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0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13% 超过GDP 中等收入阶层缺乏购买力 -高考改革重在考试内容 去年500万高校毕业生仍有100万未就业 -央企将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京企业克扣拖欠工资赔偿提高 -首个导航基地将在西安建成 服务北斗 大飞机全球招标供应商 -国际油价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 炼油亏损 成品油价面临上调压力 -中国电信资费水平5年降一半 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会本月中旬举行 -上证所:高管违规买卖公司股票及处理情况须详细披露 通知全文 -奥运奖牌选定昆仑玉 已提交制作 奥运食品安全指挥中心将成立 -2008年铁路春运方案出台 -07中国股市涨幅领跑全球 08最值得关注十大板块 机构策略(金股)
社科院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1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社科院定于1月3日(星期四)上午9:30,在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届时,著名社会社会学家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等将出席会议,详细介绍和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形势。中国网现场直播

中国网:

今天的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主持。

2008-01-03 09:27:23

谢寿光 :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欢迎大家冒着严寒来到这里,但今天阳光明媚。这次是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记得上个月初,我们举行过2008年经济形势暨《经济蓝皮书》的发布会,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共享了一次有关经济形势的“大餐”。在那次会上,我们已经给大家预告过,一年一度的皮书系列里面两个最令人关注的蓝皮书之一——《社会蓝皮书》,将会在2008年初正式发布,今年大家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候。

2008-01-03 09:29:04

谢寿光 :

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社会蓝皮书》的主编、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蓝皮书的另一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国家发改委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研究员,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

2008-01-03 09:32:39

谢寿光 :

“关注民生,共建社会和谐”应当说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生活中的主题。社会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社会形势的原判不仅仅是各级政府、学界、商业机构,而且是千千万万普通大众普遍关心的。面对着巨量的信息和复杂变化的社会形式,我们迫切希望有专家提出他们的指导性的观点,供我们作日常生活的参考。2008新版的《社会蓝皮书》到底包含了以我们社会科学院为主的社会学家们对08年社会形势的怎样的看法,我们首先请蓝皮书的主编,社会学所李培林所长给大家做一个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08-01-03 09:33:43

李培林:

这次社会形势的蓝皮书已经是我们出的第16本,我们已经坚持了16年的时间,每年都出版社会蓝皮书。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大报告是第一次把社会建设专门作为一章写进了党代表大会的报告,所以我们这次《社会蓝皮书》的题目也是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一个主题,就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008-01-03 09:36:36

李培林:

2007年实际上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治国理念更加深入转化成治国实践的一年。所以说,作为民生这个问题来讲,主要从社会形势来看,有三个方面的指标特别重要:一是人民生活,二是就业,三是社会保障。

2008-01-03 09:39:06

李培林:

从人民生活来看,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13%,这是扣除物价以后的数字。也就是说,今年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可以超过GDP增长的少数几个年份之一,因为多数的年份我们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和GDP的增长持平的,或者是低于GDP的增长,能够超过GDP增长的年度并不是太多。

另外,从农民的收入增长来看,今年到现在还没公布,但是估计今年农民的增长将是约8%。这是11年来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所以这些指标都表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社会稳定以及人民心态积极向上的保障。

2008-01-03 09:41:36

李培林:

但是在人民生活方面,今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个是物价。物价在多年保持低水平的情况下今年有了较高的增长,这对部分群众生活产生了影响。物价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个是房价。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平抑房价,但是房价的增长,特别是住宅房价的增长仍然过快。全国70个大中城市,全年平均增长7%。一些大城市,像北京、深圳都达到了10%以上。这种情况使得我们房价的增加大大快于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所以给人民群众在住房方面的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这种房价持续增高,带动了人民对住房增长的消费预期,所以说很多家庭希望尽快解决住房问题,从而压抑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也使得整个的消费率降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新低。我们的消费率,也就是整个消费额占GDP的比重,大概现在降到了只有36%左右,这比我们在10年以前降低的幅度要大。所以说,改变收入分配的结构,更多是在收入分配当中,更多的是居民的收入能够有较快的增长,这是我们稳定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008-01-03 09:43:13

李培林:

物价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食品价格,而食品价格里面尤其突出的是猪肉、蔬菜、食品油以及粮食的价格。这些价格的上涨有一部分是受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是国内的供给环节出现了问题。这种影响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生活困难家庭影响较大。因为我们知道,食品价格的影响对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影响差异较大。也就是说,生活越困难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越高,也就是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高。所以说这种食品价格的增长尤其对低收入家庭和城镇生活困难家庭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平抑食品价格,保持食品价格的稳定是我们社会稳定的很重要的基础。

2008-01-03 09:45:59

李培林:

在就业方面来看,也就是从民生问题的第二个指标,现在总体的形势有所缓解,应当说中国就业最困难的阶段已经度过。这个困难阶段从1996年到2001年,是我们就业方面最困难的时期。尽管如此,今年我们新增就业大概能够达到1200万人,这是我们近两年来强调在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实行积极扩大就业政策的条件下,使新增就业有了较大的增长。大家知道,前几年,我们平均每年新增就业900万人,只是在近两年,我们把新增就业提高到1200多万人,这是我们在就业弹性系数上,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就业弹性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很不容易。

2008-01-03 09:48:08

李培林:

城镇登记失业率现在控制在4%左右。当然,从全国的就业局面来看,就业比较困难的地方仍然集中在东北地区。特别是今年在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方面有了积极的进展,多数的零就业家庭在政府的帮助下都能够实现至少有1人就业。但是现在就业市场出现了两个分割的情况,也就是说现在城镇的就业市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可以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城镇的就业市场分成两块,一块是初级就业市场。在这个就业市场上,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体在竞争。这个市场现在出现了总体供大于求形势下的有限短缺,也就是民工荒的现象在很多产业集中地区逐步出现。这种情况总体来说有益于农民工提高工资水平,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加之国家这些年来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加大了力度,特别是前一年国务院出台了专门的保护农民工的文件;我们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这些政策和法规对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调解劳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劳资两利共赢的社会主义劳动和谐关系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说,现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和前几年的就业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个是有限的短缺情况变得越来越突出,另外就是技术工人的缺口越来越大。

2008-01-03 09:49:44

李培林:

但是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紧张更多地表现在高级劳动力市场上,也就是说主要由大学生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为中国现在整个高校的毛入学率仍然只有20%多,经过多年扩招以后只有20%多,这种比例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比起周边的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我们不能够停止高校发展的步伐,因为这种停止会造成大量的教育资金向海外流失。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继我们逐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2008-01-03 09:53:01

李培林:

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当说,今年突出的进展在城市里一个是提高企业中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因为我们知道,多年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当中,有一大批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工资水平远远地低于城市的干部、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这种情况要逐步得到扭转。所以国家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连续三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而且还将计划从2008到2010年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逐步能够使企业退休人员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差异逐步缩小。

2008-01-03 09:53:54

李培林:

另一个积极的推进是在城镇中,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因为我们知道,过去我们的医疗保险主要是和就业相挂钩,只有就业才能够参加医疗保险。现在国家开始积极试点,扩大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已经在近80个城市出台了试点方案,2008年这个工作将获得迅速的扩展。

2008-01-03 09:56:01

李培林:

第三个在城镇社会保障推进方面,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在2007年,农民工的工伤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都已经超过了20%,这项工作在2008年仍然要很快地加以推进。

社会保障作为2007年更主要的特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推进。因为我们知道,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针,就是要实行基本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面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申,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大政策。过去主要是城市社会保障,从来没有提出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现在提出基本覆盖城乡,是一项很重要的决策。所以今年以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面有了飞跃性的推进。我们刚刚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但是我们在2007年一年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的区域和农业人口都已经超过80%。到2007年底,按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是在全国基本覆盖。

2008-01-03 09:56:44

李培林:

另一个快速推进,是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推进。也就是说,我们过去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和生活困难家庭,在城市里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五年来这个保障制度覆盖的城市低保人群一直维持在2000多万人左右。但是2007年一年,农村的低保人口扩展到近3000万人,在1年的时间内增加了近2000多万人,这个速度难以想象。

这些工作使社会保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恐怕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以及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保障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争论,一方面建立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快速推进社会保障的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社会保障在全世界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完全不一样。经济增长在各国都是周期性的波动,而社会保障的增长也就是福利的增长是刚性的、直线上升的。任何情况下,包括在经济低落的情况下,如果想降低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在政治上和社会方面遇到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保障低水平、广覆盖的政策,积极稳定的推进,但是也要考虑到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保证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安全性。

2008-01-03 09:59:32

李培林:

应当说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总的来看今年更加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农村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随着中央提出以城带乡、以工辅农的政策,对农村的政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所以今年农村粮食丰收,农民收入增长,国家对农村的教育、医疗、保障、环境和转移支付大量增加,整个农村社会保持了一个更好的稳定。所以说,今年在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当中,2007年的情况出现了一个分叉,就是说城市的居民满意度在下降,但是农村的居民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提高的结果经过我们分析,也和食品价格对农村和城市不同的影响有关系,就是物价的提高对城镇居民生活影响大,而对农村居民的增收带来了一些帮助。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到客观的一些社会指标的反映还是比较好的。

2008-01-03 10:02:35

李培林: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要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计算GDP的增长,计算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当中,这个计算方式就像人民币投票一样,所有富人和穷人的收入都要计算在基数当中,然后加以平均化。但是,当我们算群众的生活满意度的时候,这个投票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它由人民币1元一票改成了按人口一人一票,所以整个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也要警惕在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些数据较好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不满程度也在提高。所以我们要格外注意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注意研究和分析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生活的感受和变化,以及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态度。

2008-01-03 10:05:34

谢寿光 :

感谢李培林所长。尽管时间很短,但是他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以社会学家的的眼光,来原判2008年中国社会的走势和2007年在社会建设上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有请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来解读当前中国的社会形势。大家欢迎!

2008-01-03 10:06:31

陆学艺:

刚才李培林教授对07年的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我想在这里讲一下《社会蓝皮书》。刚才李培林教授已经说了,这个蓝皮书已经有16本,昨天我在书店里得到了第一本,92年编写的,93年3月份出版的。我们这本书是《社会蓝皮书》,是我们社科院出版的第二本,第一本是《经济蓝皮书》,我们在93年出的92年版,当时是这样。

这个任务是这样的。当时小平同志南巡以后,经济发展得很快,当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问题出现了,所以当时领导就提出要出一本《社会蓝皮书》,当时我们就讨论怎么来出。我们觉得这个经济形势是有的,但是社会形势呢,我们编这本书的人一定要把这个概念搞清楚,所以讨论了整整一年,从92年一直到93年春天才出版。现在回顾一下,大家都知道,90年以前中国人均GDP从200美元增加到400美元,要解决温饱问题,那个时候经济社会的矛盾还处于萌芽状态。92年南巡讲话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得很快,经济突飞猛进。这本书里已经反映了,一头重,一头轻。

2008-01-03 10:07:35

陆学艺:

总的来说,大家都知道,经济需要调控。但是社会方面,回顾这几年,92年到93年的通货膨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到了95、96年,又出现了下滑。97年以后,进行了对农村的税收改革,然后是城市里面大拆大建的问题。所以从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整个的社会形势也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协调的问题也提出来了。我想最主要的是到了02年十六大以后,那次大会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个总结,认为放进十七大的意见中比较好,有了第二步的战略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提法: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还有一个平均差别。同时这个时候提出来一个概念,就是要到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里面集中一个概念是讲社会要更加和谐。现在讲和谐社会先要社会和谐。到了03年大家都知道,03年闹了非典,之后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当时总书记提出来,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接着提出的就是城乡不协调,经济社会不协调、地区不协调,所以需要整个统筹。04年正式提出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我们这些书里面都提到了。我们这本书里面都有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后社会发展的问题,还有十七大提出的问题,从和谐社会的提出到06年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这本书里面竖起来看是和谐社会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2008-01-03 10:10:56

陆学艺:

这16本书竖起来看就是这个历史。一看每年的调查,每年的关注点分别有下岗失业、农村收入,还有看病贵、看病难,还有住房贵、住房难,总的来看,反映社会形势的变化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的;跟经济形势比较起来,现在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社会没有得到协调,可以做这么一个回顾。

2008-01-03 10:16:41

陆学艺:

现在十七大刚刚开过,这本书里面重点解读了第18章,以农村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本书的主题是这样的。十七大开完以后,我们提出来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指导方针使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上升了一个高度。到了2020年,主要还是两条:一是经济还要建设,要以经济为中心。但是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在这方面的成就非常大。根据经济学家预期,当时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达到3千美元,现在看很快就会达到。06年是2010美元,07年是2200美元,一年涨200美元,咱们现在是这样,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按现在这个情况算的话,到2010年3000美元就可以达到,估计到2020年可以达到6000美元。让我看,要达到这个目标问题不大。一方面我们有这么强的实力,特别是上了社会主义这条路了,就是冷了我们可以让它热一点,热了我们可以让它冷一点,如果压力太大,我们可以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今年有关部门和领导提出的重要问题。

2008-01-03 10:18:37

陆学艺:

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六大的评价是“和谐的,但是有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所以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一方面以经济为基础,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条件。但是同时要把社会发展、社会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

这点我觉得是比较难的。有几个难处,一是这个船太大。人们都说“船小好调头”,现在中国这么大,调头很难。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4年了,现在一系列的政策对农村也好,对社会发展也好,对医疗也好、教育也好,但是要转过来不是那么好办的。处理这些事情,有些地方好一点,有一些地方快一点。

我在南方和北方看了一下,我觉得将来南北沿海地区跟内地的差别,将来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社会的质量都有差别。你可以到浙江、上海去看,包括珠江三角洲,发展很快,社会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反映到社会建设当中。这是一个事实。

2008-01-03 10:22:54

陆学艺:

另外,我觉得我们社会建设的差距不光表现在这个方面,还表现在我们在专业上还有一些欠缺。我们这些方面的准备不足,中央提出经济建设以后,78、79年一下子分为四个经济。现在的社会建设已经提出来,2004年正式提出来,现在已经过了3年。可以说,和谐社会这些新词让社会的有关方面都这样去做。12月28号我在北方大学讲课,因为给大学生讲社会建设的概念、定义、内涵,一下子就发现问题了。社会建设这个词是个新词,你们去查一查,所有现在的词典里都没有这个词。大家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社会建设、社会管理都是新词,社科院的词典和其他词典里面都没有。后来我说“经济建设”在西方没有个词,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这些词。经济建设这个词是计划经济的,在西方是没有的,所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总体来说我们要分析社会形势和社会建设,现在的词汇里面,十六大以来的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些新词,里面的关键词应该是社会建设,核心是社会建设。

我们现在有了经济结构了,社会结构要显示出这个变化,所以说社会建设不能理解为就是社会事业的建设,就是外交人文的建设。这个理念是很大的,就是要跟经济发展、经济建设相协调的建设。这个社会建设里面要搞一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就是要建设一个跟经济社会相协调的社会结构,像一般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一样。

2008-01-03 10:30:11

陆学艺:

第二,应该有一个社会流动的机制和体制。

第三,社会建设应该有一个社会组织的建设,我们这个书里面有。

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协调机制。另外就是社会事业的建设。还有一个是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还有一个社会秩序和安全体系的建设。所以要完整地把经济建设协调起来,我想是这样。

十七大文件里面提出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方面重点是讲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事业的建设,另外一个就是收入分配、就业的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的目标框架,所以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我想今后的社会建设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构成社会建设的一个体制。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今后一段时间要像搞经济建设那样把社会建设搞起来,这样才会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社会相协调的社会体制,使我们整个国家能够实现社会和谐。

2008-01-03 10:41:09

陆学艺:

现在的好处是,中央提出来这个,各个地方的情况在变化,一些地方做得比较好。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像北京市市委成立了社会建设委员会,市政府那边成立了一个组织,有五六十人,他们主要抓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些年来,无论是教育、保障,还是企业的失业人员也好,改善住房是老百姓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统筹兼顾。但是现在有好多地方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北京出台了很好的政策,像北京的地铁票降价,由3块钱降到了2块钱,北京的老百姓得了好处了。还有公交车由一块钱降到4毛钱,学生票是2毛,就会降到了80年代的水平。当时我一听,每年教材方面的贴补要十几个亿。昨天我又听到一个事,胡锦涛同志去视察天津,那里的廉租房是1块钱一平米的房租。这个市这么搞了以后,别的市肯定也要这么搞。还有一件事,昨天我听广播听到的,中小学的特级教师原来每个月补助80块钱,现在涨到300块钱。学校肯定是得利的,肯定是高兴的。但是国家特殊贡献的人补助100块钱,这个事情涉及到部门统筹的问题。社会建设方面要和经济建设相协调,要可持续发展。我就讲到这里。

2008-01-03 10:45:34

谢寿光 :

感谢陆学艺教授专门谈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本《社会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有关部门长期进行合作出版的,这里有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我们有请他就收入分配的专门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报告,大家欢迎。

2008-01-03 10:50:52

杨宜勇: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和报告会。我1997年参加《社会蓝皮书》的写作,也是一个老作者,12年来本身和这本书一起成长。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乐趣不光是最后有这么一本报告,关于编写组,刚才陆老师也谈到了,每年的春天、秋天,这些编写组的成员都会在一起开一个内部的交流会,大家畅所欲言。因为是一个非正式的会议,所以用非正式的语言,有很多思想的火花,本人也从中受益不少,对于社会发展、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有帮助。同时,参与这本书的写作,我觉得也是作为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

我在这里想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国家发改委对社会发展问题也越来越重视。2007年2月份,党组决定分设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以前我们所是和经济所并在一起的。去年一年来,由我在筹备社会发展所的工作,到2008年正式分设,正式独立运转。设这样的一个机构,我觉得发改委的思想很明确,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我们这个机构主要是为党中央、国务院、为国家发改委参与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过程,参与一些重大社会政策的决策提供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

2008-01-03 10:51:49

杨宜勇:

大家都知道,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高度关注民生的工作,而且在过去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起协同推进。回顾过去五年,高度重视民生财政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本书里面有篇文章也写到了,从2005年、2006年开始,中国的准经济系数开始说起,2005年比2006年已经开始有所缩小。最主要的是普遍建立城乡低保这样的政策,还有过去连续三年提高养老金待遇,未来三年还要继续提高养老金待遇,每年的幅度在10%左右;最低工资在过去两年也有所提高,这些确实在逐步改善收入分配的格局。

2008-01-03 10:54:37

杨宜勇:

当然,收入分配格局要彻底改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看到,伴随着经济系数的拐头和趋势,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但是这两个是不矛盾的。我想展望2008年的情况。去年年底中央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每个月支出1千亿,一年下来多增加1.2万亿。领导也一再强调,我们要花钱,但是也不能说只限于花钱,现在领导强调,要花钱来买制度,买民生的制度建设。

十七大也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六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在这中间也强调要抓社会组织的建设。所以我非常同意陆学艺教授的观点,就是说重视民生不能够光花钱,还得有一个总体的、通盘的、系统的考虑。所以,社会建设要以增加财政对民生的投入为基础,但是在这个基础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社会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大家前面摆了那么多的摄像机,摄像机有三个腿,我想我们的高层如果是政治组织,它的三个腿就离不开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文化。

过去是改革开放成功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做好了经济组织的建设。1978年以前,国有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现在我们把国有企业搞得比较像企业。我们出台了企业法、公司法,同时我们在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又培育了大量的民营企业,所以我们的经济能够三十多年高速发展。这是回顾三十年非常重要的一点。

2008-01-03 10:56:15

杨宜勇:

想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的社会建设要取得成功的话,一要抓组织建设,二要抓制度建设,要适当培育发育不足的社会组织。因为社会组织具有某种社会自治的功能,是经济组织和行政组织不能够替代的。如果我们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如果我们同样能够沿着这个脉络发展下去的话,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建设就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能够纳入自我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对社会建设方面,对陆老师观点的补充。

2008-01-03 10:59:32

杨宜勇:

十七大对社会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五个“有所”,我想结合这五个“有所”谈一谈我们明年有可能在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一些新举措。第一个“有所”是“学有所教”。过去几年,我们免除了城镇义务教育的学费。2008年,在财政收入进一步好转的情况下,我们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的学费,实行城市的义务教育免费。义务教育的免费首先是在农村实行,其次是在城市进行。当然,同样都是免费教育,质量和水平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不光是要解决校舍问题,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要有一个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008-01-03 11:00:52

杨宜勇:

再一个,要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我们的高等教育每年培养的人越来越多,有五百多万人,过两年可能就要突破六百万人。我记得以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说,高等教育毕业的人应该是社会上最具有优势的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现在失业的越来越多。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大学生,而是出在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方式上,所以要改进我们高等教育的方式。另外,要在改进高等教育方式方面特别强调加强创业教育。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我看大学生创业不足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比如说清华大学也是我的母校之一,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但是它的毕业生创业的人,当年不到1%。而美国,当年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3%—25%。所以说,如果把大学生培养好了,他们不是社会的就业包袱,而是社会创业的财富。

2008-01-03 11:04:16

杨宜勇:

第二,关于“老有所得”。中央特别强调提出两个比重,在国民分配收入中提高居民所得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特别强调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过去的中央文件都是说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新的十七大文件改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所以说,今后几年的重点是要贯彻在初次分配中怎样注重公平,建立企业职工,特别是企业一般职工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改进初次分配公平的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再有,十七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要超过50%,所以这和提高两个比重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再有,“老有所养”。在过去养老金连续三年提高的基础上,未来三年还要提高,每年的幅度在10%左右。按照平均1000块钱来算,大概每年每个月每人涨100块钱。考虑到去年的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好,考虑到当前的物价水平比较高,以前按照惯例,过去连续三年都是7月1日开始调养老金待遇,今年我们改到1月1日开始提高养老金待遇。所以我觉得中央领导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很关心物价上涨对老同志生活的影响的。

另外,老有所养还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统一接续的问题。现在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按照过去的承诺,对计划生育部实行养老补助,包括以后是不是在财政有可能的情况下,也建立一个全民的国民养老金,我觉得未来也是可以考虑的。当然这个标准不会太高。

2008-01-03 11:04:39

杨宜勇:

第四,“病有所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进展很快,但是今年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去年的标准是中央和地方和农民加起来是50块钱,中央下决心加大投入,2008年提高到100块钱,翻了一番,不仅面扩大了,而且保障的水平应该说至少提高了一倍。城镇居民也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而且明年新的医改方案出来。这个医改方案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大概财政至少要增加上千亿的投入。我想这可能在较好的程度上能够有效地缓解一部分看病贵的问题。

2008-01-03 11:07:14

杨宜勇:

还有一个新的亮点,十七大强调“住有所居”。我个人认为住房贵可能成立,但是住房难不一定成立。就我个人而言,我深有感触。1992年我结婚的时候,我在人民大学住一间房,两个人12平米,今天在座的也有我的刚毕业的学生,自己去年买了一套房,两个人住80多平米。现在全国统算城镇人均十几、二十米。所以住房从宏观总量来说,是有相当大的改善。1992年的时候,单位排队分房,你想买房也没有地方买,现在我的学生能够买房。当然房子肯定不便宜,80平米也得上百万。但是我觉得“住有所居”主要是强调对中低收入、低收入者,最终的廉租房要覆盖城镇户数的5%—6%左右,目前这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让所有的困难户和低收入的住房困难户都能够愿意排队,都能够住上廉租房。

当然廉租房不会太大,面积50平米以下,但是我觉得要像国外建立完全社区。就是说所有的社区中都有这样的廉租房的设置,我在美国看到曼哈顿那么豪华的社区都有廉租住房。再一个,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供应的比例。我觉得经济适用房如果能提供给城镇居民20%—30%,那就比较令人满意。但是经济适用房不用太大。现在北京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搞得比较好,户居60米,三个人一人20平米,我觉得也可以了。再一个,北京市现在的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比较好。有了商品房就不能买经济适用房,以前富人很多都是申请买经济适用房的,现在我周边的有钱人不主动申请买经济适用房了。因为一个是他有房了,另外将来他住不了经济适用房,他要退出来,所以他就不愿意买,这样能够缓解经济适用房的压力。如果说中等收入者占多数,那么对这50%就应该提供普通的商品房,面积不能太大,要强调中国国情,中国是人多地少,所以普通商品房90平米一户,每人平均30米也可以了。

2008-01-03 11:07:58

杨宜勇:

再有,对于剩下的10%的富人,可以提供100平米以上的高档商品房,由他们自己选择户型,选择结构。我觉得十七大能够明确提出学有所教、老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我觉得是抓住了当前民生建设的重要方面,也为民生建设指明了方向。我想,只要把这些事情一件一件、一步一步地做好,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是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希望的。因为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8-01-03 11:11:54

谢寿光 :

感谢杨宜勇所长对2008年社会形势所作的分析。下面我们有请社会学所陈光金副所长就整个社会形势的问题再做一个发言,大家欢迎。

2008-01-03 11:12:37

陈光金:

大家早上好!刚才谢所长让我做一个总的概括,我感觉有点吃力。因为这部分我基本没参加,但是我想,首先可以这么说,第一,总的形势是好的。大家都看到,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调剂这个工作,因为有点过热的势头。第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比较大的增长。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增长幅度仍然是城市快于农村,可能今年城乡收入差距还会继续拉大。社会秩序方面的总体形势也比较好,各种刑事案件在下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侵财案件在增加。生产安全形势,1—10月份的统计来看,也是有所改善的。但是我们又看到,11月、12月以来也连续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矿难。在环保方面,总的形势也是有喜有忧。一些地方的环境治理也是比较显著的,比如湖南的洞庭湖治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爆发了太湖蓝藻事件,同时无锡市较长时间断水,这样的事情都是既有喜也有忧。

2008-01-03 11:13:14

陈光金:

其他的方面,刚才培林所长、陆老师和杨宜勇副所长都已经做了大概的介绍。我想在这里谈一下对中国社会总体关系影响比较大的方面,对刚才的几位领导做一个补充。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及其重大的社会影响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调整这方面的基本关系。

2008-01-03 11:15:02

陈光金:

首先,我们看到公共经营经济企业总数有一个统计,到2007年年中的时候已经到了52万户左右,从总的经济构成数来看,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加上一部分集体企业,加起来占全部经济户数的比重不超过11%,到今年可能会下降到10%以下。如果考虑到个体工商户,可能比重不到2%。从人数上,私营企业主到2006年底,已经有1271.7万人,到2007年年中新增企业20多万户,到2007年年中私营企业主人数达到1300万人,到年底应该会超过1300万人。这样一看,这个阶层的中国劳动人口的比例接近1.7%,在总人口当中的比例接近1%,这是重大的变化。

2008-01-03 11:15:46

陈光金:

从总资产来看,我个人做了一个初步估计,不考虑土地以及其他资源的产权属性,这个时候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我们国家的民营经济和外来的投资企业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资产在内,大概是30万亿元。按照国资委统计,国有企业大概是29万亿,加上集体企业估计是30万亿左右。2006年的情况是两种大体相当,2007年非公有制的投资占到70%左右,所以这个平衡会被打破。

2008-01-03 11:17:22

陈光金:

从产值构成来看,在工业领域GDP比例是4:4:2,国有占40%,国内民营占40%,外来的占20%。再从这个阶层的总体素质来看,根据1993—2006年的7次调查,总体素质在提高。文化程度,初中所在比例从1993年的47%下降到2006年的14.1%。明年我们还会做一个全国调查,估计这个比例还会下降,指的是新开企业老板的文化构成。从职业背景看,1993年来自社会中下层占50%以上,到2006年只占到28.7%。看党员比重,1993年调查的时候只占13.1%,到2006年调查时达到32.3%,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估计实际会低于30%。

2008-01-03 11:18:24

陈光金:

从就业来看,2006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当中除了农业之外,二、三产业共有4亿3千389万人,其中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是3亿7409万人,占85.3%,今年这个比重肯定会提高。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私营经济的发展显著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首先,它显著地改变了所有的结构;其次,显著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因为有了私营企业主这个阶层,也不仅仅是因为私营经济的大幅度发展扩大了经营管理人员队伍,也就是白领,更体现在我国社会劳动关系的重大变化上,基本形成了市场化、合同化、雇佣化的关系。管理关系从过去的计划化的劳务人事关系已经全面转向合同化、雇佣化的市场关系管理,这是涉及全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008-01-03 11:19:26

陈光金:

今年的劳动关系总体形势还不好判断。从现在我个人掌握的情况来看,个别地方的劳资纠纷有所减少,但是更多的地方还是在以20%—30%的速度增长,并且出现了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山西洪洞县黑砖窑事件。所以劳动关系将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主要领域。另外,这个阶层经济的发展还显著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活关系格局和利益关系格局。

从利益关系方面来讲,刚才杨宜勇副所长已经提到了,我再稍微补充一点。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收入法计算的GDP构成来看,在90年代以前,劳动者报酬占50%以上。2001年以后,这个比重在不断下降,到2006年已经下降到41%,营业盈余也就是资本率,营业盈余比重由原来20%的上弦提高到2006年的30.6%。据美国有关方面的资料,目前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劳动者报酬占56%左右,企业经营利润占12%左右,所以可见中国的初级分配结构还是很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它是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次中央提出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上都要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再分配要更加公平。

2008-01-03 11:21:19

陈光金:

从政治生活来看,我们可以预期将会有一个重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在它的系统中,被选为科技人才代表的有23413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有48359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43人,但这个统计是不完全的。因为比如政协委员是按照界别进行名额分配的,还有一部分是不从工商联的界别走。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的结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中国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变动,在未来的和谐社会建设当中,我们必须高度充分注意这种变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既保证活力又能够保证和谐的一种有效调解体制和机制。谢谢大家。

2008-01-03 11:24:12

谢寿光 :

感谢陈光金研究员最后从私营企业主阶层以及劳动关系方面对2008年的社会形势做了进一步的解读。我们今天的发布会不再做集体的记者提问,我们的专家可以在会后根据各家媒体的需求做具体的采访。今天下午,李培林所长和杨宜勇研究员还会在新浪接受有关2008年社会形势的专题采访,有兴趣的媒体可以及时地跟踪。谢谢大家的光临,发布会到此结束。

2008-01-03 11:26:09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教育成为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
房价上涨过快抑制其他消费 中国消费率降至新低
中国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大 中等收入阶层缺乏购买力
20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约13% 超过GDP
图片新闻:
中国将划分4大人口功能区 聚居区承载54%人口
“神七”整船进入综合测试 08年发射 航天员十四选三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企业所得税内外合一
· 08年经济金融行业形势分析预测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更多>>