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健康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6:29:0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现代化报告,现代化,报告,何传启
    • 主持人郭传杰:

      前面四位年轻的同志也是伴随着现代化研究成长起来的“小专家”,都是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作的四个报告。下面有请何传启研究员,从中国健康现代化进行总体性的汇报。

      2017-09-1610:03:13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   中国网宗超

    • 何传启:

      尊敬的郭传杰研究员,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健康现代化的路线图”。

      众所周知,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国家目标,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目标。例如,50年代毛主席提出建设工业化强国,60年代周总理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21世纪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复兴伟大梦想。

      我们从1998年开始,专职从事现代化研究。在过去的20年里完成学术著作50部,共计2000多万字。包括《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22部,其中年度报告16部,报告概要6部;包括《第二次现代化丛书》系列10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系列15部,《世界现代化报告》系列3部。

      2017-09-1610:04:50

    • 何传启:

      尊敬的各位专家和朋友,现代化是我们的国家目标,健康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以来,我们选择“健康现代化”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健康现代化研究》。《报告》全文约70多万字,包含450多张图表。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是我们完成的第16部年度报告,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汇报的内容是中国健康现代化的路线图,简称“健康路线图”。它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健康现代化路线图是健康现代化的目标、路径和措施的系统整合。

      我的汇报分为三部分,一、研制“健康路线图”的基本思路;二、“健康路线图”的主要内容;三、实施“健康高铁”战略。

      2017-09-1610:06:36

    • 何传启:

      尊敬的各位专家和朋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健康水平取得明显进步。这里以平均预期寿命为例,来说明我们的成就。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在1960-2015年期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从43.4岁提高到76岁,提高了32.6岁;高收入国家平均人均预期寿命从68.5岁提高到80.8岁,提高了12.3岁;世界平均人均预期寿命从52.5岁提高到71.7岁,提高了19.2岁;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差距从25.1岁下降到4.8岁,下降了20.3岁。

      简单地说,1960年以来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国际差距缩小了20岁,2015年国际差距约为5岁。

      很显然,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

      10年前,许多家庭或多或少会为“三件事”发愁,即看病、上学、买票。网上曾经流传“看病难、上学难、买票难”的说法。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其感受更深。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从2005年的73.8岁上升到2015年的76岁,提高2.2岁;大学毛入学率从2005年19.3%提高到2015年43.4%,提高到24个百分点;而人均国民收入,从2005年约1800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约7900美元,提高了6000多美元。

      10年后,曾经令许多家庭发愁的“三件事”,有的已部分解决,有的部分缓解,有的正在缓解。其中“买票难”问题,已经部分解决,解决途径是:系统升级。高速铁路运力提高,网络订票买票更容易,私人汽车回家更方便。

      “上学难”问题,已经部分缓解,解决办法是增加投入。义务教育普及、免费,中等教育推进均等化,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2015年大学毛入学率达到43%。

      “看病难”问题,正在缓解,尚未完全解决。解决方法,正在寻找。医疗体制改革有所改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启动。

      2017-09-1610:08:23

    • 何传启:

      目前解决“看病难”问题,大致有三种思路。第一,从部门角度,就是从卫生系统内部解决,是“小卫生、小改革”。1978年以来,医疗体制改革有进步,但效果不够理想。

      第二,从国家角度,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解决,是“大健康、大战略”。“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启动,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第三,从社会角度,从“现代化、系统化”角度来解决,采用“大系统、大战略”的思路。2017年我们提出中国健康现代化路线图,当然这还是一个建议。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分析了世界健康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发达国家健康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讨论了中国健康现代化的基本国情。然后认为,解决14亿人“看病难”的问题,仅从卫生系统内部解决是不够的。我们建议从“社会大系统、国家大战略”的层面,寻求“现代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017-09-1610:10:24

    •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根据世界现代化和健康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经验,结合中国健康现代化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中国健康现代化的路线图”。

      《报告》建议: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采用“系统升级、四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简称“健康高铁”战略,重点实施“中国健康高铁工程”,实现从工业时代分立的医疗卫生系统,向信息时代的整体型国民健康体系的转型升级,建设健康服务强国和健康长寿社会。

      2017-09-1610:11:19

    • 何传启:

      一、研制“健康路线图”的基本思路

      第一部分是研究“健康路线图”的基本思路,讲四点。

      1、充分认识“健康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首先,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的首要财富。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包括三个维度:健康长寿、良好教育、体面生活。由此可见,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世界人民的一个共同愿望,是国家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康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全民健康长寿。

      网络上流行一种说法,“健康是1,其他都是零”。虽然这种说法不太准确,但反映了健康的重要性。健康一倒,其他归零。

      其次,健康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健康不仅是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是生活质量的生理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生活质量。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经常“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经常以“生活质量为中心”。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提高生活质量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实现健康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因为没有健康现代化,就没有生活质量。

      其三,没有健康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人既是现代化的行为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现代化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制度现代化是本质,器物现代化是外观。人的现代化,既包括健康和素质的现代化,也包括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其中,健康和素质现代化是基础,观念现代化是本质,行为现代化是表象。没有健康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其四,2020年后中国将迈入“健康优先”时代。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个战略跨度70年,从1980~2050年。三步走战略前40年,以第一次现代化为主,以工业化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取得巨大成就。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基本完成工业化。三步走战略后30年,将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为主,知识化为主,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阶段。

      通俗地说,在2020~2050年期间,我们将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以第二次现代化为主,以生活质量为中心。以生活质量为中心,要求“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健康是生活质量的生理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生活质量。可以预计,届时中国将迈入“健康优先”时代,即“质量优先,健康优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2017-09-1610:13:55

    • 何传启:

      2、充分尊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首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2016年的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个《纲要》包括8个部分:总体战略、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支撑措施和组织实施。它提出的原则是“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它的战略主题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健康国家。这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

      其次,我们曾为《纲要》编制工作做了一点贡献。2016年4月,我们受国家卫计委委托,开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综合平行研究,并高质量按时完成。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发来感谢信说,我们为《纲要》编制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综合平行研究,包括一个总报告和四个专题报告。总报告的主题是促进全民的健康长寿。综合平行研究为《纲要》做了贡献,为《报告2017》做了准备。平行研究总报告分为六篇,其中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分别对应国家《纲要》的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其中第四篇跟《纲要》的第四、第五、第六篇相对应。

      其三,《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为《纲要》做补充。《纲要》为我国健康现代化提供政策指引,而《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以《纲要》为指引,为《纲要》做补充。

      2017-09-1610:17:45

    • 何传启:

      3、充分利用信息革命的“技术红利”

      信息革命等给我们带来了互联网、健康物联网、健康大数据、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健康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生物和医学技术、智能社会等等,这些都可以应用到中国健康现代化。

      4、充分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

      什么是中国高铁呢?按照目前网上的说法,中国高速铁路是新建时速超过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以及改建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客运专线。按照国外的说法,高速铁路是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铁路。而快速铁路是指时速在160-250公里之间的铁路。普通铁路则是时速约低于160公里的铁路。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的差别是什么呢?首先是速度,高速铁路一般时速350公里,普通铁路时速160公里以下。第二个高速铁路很舒适、平稳、安全,轨道封闭,控制系统是专用系统。简单的说,高速铁路是信息时代的铁路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普通铁路则是工业时代的铁路系统,是机械化、电气化。

      中国高速铁路网,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四纵四横”,到“八横八纵”。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系统升级、技术整合。它包括铁路升级、列车升级、控制升级、管理升级以及技术整合。

      2017-09-1610:20:29

    • 何传启:

      二、健康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健康路线图的主要内容,讲三点,目标、路径和监测,而战略措施放第三部分讲。

      1、战略目标

      总目标:全面建立分工合作制国民健康体系,全面提升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的水平,全面改进健康环境和健康治理的质量,分步实现健康现代化,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家家拥有健康保险、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健康环境和健康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健康目标。

      分阶段目标:根据2000~2014年健康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分别测算到2020、30、50、60、80和21世纪末,中国健康现代化的世界水平和排位。根据这种预测,提出中国健康现代化的分阶段目标。

      第一步在2030年前后,基本实现健康现代化,健康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左右;第二步2060年前后,全国平均实现健康现代化,健康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20名左右;第三步2080年前后,高标准实现健康现代化,健康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10名左右。

      分领域的目标: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目标,其中,平均预期寿命在2030年超过79岁,2050年超过84岁,每千人医生数2030年超过3个,2050年超过5个;健康环境和健康治理目标,其中, PM2.5的年均浓度,2030年降到40微克/立方米左右,2050年降到30/立方米微克以下;公共健康支出占健康总支出比例,2030年达到70%左右,2050年达到80%左右,私人健康支出占比约20%。

      2017-09-1610:23:13

    • 何传启:

      2、运河路径

      这是健康现代化的运河路径。它的基本思路是,瞄准健康发展的未来世界前沿,加速从传统健康向现代健康和全民健康的转型升级,迎头赶上健康发展的未来前沿水平;2030年左右全面超过健康现代化的世界平均水平,2060年左右进入健康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行列,在2080年左右走到健康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前列;实现健康体系、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治理的现代化。

      3、动态监测

      这是动态监测指标,包括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的12个指标,包括健康环境和健康治理的12个指标。

      2017-09-1610:25:56

    • 何传启:

      三、“健康高铁”战略

      第三部分,实施健康高铁战略,讲四个小点。1、战略设计,什么是健康高铁战略;2、系统升级,就是健康体系的现代化;3、四轮驱动,就是健康四个方面的现代化;4、系统整合,实施“中国健康高铁工程”。

      1、战略设计:健康高铁战略

      “健康高铁”战略涉及三个基本概念,那就是国民健康体系、“健康高铁”和“健康高铁”战略。

      首先,国民健康体系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理解,国民健康体系是以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的开放体系。而人的健康需求既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需求。人的健康需求至少涉及9个方面。

      我们认为,国民健康体系是以满足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健康需求和健康供给协同进化、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相互促进的开放体系。它的功能包括:维持健康生活、提供健康服务、改善健康环境、提升健康质量等。根据人的健康需求的不同,国民健康体系可以分为五个子系统,分别是健康生活系统、健康医护系统、健康保险系统、健康用品系统、健康治理系统,以及三个影响因子,包括健康科技、健康环境和健康产业。这是国民健康体系的示意图。

      2017-09-1610:27:32

    • 何传启:

      其次,“健康高铁”。“健康高铁”的英文说法,是Health Superhighway System,它是一个形象化比喻,是高速运行的、信息时代的、整合型国民健康体系的一个中国特色的“形象化说法”。

      就像中国铁路系统从工业时代的“普通铁路”(Railway System)升级为信息时代的“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 System)一样,中国卫生系统也需要转型升级,就是从医疗卫生系统,升级为整合型国民健康体系,从工业时代分立的医疗卫生系统和医疗保险系统,向信息时代整合型国民健康体系的转型升级。

      这种国民健康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以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以健康长寿为目标。

      信息时代整合型国民体系与工业时代的医疗卫生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医疗卫生系统以“疾病防治”为本,国民健康体系“以人为本”;医疗卫生系统以“救死扶伤”为中心,国民健康体系以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医疗卫生系统以“患者恢复”为目标,国民健康体系以“健康长寿”为目标。简单的说,医疗卫生系统是工业时代的医疗卫生系统,而国民健康体系则是信息时代的国民健康体系。

      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中,“健康高铁”有三种用法。第一,指信息时代的国民健康体系;第二,指高速运行的国民健康系统;第三,指健康高铁战略。这分别是从系统角度看,从工程角度看和从战略角度看,给出三种不同的用法。

      2017-09-1610:30:34

    • 何传启:

      其三,“健康高铁”战略。“健康高铁”战略的英文说法是Health Superhighway Strategy,它是一个形象化比喻,是中国健康现代化战略的“形象化说法”。

      我们理解,中国健康现代化至少包括五个现代化,分别是健康体系、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治理的现代化。未来30年,中国健康现代化可以采用“健康高铁”战略,即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采用“系统升级、四轮驱动”的总体战略,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化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

      其中,“系统升级”指健康体系现代化。它以健康长寿社会为导向,促进从医疗卫生系统向国民健康体系的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系统整合、功能升级;“健康服务全覆盖、健康长寿生活美”。

      “四轮驱动”是以四个现代化为动力,实现四化联动。它们分别是健康生活现代化: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降低和控制健康风险;健康服务现代化:实现“有病好治好康复”,提升健康服务的质量;健康环境现代化:实现“环境安全营养好”,提升健康环境的质量;健康治理现代化:实现“优质公平可持续”,提升健康服务的能力。

      中国健康现代化的“健康高铁”战略示意图如下。目标导向是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系统升级指健康体系现代化,从医疗卫生系统向国民健康体系转型升级;四轮驱动则是以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治理四个现代化为动力,实现四化联动。

      2017-09-1610:33:46

    • 何传启:

      其次,“健康高铁”战略的宗旨和思路。它的宗旨是促进全民的健康长寿。健康体系建设是手段,健康长寿社会是目标。

      基本思路是以“系统升级”为先导:顶层设计,系统优化;以“四轮驱动”为动力:全民参与,四化协同;以“健康优先、质量优先、公平优先,共建共享为原则”,促进国民健康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的系统整合,推进健康生活等四个方面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建设信息时代的整合型国民健康体系,建成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健康长寿社会;全面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有病好治好康复、健康服务全覆盖、优质公平可持续、环境安全营养好、健康长寿生活美”的健康目标。

      “健康高铁”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健康优先、质量优先、公平优先、共建共享。它的理念是健康社会人人有份,健康生活家家有责,健康服务全民覆盖,健康保障强度递进,健康促进预防为主,健康体系分工合作。

      “健康高铁”战略的目标和任务。目标是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整合型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健康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所谓“健康长寿社会”,是指人民健康和长寿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

      “健康高铁”战略有六项任务和三个方面的行动计划。六项任务分别是完成从医疗卫生系统向全民健康体系的升级,全面控制健康风险,全面提升健康医护质量,全面改善健康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国家健康能力,完成国民健康体系的系统整合。

      三个方面行动计划分别是,系统升级:加速健康体系现代化,完善国民健康体系的五个子系统;四轮驱动:加速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提升健康体系四个方面的能力;系统整合:实施“中国健康高铁工程”,完成国民健康体系的系统整合和升级。

      2017-09-1610:34:46

    • 何传启:

      2、系统升级:健康体系现代化

      系统升级:健康体系现代化,讲三点。

      首先,分工合作制国民健康体系。分工合作制国民健康体系是分工合作、责权明确、全民参与、全程覆盖的整合型国民健康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以促进全民健康长寿为宗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相互促进、经济和社会相互支撑。其主要功能是,为全民提供“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这是国民健康体系的示意图。

      其次,系统升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民健康体系的五个子系统。有相应措施和政策建议。第二步:提升国民健康体系的四个方面能力。第三步:实现国民健康体系的五个子系统的系统整合和功能升级。

      其三,五个子系统的升级优化。

      一是健康生活系统,它是支撑和维系健康生活的各种要素和总和。具体政策措施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二是健康医护系统,它是提供健康医护服务的服务体系。具体措施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三是健康保险系统,它是提供健康保险服务的服务体系,具体措施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其中,建议建设和完善“公益型全民健康保险体系”(National Public Health Insurance),由四个部分组成:1.基本健康保险,是公益型,人口覆盖率100%;2.大病互助保险,是公益型,人口覆盖率100%;3.医疗援助基金,它的类型是福利型和慈善型,人口覆盖率是需要者;4.商业健康保险,是自愿型的,是开放的。2050年目标:公共健康支出占健康总支出比例达到80%左右,私人健康支出占比约20%。

      四是健康用品系统,它是生产和提供各种健康用品的健康支撑体系,具体内容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五是健康治理系统,它是健康治理的相关机构和制度的总和,具体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2017-09-1610:38:35

    • 何传启:

      3、四轮驱动:实现四个方面现代化。

      第一是健康生活现代化,行为主体是家庭和个人;第二是健康服务现代化,行为主体是医院和医护人员;第三是健康环境现代化,行为主体是全社会;第四是健康治理现代化,行为主体是政府。

      四轮驱动,需要家庭、医院、社会、政府,四方通力合作,推动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治理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共同建设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这是四轮驱动的整体规划。

      首先,实施健康生活行动议程,促进健康生活现代化。健康长寿,从我做起。健康生活行动议程是促进国民健康长寿的行动议程。它要求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程规划,全域覆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设一个人民健康长寿的社会,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具体措施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这是健康生活行动议程的行动框架(全生命周期),从婴幼儿、学习期、工作期到退休后。

      2017-09-1610:40:33

    • 何传启:

      其次,实施健康医护优质工程,促进健康服务现代化。健康长寿,医护先行。健康医护优质工程,包括医护服务流程再造、社区医院标准化、临床路径计划、诊疗常规计划、整体护理行动计划、医护人员收入倍增计划、医护质量监督体系计划、医院医护环境现代化、健康教育现代化等,实现“有病好治好康复”,具体措施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这是健康医护优质工程的行动框架(医护全流程)。

      医护服务流程再造、社区医院标准化工程是其中两个重要措施,而医护服务流程再造,可以在医护体系和医院两个层次同时进行。

      建立公立和非营利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收入指导线”。简单的说,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人均年收入一般为其所在地区职工人均年收入的1.5-2倍,其中,中高级医师的人均年收入一般为其所地区职工人均年收入2-5倍。同时要完善医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医护人员的合理自主流动。

      其三,全面改善健康环境,促进健康环境现代化。健康长寿,环境要美。具体内容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其四,实施健康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健康治理的现代化。健康长寿,政府有责。健康能力提升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公平优先、需求导向、适度超前”的原则,从健康服务和健康治理两个方面提升健康能力,实现“优质公平可持续”。具体措施见《现代化报告2017》第三章。

      这是健康能力提升工程的行动框架,分为健康服务能力和健康治理能力两个板块。我们建议实施健康创新工程,建设健康创新体系,建议建立药品成本免费登记制度等。

      2017-09-1610:42:46

    • 何传启:

      4、系统整合:“中国健康高铁工程”

      讲四点:什么是中国健康高铁工程,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服务平台和主干线路建设,一期工程和试点城市。

      首先,所谓“中国健康高铁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健康高铁”战略的一项建设工程。通俗地说,中国健康高铁工程,借鉴中国高铁的建设经验,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建设原则,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运行的信息化国民健康体系,即信息时代整合型分工合作制国民健康体系。

      中国健康高铁工程(Health superhighway Program),既是中国健康现代化和“健康高铁”战略的一项建设工程,也是中国“健康高铁”战略的诸多政策举措的系统化集成和工程化建设。

      中国健康高铁工程,按两期规划和三个层次协同推进。三个层次分别是健康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健康信息和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服务平台体系和服务健康干线体系建设。

      这是中国健康高铁工程的建设规划示意图。

      其次,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健康物理基础设施,也就是“健康高铁”的“硬件设施”,包括健康场所、公共卫生设施、医护机构等等。健康物理设施建设分为五个子系统建设和四个方面的现代化。

      健康信息和知识基础设施,则是“健康高铁”的“软件设施”,包括健康生活指南、健康服务指南、健康大数据、健康物联网等等。健康信息和知识设施建设包括五个子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四个方面的信息和基础设施建设。

      2017-09-1610:43:35

    • 何传启:

      其三,健康服务平台和主干线路。健康高铁的服务平台体系,大致按三个级别设置,而健康高铁的主干线路体系,大致按“纵横”两个维度进行规划和建设。

      健康服务平台有三个级别,国家健康服务平台是健康高铁的国家总站,建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负责研制和维护;地区健康服务平台是健康高铁的地区分站,建议由地区医学高等院校负责研制和维护;健康机构服务平台则是健康高铁单元基站,建议由健康服务提供方按统一标准研制和维护。

      健康服务干线,分为纵横两个维度。横向干线为健康快车主干线,它将根据社会不同人群的基本健康需求,设立健康快车,提供便捷、公平、优质的健康服务。而纵向干线是健康专列主干线,将根据人体不同器官的专项健康需求,设立健康专列,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健康服务。这种服务包括“健康指南、健康咨询、服务预约、取消预约、健康服务、满意退出、电子档案”的一条龙服务。

      建立服务干线分工和无缝衔接。健康快车,主要满足基本健康服务需求,主要提供健康生活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初级医疗服务,以及健康保健、健康护理、健康急救服务。而健康专列主要满足精准健康服务需求,主要提供专科医护服务、综合医护服务、手术治疗服务,以及特需医护服务和健康急救服务等。健康快车和健康专列两者有分工、有交叉,要建立两者之间的合作和转轨衔接机制,形成无缝衔接的健康服务网络。

      这是健康高铁主干线路设计的举例。它包括横向干线,纵向干线,主要功能,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

      这是健康高铁的服务流程图,首先进入服务平台,即国家总站或地区分站,然后选择“乘上”横向健康快车或纵向健康专列,然后进入健康服务机构的单元基站,接受健康服务。

      这是健康干线的服务流程图,包括咨询服务、预约服务、健康服务和服务退出。

      2017-09-1610:44:43

    • 何传启:

      其四,一期工程和试点城市。健康高铁工程按一期和二期两期规划。其中一期工程将建设八条健康快车和八条健康专列。

      八条健康快车是:健身运动快车、健康体检快车、健康保险快车、健康用品快车、孕产妇健康快车、儿童健康快车、老年健康快车和中医保健快车。

      八条健康专列为:肿瘤专列、神经健康专列、心脏健康专列、肝胆健康专列、消化健康专列、骨科专列、眼科专列和心理健康专列。

      这是一期工程健康干线体系网“八横八纵”的示意图。

      试点城市。建议在我国南方、北方和西部地区,各选一个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先行启动试点。建议分别选择北方的天津市、南方的武汉市、西部的西安市作为试点。

      这是中国健康高铁一期工程的一个示意图。分为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健康信息和知识基础设施以及健康服务平台和健康干线建设。

      中国健康高铁工程的总目标是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国民健康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它将形成“大健康、长寿命、全周期、全覆盖、高质量、可支付、可持续、一卡通、一条龙”的国民健康体系新形态。

      所谓“大健康”是指覆盖健康的全部因素;“长寿命”指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周期”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全覆盖”指健康服务覆盖全部人口;“高质量”指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可支付”指健康成本可承受;“可持续”指健康体系的发展可持续;“一卡通”指健康服务和健康的支付的“一卡通”;“一条龙”指健康生活、健康服务的“一条龙”服务。

      2017-09-1610:45:38

    • 何传启:

      四、结束语

      最后,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群策群力。我们理解“健康中国”大致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一个发展目标,是人民健康和长寿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其次,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人拥有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家家享有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险的生活方式。其三,它是一种发展理念,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实现全方位和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发展理念。

      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和信息化国民健康体系,全面建成健康长寿社会,既是中国健康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也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民动员和全员参与,需要群策群力和共建共享。

      目前,中国健康现代化路线图和“健康高铁”战略,只是一个建议,是一个初步设想。是否可行,如何落实,还需要做大量研究。

      最后,谢谢大家!敬请指正!周末愉快!阖家幸福!

      2017-09-1610:46:32

    • 主持人郭传杰:

      谢谢何传启研究员。刚才他和他团队的成员把《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做了比较全面的汇报。说是全面,但实际上非常简洁,70万字,他们只是用一个小时就报告完了。

      下面进行具体讨论。讨论之前说两点。一是,去年10月份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我们课题组也是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做研究,是从专家的角度、从智库的角度,提出某些补充或者是细化深化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围绕着一个目标,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思想和方法,从理念的角度来研究,也是继承课题组一直在做的一套思想方法,来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或者建议。

      二是,刚才提到借鉴高铁的发展经验。高铁影响确实非常大,也确实改变了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世界,是大家公认的一件大事。怎么来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借鉴高铁发展经验,提出“健康高铁”模型,提出建议。这是框架性的,行不行?如何落实?正是需要请大家来“会诊”,一起来提出建议。

      参加这个讨论会,在座的有很多是坚持了十几年的老同志、老朋友,可能有的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每次发布的时候,一直是坚持科学和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来开这个会。在会上,大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不怕争论,以前争得面红耳赤的都有。这是做学问、做研究的一种态度。今天,也是以这样的一种态度,请大家来提建议,包括提出新的批评意见。

      下面开始讨论。在讨论之前,先请原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同志,他有五个建议。有请。

      2017-09-1610:49:17

    • 任玉岭: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来参加今天的会,也是来学习的,每一次现代化讨论都提出很多新的情况、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我们这次健康讨论也一定会有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向传启同志和很多年轻的专家和在座的各位来学习的。

      在来之前,传启同志打电话说能发言最好。从我小的时候,“东亚病夫”这个词是给中国的。1949年解放之后,我们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康事业的发展,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们上学的时候很注意体育锻炼,在南开大学读书时,学校就提出要好好锻炼身体,争取健康为国家工作50年。我现在工作57年了,从1960年南开大学毕业一直到现在,我觉得能够坚持到现在与锻炼身体是分不开的。习近平主席最近也提出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它上升到了战略地位。搞好健康,健康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我们“五位一体”的战略推进,与“四个全面”的加强都有直接关系,所以搞好“五位一体”,搞好“四个全面”也是我们健康战略的一个先导。

      下面就是发展成果共享,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让大家都能够享受到成果,搞好精准扶贫。搞好预防为主,搞好医疗改革,搞好环境保护,搞好食品安全,搞好劳动保护,因为劳动保护问题也是很多的,我到生产劳动服的工厂去,一进屋是乌烟瘴气,很多人脸上都是蓝色,我问一些工人,我说你们这里有没有得病的,说怎么没有,我爱人昨天就回家了,生病了。这就是健康现代化的重要需要,应该把这些工作都做好。还有,要进一步搞好养老,搞好我们的健康投入和健康投入的更好使用。还有体育锻炼、科学研究,生命医学、医疗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关心的,都是大家在讨论的。我找几个大家没有讨论,现在不太注意的五个问题,我在这儿就讲这五个问题。

      2017-09-1610:52:32

    • 任玉岭:

      第一,关于改变食品结构。我国现在有1.2亿的高血脂病人和1.6亿的高血压病人和1.1亿的高血糖病人,这些病都与吃有关。这个“吃”就是要我们改变食品结构,一是我们的油用量太大,比90年代初整个用油量增加了3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二是我们的蛋白质问题。改革开放初,肉类很少,整个蛋白质含量不到17%,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情况。1938年中国大豆占世界的98%,孙中山曾说只要有一个三家村就一定有豆腐坊。但现在在中国吃豆腐的人很少了,外国都在大力提倡豆腐的时候,我们的豆腐用量反倒急速下降。我们要高度重视食品结构的改变。

      第二,我们要高度重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改革开放之初,食品添加剂是很少的,现在有很多,像增稠剂、增黏剂、增香剂、增白剂,还有膨大剂等都出来了。如果我们的食品添加剂没有一个控制,没有一个封顶,这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很多食品添加剂已经给我们带来危害,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例子,几十万儿童因为三聚氰胺得了肾结石,所以食品添加剂我们要重视。现在还有像增筋剂,我到河北面粉厂去说是添加了增筋剂,分解以后叫偶氮甲酰胺,这个物质水解以后生成氨基脲,这是致癌物质,现在在欧盟、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南非都已经禁用了,而我们说控制用量,实际上没有控制,结果有的馒头都咬都不动了,这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应该控制食品添加剂。

      2017-09-1611:01:41

    • 任玉岭:

      第三,鼓励支持中医药相关技术的应用和人才培养。我们要想搞保健就得靠中医,从黄帝、神农,一直到李时珍,他们为我们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因为抗菌素的问世,西医崛起,中医被压下去。现在抗菌素已经被发现只有350种能用在临床,在这个时候,尤其是抗生素的抗药性非常严重的时候,我们的中医现在又有了新的希望。现在,中医已经走向185个国家,已经和86个国家签了协议,中医要大发展。所以,我们要关注中医,支持中医,想办法培养人才,特别是要手把手培养徒弟。比如说拔罐、针灸、艾灸、刮痧、推拿、按摩,这些技术都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应该手把手去培养,不是光书本上的培养。所以,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中医是有前途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四,生命支撑系统的使用。“生命支撑系统”一年都是几百万在消费,甚至更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医疗经费究竟怎么用?为了保证全民健康,把国家投入的医疗经费应该用得更好、更加公平,更加正义,这个问题需要考虑。怎么办?应该从机制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使我们的医疗经费能够用得更安全、更可靠,使我们的健康现代化能够走向一个健康的大道。

      第五,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安乐死在一些国家虽然有争论,但在一些国家已经实施。我们应该关注安乐死,研究安乐死,在这方面进行讨论和改革,特别是健康现代化,更应该研究这样的问题,探讨这样的问题。我自己觉得安乐死的问题和“尊严死”的问题应该关注,应该研究,应该支持。

      谢谢大家。

      2017-09-1611:09:37

    • 主持人郭传杰:

      谢谢任玉岭先生的发言,热情洋溢、慷慨激昂,而且五个建议和呼吁是非常到位的。他曾长期作为国务院参事,跑遍了全国各个角落,把自己的理念写成富有战斗性的文章。谢谢他。

      接下来请专家继续发言。先请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的医卫口领导和专家,因为今天谈的主题他们最清楚、最熟悉。有请他们来提意见和建议。

      2017-09-1611:21:57

    • 周恭伟:

      很高兴来参加专家座谈会。现代化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谈政治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现在又谈健康现代化。前面也听了健康现代化的介绍,尤其是创新地提到“健康高铁”的战略,非常形象,体现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又体现了大战略,也体现了我们项目的丰富。我主要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健康现代化的报告要不折不扣地顺应建设健康中国的要求,因为我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经过了反复研究的,它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健康现代化处在关键时期,健康现代化有很多战略、思路和思想都能充分体现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经过反复的上下的对接。我们的内容要体现健康现代化报告的体系,建立“健康中国”战略的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包括我们的指标设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50年要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健康中国”。现代化报告提出的目标,要跟我们的规划纲要的总目标要有一些关联,要跟国家的政策相匹配。

      2017-09-1611:24:48

    • 周恭伟:

      第二,体系要结合健康中国的内容。我们建设健康中国的主要内容:普及健康的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的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我们提出几个方面包括在现代化报告里面,但内容不突出。尤其是现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发展健康产业必须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健康产业、休闲产业升级,促进医药产业发展,这跟我们健康现代化紧密相关,是我们时代的关键词,也是热词,尤其是像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的发展,这都是我们要去加强的方面。

      同时,中国健康现代化存在地区差异,报告里面缺乏地区差异的比较分析。我说一组数,经过计算2015、2016年31个省呈现出4个阶梯状况。上海、北京、天津他们都是比较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是第二梯队。我们关注的是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属于第四梯队。我们健康现代化提出全民健康,这一块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导向。如果在报告里面能够涵盖这一块进去可能更完善。当然健康现代化很复杂,涉及的面非常广,要说方方面面去涉及到确实也很难,我提的这些意见供参考。谢谢。

      2017-09-1611:31:25

    • 甄橙:

      谢谢。第一次来参加这个会议,尤其是今天的主题是以健康为主,把这么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确实是很难。我说几点个人感受,我认为有几个感受特别好,比如说在报告材料70页提到的“健康高铁”模型,这个模型特别形象,但还可以再扩展一些。既然是最前沿要打造健康长寿的社会,现在老龄化的问题,老龄健康医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得要考虑。还有任玉岭先生发言当中提到的安乐死,我们医学领域提了很多年,现在在伦理和法律层面都有很多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健康教育在健康中国口号当中,还需要跟上人文的健康教育,比如说,向死而生的生命教育,像晚期的病人和暮年的老年人会发生一些作用。另外,我们医学领域经常提到精准医疗,明确提到精准医护,这其实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像护理这个专业,它有历史的根源,在国外护理的起源是宗教文化,现在护理的学生从中专、大专,在这个领域当中继续坚持护理工作的同学不多。现在放开二胎之后,助产士的问题也是一个缺口。现在由于一些待遇和其他的问题,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在报告当中提到这一点,也是特别好的。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在模型当中我们把人分为不同的人,这下面对应的是病人和患者,不知道病人和患者有什么区别?因为在我们印象当中,这个用词曾经产生过争论,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到底是患者更尊重人还是病人更尊重人,在我们这里是把它分为两个不同的词汇,我不太清楚。还有报告当中提到1860年这个时间点,提到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我觉得这个说法要慎重一点。因为当年李鸿章开办的是天津海洋学堂,这个医院是很特殊的,是教会医院办的在前。这是我主要请教的问题。报告中提出的健康发展趋势“医生工作强度不断加大”,这是指我们今后强度还要再加大么?还有这个是基于定量研究,我们是定性研究,不一样。还有健康指标的国际比较当中,有一个“少女生育率”指标,这也是我不理解的。如果少女生育率是一个健康指标,我倒觉得这个挺好,但是跟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点相悖。在健康生活当中有一个指标的参数,传染病当中有很多,为什么选择结核病的发病率?是不是这个结核病比较有代表性?这也是我想请教另一个问题。1977年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我们把这个称为生物医学模式,不称为现代系统医学模式。我就说这么多,不一定准确,只是我的一点感受和体会。谢谢。

      2017-09-1611:33:17

    • 胡三保:

      第一次来参加专题的座谈会,以前一直不知道中科院还在做健康的研究,一直以为是卫计委在做,今天感受很深。我从自己的一些体会谈四个问题。

      第一,在报告里面说到健康社会,老年社会是我们将来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将来如何面对老年社会?如何减轻老年社会来到之后的家庭负担?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关注健康,想延长寿命,不是延长痛苦,而是让老年人活得快乐幸福。但是我们养老问题解决不了,那将来就没有幸福可言,人活得没有尊严,何谈快乐?所以如果我们国家还是倡导孝道,子女要对老人要关爱,如果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都去关注自己家的老人,社会的财富靠谁创造?不能说关注了养老投入,国家花很多钱,国家的钱还是这些年富力强的人创造的,让他们创造财富,而让国家把老人养起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2017-09-1611:38:25

    • 胡三保:

      第二,医疗的状况。我作为一名医生,所了解的情况是很多基层医院的门诊量和门诊次数,工作时间比大医院少得多,大医院的工作时间一周在60小时以上,而社区医院的医生要平均少得多,医生的门诊次数和他的工作量是不一样的。我去美国的医院交流,一个美国的顶级教授,他做的是世界各国的高难手术,一个月只做一次,就够他一个月的手术,每天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八点,门诊量并不能确定医生的工作强度。而现在中国的医生比例达到千分之一点九,其实这是一个数字上的概念。但是真正工作的医生的比例还在岗位的医生的比例,可能要再除以三,甚至是除以五。为什么?首先我国的医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流失很多,博士毕业、硕士毕业,甚至工作了很多年,改行去卖药、卖器械,甚至卖计算机去,搞其他服务,为什么?因为压力大、收入低。另外,很多功成名就的医务人员做了行政管理工作,不做临床工作。在美国,你要是一名医生就是一名医生,医院领导不需要你,行政管理岗位不需要你,100万注册医生,可能至少得有90多万在临床一线工作,而我们中国真正调查一下有多少医生,有执照的医生还在临床工作,这个千分之一点九是非常虚的数字。包括护士,护士有多少拿到执照的护士还在做护士的,可能是1/3或者1/4。这是初步的估计。年纪稍微大一点,干不动了,或者是很多就到其他的岗位,甚至考到执照当时就不干的。

      我国医生收入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家一直说要给医务人员提高收入,其实不用跟发达国家比,就跟最贫穷的国家比,医务人员和社会其它行业的平均工资相比差距很大。我一直担忧我老了找谁看病,为什么?高智商的人都不来学医,考上普通大学的人很多都不学医,将来谁来保障我们的健康?我一直担心这个问题。如果医生没有一个好的收入,医务人员很难留住。我到国外交流发现,中国有很多人在国内学了医,然后去其他国家考执照,生活很悠然,收入很高,这些人员英语都好,考个其他国家的执照很容易,将来不好的都留给我们中国自己了,将来我们的健康都是一个大问题。

      2017-09-1612:00:22

    • 胡三保:

      第三,中国的健康产业还不太发达。有一些方面也不太规范,要加强管理,很多需要关注,比如说老人看护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产业方面和人才方面还需要多投入,0.7亿的劳动力需要向这个方向转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人工智能方面,医疗机器人将来照护老人的生活,这应该是很大的一个方向,对于我们将来人口老龄化之后的劳动力缺乏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第四,人对于死亡的理念。我们健康社会也需要心理的健康,如果没有健康的社会心理,这个人要出问题。我们青少年人文教育一定关系到国家和整个的体系健康问题。健康社会心理非常重要,这应该要很早进行教育,包括如何去面对健康、面对疾病、面对死亡,而不是说一说到死,就觉得世界就完了,要耗尽自己或者是耗尽国家的一切资源能利用资源来长寿命,或者是像任玉岭说的安乐死这方面,但是安乐死不是说想安乐死就给了药安乐死,这是要进行合理的评估。我做为一名医生,非常痛心地看到很多人在做无谓的抢救,病人非常痛苦。一个是浪费国家资源,再一个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延续是很不人道的。谢谢。

      2017-09-1612:02:25

    • 主持人郭传杰:

      前面几位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请大家继续发言。

      2017-09-1612:20:31

    • 胡伟略:

      建议以后的讨论时间稍微长一些。对研究报告有三点肯定,一点建议。

      第一,我们中心和课题组提供了非常系统、非常清晰的数据,给人以很全面、系统的观点感受。

      第二,这也是中心一贯的世界视角,有很多世界案例、理论、数据的对比。

      第三,“健康高铁”概念这个提法是可以的,当然如果要细抠字眼。“高铁式”的健康是不是更好一点,简单说一点“健康高铁”也可以,因为健康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健康的,现在也说慢生活,静生活。

      一个问题,刚才几位自然科学专家讲的,健康对应的是疾病,自然科学的部分少了。研究健康,疾病转型是很大的问题,原来突发病现在转成慢性病、老年病,而且疾病在变异,这些问题一定要提到。

      2017-09-1612:21:19

    • 胡伟略:

      我认为健康问题原来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现在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就要增加制度、文化、心理,要增加这些问题,这才是健康发展经济学。健康发展经济学里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健康需求,二是健康供应,三是健康制度。健康需求是三部分人的需求,一是劳动年龄以前人口健康需求,二是劳动年龄健康需求,三是退休以后的健康需求。在这里面再讲安乐死的问题,这三部分人有健康的共性需求,也有特殊性需求,劳动年龄人口有很多职业病,婴幼儿也有特殊的疾病,死亡率很高。老年人口也有特殊疾病。安乐死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在中国当下要慎用。

      再有,三个“医”:医生、医院、医药。这三方面要做专题研究,关于医疗改革的制度有很多问题,其中特别是资金的问题,在这我就不展开说了。谢谢。

      2017-09-1612:25:53

    • 范存斌:

      我简单说一下,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发言很振奋。提一个建议,两个问题。

      一个建议,要切实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现在对饮食的教育很困难,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需要重视。再一个,大家要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要坦然面对死亡,我们中国传统的理念里不愿谈论死亡。还有面对疾病,因为很多观念是错的。我们要树立健康的观念,进行健康教育。

      说到门诊咨询率不断提高,还有基层医疗医生的年均门诊率是否高于医院医生的,这个我不太清楚了。医生年均门诊咨询率是否要比德国和日本都低?这个需要再斟酌。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不要说“看病难”,我们跟国外相比我们看病是容易的。从解放到现在,我们看病容易很多了。在基层看病不难,关键是很多的病人更愿意到大医院看病,所以一定要换个说法。

      2017-09-1612:34:28

    • 吴刚:

      各位专家下午好,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这个报告比较规范,进行了国际国内的比较,定量定性的结合,有模型、数据、方法,也有很好的结论,比较有创新性,比如像“健康高铁”的概念。

      我有一条小建议,我们也提到,在国际上健康现代化也没有标准的模式。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社会,城乡差距非常大,如何结合中国的典型二元社会的特色在比较、分析、统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实际的情况。比如说,我们以前经常“被平均”,因为这是国家层面的、非常宏观的统计数据,平均值可能只是一个参考,跟实际是有差距的。比如说健康投入,北上广一些大城市和西部的县城农村,可能是成百上千的差距,我们统计上到全国平均数字的时候,跟国外没有多大差别,但现实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指标在统计数据和实际情况怎么能够更好的体现实际的时候,可以在分析上给出一些说明。我们一个方面有平均数字,另一方面还需要有绝对数据来支撑,这样我们就知道平均层面。比如刚才提到北京、上海平均寿命81岁,西部可能到70,这差11岁。还有我们也提到由初等发达的健康水平,还有多少属于欠发达,这个数据也可以在报告里体现出来,做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这样报告的影响力会更大一些。谢谢。

      2017-09-1612:40:58

    • 马亮:

      讲几点体会。如果希望展示全景的健康现代化,可能指标多一些较好,但是我们也希望尽量简洁。我们对这些指标情况进行一些挖掘,像我们讲的这些指标之间不是并行的,或者是并列的关系。没有理论上的联系,我觉得应该把这个理论联系很好地建立起来。

      另外,我们的指标来源可以不完全是官方国际组织,还有一些指标可从大数据获取。像现在很多包括各位专家用的手环或者是智能手机,这些数据是非常广泛的,他们用几千万人的手环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还有体检的数据,无论是常规的体检还是就诊医院的体检,这些量都是很大的,这方面是有价值的。

      这本书有没有可能放到网上,在网上能够看到实时的互动,可以自动生成数据,对国际产生影响。此外,刚才专家讲的医学人文教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7-09-1612:46:38

    • 曾昭耀:

      健康现代化特别重要,因为现在世界公认的一个国家最大的实力就是人的潜力,人的潜力首先是健康和教育。我提两点建议。

      第一,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人认为,人的行为大概占60%,我看了一个材料,美洲议会卫生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他们在会上提供一个数据,我觉得参考一下,他们说因素里面自然环境占9%,生活方式占43%,人体机能方面占27%,保健服务只占11%。这个数据是他们在会议上提出来的,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无论他们也好,我们这个会议上也好,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生态。这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某个程度上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战争导致死亡,一位历史学家做了一个统计,战后到苏联解体大概死了2000万人,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健康。现在国际秩序也很乱,所以如果我们不建立命运共同体,不加强国际合作,国际政治生态还将继续恶化的话。

      第二,“健康产业”是一个市场化还是社会化的问题?刚才说的美洲2015年的会议,他们提出很尖锐的问题,“健康产业”到底是市场服务于社会还是社会服务于市场,他们的经验证明如果市场给你钱,在健康问题上将会越来越分化,穷的是越来越穷,富的是越来越富,这也属于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的问题。谢谢。

      2017-09-1612:53:06

    • 赵玉川:

      参加这个会有三点体会。第一,中国经济发展了,被不被世界承认要看货币是不是走向世界国际化。我觉得健康问题提出的题目好,具有它的特点。第二,它的判断好,我国整个健康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看病不易,怎么不易?排队很难,有些边远地区也是缺医生的。第三,政策比较全面。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当也是一个医学问题,健康有身体健康也有心理健康。我们提的“健康高铁”的说法合不合适?中国的健康有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环境问题,到处是污染,包括水80%污染,自来水的污染你看不到见,闻不到。另外一个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健康发展不同步。100年前英国和法国经济发展了,但是人的健康并没有同步发展,死亡率很高。健康涉及到很多方面,2003年参考消息谈到,2003年矿难死亡人数达7000人,这个比例是很高的。第一次残疾人普查的时候,我国大概有5000万残疾人,现在达到8000万,这3000万怎么来的?一方面是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环境问题,后天致残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还有养老问题,现在60岁的老人已有2亿多,面临很大的健康压力,老龄健康的问题,一方面靠家庭,另一方面靠社会化。还有健康产业,这个提法也值得商榷。我们过去提教育产业化、文化产业化,但是医学和教育、文化一样,公益性很强,发达国家为什么人均寿命高呢?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注重的是公平和效率,而现在我国投入的医疗经费,很多人没有享受到公益性医疗的福利,公平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这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谢谢。

      2017-09-1613:02:05

    • 邹力行:

      我简单讲几句。这个报告很不容易,是落实政策的重要措施,也是一个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势,很具有战略性、科学性。这是一点体会。另外,大家可能是多次参加这个会,这么短的时间内,课题组的团队取得这么好的成果,关键是方法,可以说是一直初心不改、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一点非常宝贵。这个报告有一些内容还需要深化,主要是健康产业这一块。这个报告还是很好的。谢谢。

      2017-09-1613:20:48

    • 杨重光:

      第一,这个报告很好,涉及到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第二,我同意任老的很多意见。第三,我想任老的意见当中还有很多其他专家的发言中,都涉及到健康中国问题,也就是中国的健康政策。教育问题,安乐死的问题,这都是哲学问题,如果不结合深刻理论基础的话,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现在的医疗改革,特别是对农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鼓励人们多看病、多吃药、多住院。我今年80岁,人生原来的两个目标,第一是不挂点滴,第二是不住院。现在我打了一次点滴,除了这一次,我没挂过点滴。第二是住院,我到美国去居住,晚上的时候空调吹的脑袋有一点问题了,到医院去看,医生说一定要住院,住了一个晚上的院。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决定健康很重要的因素。现在的小孩,不到两岁挂了很多点滴,一生病就挂点滴。像美国的医疗观念,感冒了发烧了,说多喝热水两天就好了。这就是医生、健康、人生、生死的一个重要的观点,谢谢。

      2017-09-1613:22:45

    • 杨宜勇:

      什么是健康现代化?健康有没有现代化,健康能不能现代化,在看到《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之前,我是有深刻疑问的,但是在看完这份研究报告之后,我基本认可了健康现代化研究。

      一关于健康治理现代化。这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政府治理为主的时代即将过去,必将迎来多元共治,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公民的时代,即健康治理体系机制的现代化。

      二关于健康服务供给的现代化。健康以需求为导向,深化健康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健康资源配置,实现健康服务供给流程再造,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中国服务的新期待。变低效供给为高效供给,加大科技含量。

      三关于健康服务消费的现代化。以少病为目标,防病与治病并重,一方面避免过度医疗,过度用药,过度手术。另一方面要加强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的专家管理一起发挥更好的作用,变被动消费为科学消费。以上是我的几点个人认识,请各位批评指正。

      2017-09-1613:29:04

    • 主持人郭传杰:

      还有很多先生没有发言,其中,包括像于先生、吴先生这些高龄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的,在第二排、第三排的,相信他们有很多真知灼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发言就到这儿。

      今天上午,听了五位的汇报,发言的质量都非常高,有的从专业的角度,有的从战略跨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做了很好的介绍。各位专家的发言,包括指点、批评和建议,非常有价值,非常感谢大家。我们继续保持一贯的研究作风,集思广益。特别是在周末,刚才胡先生还说,以后这种会,要安排长一些。请中心研究一下,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多长时间比较合适。不然大家来了以后,没机会发言也不行。

      第二,我们开展现代化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更多是现代化实践的问题。1987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今年正好30年。30年过去,今天的中国,跟30年前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不知道已经翻了多少倍,每一个中国人走到国外都感到一种自豪。

      这里面,就得益于我们现代化实践的作用。在这样的现代化实践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多的。到2015年,三步走战略前两步走目标已经完成了,第三步的经济目标,已经完成了约90%。根据小平同志的提法,第三步经济目标,按照1980年不变价计算是人均4000美元。2015年,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已经达到了3638美元,就是完成了91%。这些进步,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我觉得我们现代化研究工作也多多少少起到一些贡献。

      2017-09-1613:32:06

    • 主持人郭传杰:

      第三,今年正好是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中心是2002年正式成立的,实际上开展研究工作是1998年。十几年接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是在大家共同参与指导下,一步一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现在,中心在国际上,在现代化研究中,已经有相当的比较高的地位。因为已经开过两次国际现代化会议,都在北京开的,成立了国际现代化研究的协会性的组织,而且,何传启已经两次到国外讲课,受国外的领导人的邀请,比如说哈萨克斯坦的总理邀请,给他们的总理做报告,到俄罗斯科学院做报告,讲的就是现代化研究。

      在这个平台,用自己比较独特的一套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从自然科学角度,建立自己的一套方法,有别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从历史、经济那个方面研究,作为现代化研究的一种视角,体现了我们交叉科学跨界研究的生命力和重要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年轻的研究学者也在不断成长,在各位的继续支持下,我们中心今后还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2017-09-1613:32:48

    • 主持人郭传杰:

      第四,我们今天的报告,围绕着健康现代化主题,这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奋斗目标,同时也是现代化的追求的方向,而且又非常地接地气,跟每个人、每个家庭非常相关的话题。

      我相信这个报告的推出,一定会引起社会上比较好的反响。特别是今天有医学界的领导和专家参加,大家的发言,很有意义。我想,报告内容是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益补充。这个报告70万字,450张图表,可以说进行了很艰苦的劳动,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建议,当然有些方面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刚才大家发言当中,提到的有两点,我非常赞同。一是现在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点,上一次在信息技术方面,现在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生物医学。去年12月份,自然杂志专门出了一个专刊,就是研究人体重建学。哪个器官坏了去换一个。像这样的东西,对改善和延长人的健康和寿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医药也是一样,我们这里强调的措施,这一点可能还不够。

      二是大家都提到的人文方面的东西,健康哲学方面的东西,北大的哲学系的教授都是80岁以上的,科学院有100多岁的老科学家,他们都是活得悠哉悠哉,非常好。但是,有些人长期在微信里发一些信息,这些不能吃,那个不能喝。其实,健康问题跟人生观、价值观、哲学和理性认识都非常有关系,我们要进行更多的科学传播。

      2017-09-1613:33:08

    • 主持人郭传杰:

      今天,关于这个报告和这个主题,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继续对外发布。报告发布啦,不是说它没有问题,没有错误,而是要继续努力,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不断提高研究质量。但整个报告,可以放到网上去,让大家阅读,发挥它更好的传播作用。

      今天是周末,大家在这儿,非常执着的、非常热情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贡献现代化研究的真知灼见,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会议到此结束。

      2017-09-1613:36:33

1  2  3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