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所以,混合所有制的政策提出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不是国有搞国有,民营搞民营,而是大家优势互补,解决资金、管理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重点,是这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非常重要的方向。
第二,国企最大的问题是公司治理。它对管理者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到位。管理者做得好与不好都没有特别的约束和激励。所以现在在国企改革要有职业经理人,国企的管理者也和民企业管理者一样,是职业管理人才,需要管理训练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所以,培养职业经理人是中国国企改革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包括把人才送到去国外培养,到国外大公司任职几年再回来,这种经验都是国企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