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升级

发布时间: 2014-06-26 16:18: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节能环保 国民经济 产业 新闻发布厅 webcast

主持人 齐凯:

谢谢任玉岭先生的演讲,刚才发言您在演讲的时候,很多来宾都在用笔记录着您所说的理论和数据,尤其是包括创新驱动等观点,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良多。您激扬和充满信心的演讲,也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视。再次表示感谢!

节能环保产业里不开环保行业权威媒体的支持和推广,《中国环境报》更是始终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倾尽全力,今天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杨明森也在百忙之中来到了我们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现在有请杨明森就“产业创新与节能环保”为大家演讲,大家欢迎。

2014-06-21 15:26:54

杨明森:

谢谢主持人。节能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升级确实是一个大题目,我想,就谈一个话题,关于钱。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是要花钱的,治理污染,环保产业是要赚钱的,关键是谁出钱,赚谁的钱。当然谁污染谁负责,谁排放谁要出钱,委托第三方进行治理。环保产业当然要赚钱,是产业,不是公益。除了赚排放企业、污染企业的钱,发展环保产业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制定合理的规则、适当放开垄断资源等等,其中更重要的一条,非常直接的一条就是要有资金的支持。环保产业因为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有一些市场规则在环保产业领域是失灵的,是需要政府来主导和引导的。

2014-06-21 15:28:11

杨明森:

比如污水处理厂,这是最典型的环保产业,但是现在污水处理厂本来是一个污染治理设施,现在倒成了很重要的一个污染源,最近环境保护部公开通报批评处罚的涉水的企业里几乎全部都是污水处理厂。但是,要问污水处理企业的老板,他们讲最大的困难是钱,有的不赚钱,有的政府欠了钱不给,有的钱收不上来,这里就有一个政府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比如北京,北京市一年需要治理的生活污水大概是30亿吨,现在北京市民一吨水要交的污水处理费1元多一些,当然不够,政府有一些补贴,但是污水处理企业还是觉得赚不到钱。政府也很为难,拿不出钱来,但是北京市一年30亿吨的污水处理,如果政府一吨水再补贴1元钱,企业肯定够了,而且肯定有钱专,那需要多少钱?就是30个亿。30个亿单独的看这个数是没有比较的,我们跟北京市公共交通的补贴相比,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北京市用于公共交通补助一年200个亿,补充地铁、公交等等,有说180亿、有说190亿,大数是200亿。就是说可以拿出200亿补助公共交通,但是舍不得再拿30个亿补助污水处理。其实这就是一个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其他地方也一样,有钱干别的,但是舍不得拿出钱来做污水处理,让污水处理厂自己想办法,污水处理厂不赚钱的时候就偷排,当然还有良心的问题,有的赚钱还偷排、超排,甚至地方上帮助企业、袒护企业数据造假。

2014-06-21 15:32:16

杨明森:

现在污水处理厂在有些地方是政府垄断的,政府垄断以后有钱把污水处理厂盖的像花园一样,我们不反对把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好一些、生态一些。但是搞得太奢侈,楼房很漂亮,像宾馆。我们环保部有一位司长痛斥有一些地方政府垄断着污水处理厂,厂房像星级宾馆,养了一堆闲人,这都是浪费。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环保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大有可为的,但是现在还是发展阶段,甚至是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当然也需要我们媒体的大力宣传。

谢谢大家。

2014-06-21 15:34:30

主持人 齐凯:

刚才杨社长从很多企业都关心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再次感谢。

工商业企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支持者和实践者,下面让我们掌声邀请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就“科技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演讲。

2014-06-21 15:35:02

王治国:

我没有准备,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可能是有稿子会减少一些错话或者不恰当的话,因为稿子是经过斟酌的,离开稿子可能说真话,也可能会有错话。我想,刚才任玉岭参事讲当年怎么重视生态保护问题,他讲到70年代初,我刚刚大学毕业到国家科委工作,听到总理讲两句话,一句话是我们不能再吃祖宗饭、造子孙的孽。当时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东北的森林大量砍伐,而且一些原始森林已经砍伐殆尽,现在基本上没有原始森林了,当年砍伐剩下的枝丫现在长成了大树。

2014-06-21 15:35:38

王治国:

以伊春为例,自建国以来采伐的森林直径超过30公分的树木,可以从伊春市一直接到月球,而大量采伐森林出口到日本,日本把东北的红松沉入海底,以备后用。森林砍伐造成的生态失衡和荒漠化。因此,当时在刚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加以解决,森林要不要砍,还要看经济建设的发展,要合理的砍伐、抚育、更新,同时砍下的木材从枝丫树叶到树根都充分利用起来。当时他谈在两所大学里建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专业,过去我们完全是物理的加工方法,既采取物理的加工方法合理用材,同时也采取化学的方法制作化工产品,松江松节油活性炭以至更高档的上天入地、下海的液化油等等,把森林资源充分利用,松根可以制松节油,当时在南京和东北两地建立综合利用的学科,而且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2014-06-21 15:37:08

王治国:

煤炭,中国特别是东北的无烟煤,当时除了自己用以外,而且这种用往往是浪费极大。改革开放以后,每年出口的焦炭在全世界总量的57%,我说的是2002年的数据。我们每年要挖煤不止,甚至用血换来得GDP,每天甚至每个月都会发生一起重大矿案事件,大家听了十分痛心。每年我们挖煤多少呢?2012年算,35亿吨,而煤的利用率刚才玉岭同志讲了,不及日本的1/2。我们能耗相当大,每单位GDP的能耗消耗是国外的几倍。这些事情说明,我们对资源的保护、资源的利用都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总理他当时建议在中国科学院专门设立一个研究机构,就是山西的煤化学研究所。从上面的情况看,我们几代领导人,特别是第一代领导人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虽然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但是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时期都想到亲爱的总理谈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而且拿出相当多的资金,到现在科学技术投入的总量还不及1960年,那个时候达到GDP的2.3%,我们现在充其量还不到1.95%。正因为这样,出现了一批科技成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我们自己的资源和技术,用自己的科学家搞出“两弹一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不到一年多的时间,氢弹成功、卫星上天,导弹、潜艇一个个上天入地下海,给我们壮了国威,那个国威在什么状态下诞生的,我们这些超过70以后的人有体会,我们挨饿,陈毅说我宁可卖了裤子当了袄饿了肚皮,也要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尖端技术。当我们用自己的研制导弹,是仿制的,把美国U-2飞机从北京上空打下来的时候,在记者招待会,外国记者问你们用什么把我们美国王牌侦察机U-2型打下来?陈毅说我们用土办法,用竹竿捅下来的。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首先是精神和文化的保护是首位。我们最大的污染是精神上的污染,最大的环境破坏是文化的缺失和荒漠。我们想想,看来这两个题目与环境、生态似乎是没有多大关系,我认为是非常密切相关的。犹如科学技术发展一样,和文化理念、国家产业革命分不开,不解放思想,没有文化的自觉,这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际是办不到的。

2014-06-21 15:39:40

王治国:

我们的环保事业,从第一代领导人起就很重视,我记得1960年刘少奇到东北看了以后回来很痛心的讲,我们不能再这样砍伐森林了,那是1960年的事了。但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就讲环保,现在越来越严重,我认为这与我们的领导、与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我认为环境的污染分成四种情况:一类是有意而为之,知法犯法、故意坑害人民、图财害命,严格来讲就是杀人犯。苏丹红、地沟油,很多重金属,现在拿老百姓不当人,而法律在这方面处理的不严。二是政策导向不对。我们领导讲肥水快流、快卖,结果砍伐,拿GDP衡量干部,GDP上不去,因为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片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三是相关性,上游是污染的,下游就不污染吗?我举一个例子,当年我到奥地利考察,引进奥地利的奶粉生产,特别是做的奶制品。中国的牛真就不牛,因为牛本身吃的东西就是污染的。四是偶发事件,突发发生的,不是有意的,这要防范。第一类的有意要严格的加以惩治,严惩不贷。第二类政策上不合适的应当调整,我们的政策甚至基本国策都可以变,难道制定环保的标准就不能提高、不能变吗?现实证明再不这样改变,可能对今后的社会结构会发生变化。要严格制定标准,严格控制,对偶发事件要防范。

2014-06-21 15:44:15

王治国:

我想,对节能环保产业在资金上、技术上、政策上,甚至包括今天还有舆论界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要多管齐下,仅仅政府还不够。我们应该从制度上、法制上堵塞这些漏洞。我上面讲的这些问题,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民意,总结过去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一些办法,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基本拥护,关键是要落实。至于怎么治理、怎么搞,有专家、专业人员可以发表更多、更好的意见。

祝愿这次论坛和环保节能产业能够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

2014-06-21 15:48:35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