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11月9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北京街头一大幅广告牌上打出“热烈庆祝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标语。中新社发 刘关关 摄
中新网11月10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入第二天,境外华文媒体指出,此次会议标志着习李改革路线图提交到中共最高集体决策平台,进入决策环节。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被视为习李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国内外抱有高度期待。
习李改革路线图进入决策环节
香港《大公报》刊文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九日在京开幕,备受关注的习李改革路线图终于提交到中共最高集体决策平台,进入决策环节。
美国《星岛日报》指出,全球视线聚焦东方,急欲一睹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改革方案真容。新一轮改革能否在方案设计上更具前瞻性,成为衡量习李战略眼光与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今次三中全会,被外界视为习李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中国社会普遍抱有高度期待。
台湾《联合报》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习李去年年底接班以来,第一次提出的国政方案,并确定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走向。此次三中全会聚焦深化改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誓言“要啃难啃的硬骨头”。
香港《商报》10日文章指出,为期四天的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将是习李自上任以来,中共首次发布“改革路线图”。权威人士认为,这份文件集中了中共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大公报》还指出,综合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之后形成《决定》的最终版本,并以中央全会名义公布,将成为中共全党必须遵循的纲领文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鸿武指出,《决定》作为一份纲领性文件,除了部署各个领域的具体改革步骤之外,还具有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协调改革立场、汇集改革资源的作用。
美国《星岛日报》指出,习近平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即明言,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也正因如此,新一轮改革蓝图的设计,被赋予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与科学性的更高要求,而前瞻性是否足够,将通过未来的实践,检验习李战略眼光与执政能力。
分析称三中全会的基调已然奠定 改革战役正式开启
香港《大公报》指出,习李高层有两次离京赴外地召开的座谈会,格外引人关注。一次是习近平7月23日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次是李克强于本月5日在黑龙江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听取意见。两次会上,习李分别就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这实际上共同奠定了三中全会的改革基调。
文章说,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是中国政坛一种特殊的政治运行方法。这是因为许多政策归根结底要靠地方来贯彻执行,另外座谈会的方式相对自由灵活,但其政治分量却不可小觑。综合看来,两次座谈会至少传递出三大改革信号。其一是释放发展新活力,简政放权,营造公平环境。其二是挖掘增长新方式,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等战略,为后续增长开辟新的路径。其三是健全民生保障网,中国的改革要顺利推进,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诉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美国《星岛日报》指出,随着新发展阶段的到来,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面临深刻调整,新一轮改革于转型的关口推进,既是决定转型成功与否的推进器,同时也因受制于转型期的高风险特性,客观上要求达致“一矢中的”的效果。有学者即指,眼下各类转型对改革构成倒逼之势,改革的时间与空间约束全面增强。
香港《星岛日报》援引台湾学者林中斌的观点认为,此次全会表面上主要是经济改革,但骨子里却是“一刀切”的改革。他说,过去很多相关经济改革无法推动,就因牵涉地方利益,加上贪腐盛行,造成深刻社会矛盾。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简政放权与反腐料是此次全会的“重头菜”,行政改革的重点就是大幅消减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审批项目,让市场而不是权力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各级权力早已习惯从市场中寻租获利。要从源头上遏制权力寻租,除了必须削减形形色色的行政审批权外,还需要更多可操作的政策辅助。如何有效遏制腐败当然也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章说,在各方竞相炒作、公众热切期盼的烘托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承载了各种希望和期盼。其实,三中全会的真正意义在精不在多。
台湾“中央社”指出,全会将聚焦深化改革,虽然民意支持,但与利益团体的博弈大战才刚要开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被视为是化解大陆深层社会矛盾、纾解内部压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药方。有了药方,只能说习李的改革战才刚刚开打,战役的前方是一条充满险阻挑战的漫漫长路;能否照药方落实、治愈顽疾,攸关大陆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